本文看点:
教育中,我们会很注重利用环境来影响孩子。
我们会给孩子布置个阅读角,增加点阅读氛围;给孩子多看英语电影,增加点英语氛围;再比如说像孟母三迁一样,买个学区房;甚至为了拉氛围,在小区里自行组织阅读小组,跑步小组。
这些环境氛围都还挺重要,不过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还是家庭。现在这个家庭在孩子长大之后,就会成为孩子的原生家庭。
当我们把家庭的氛围搞好的时候,家庭中所有成员都是当下受益者。
所以,最近我来个家庭版的“清朗”运动,想要提高整个家庭的幸福感,今年的主要行动目标是,通过夫妻之间的有益互动,来影响孩子。
至于效果,看文章吧。
周三 | 视野
全文共4671字,阅读时间12分钟
双减的好处不少,孩子睡得多了,作业在学校里完成了,咱们不用因为作业的事情和孩子犯难了。
不过,孩子在学校到底学得怎么样,越来越琢磨不透了,取消了考试,作业本从来就不带回家。(也有家长给孩子买了53练习册,发现孩子学得并不理想。也有可能是操之过急。)
双减之后,摆在家长前面的,不是河也没有石头,更像是空荡荡的漆黑一片。以前的参考系统,行为方式全都变了,家长想找个把手都找不着,想要发力,却感觉自己拳拳轮空。巨额的英语培训费被退了回来,没觉得省钱,只感觉到心里没着没落的。
没办法,家长总想做点什么才觉得自己对得起孩子。
回想我们的成长史,我们对父母会失望,(将来我们也避免不了让自己的孩子失望),甚至有些人是在用一生时间来治疗童年的伤痛。他们不会抱怨小时候家长没给自己报培训班,而是会怪原生家庭不好的氛围对自己的影响。
所以说,咱们想要教育孩子,首先要从家庭着手。家庭影响孩子是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开始的。咱们今天不谈亲子关系,而是谈夫妇关系如何影响家庭氛围。

(《巴黎淘气帮》剧照)
坏脾气的儿子和坏脾气的妈妈
我家孩子容易发火。和别的小朋友比输了会发脾气、受了委屈会发脾气、让他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会发脾气。他是属火的性格,一点就着,易燃易爆炸。
他这脾气像谁呢?像我。
如果我说自己的脾气差,认识我的人一定不会同意。他们会说,你的脾气绵绵的,挺温和的呀。好像只有我家娃爸知道我脾气大,尤其是和他在一起的时候。
只要他对我有一点评价的意思,我就会像个斗士一样,用暴脾气开始反击。我习惯于用温和的方式对待同事、朋友,却不愿意用来对待队友。
孩子看到我发脾气之后,学会了这种反应方式。所以说,我对孩子除了不可避免的基因影响之外,还有行为影响。
怎么办?如果我想让孩子的脾气变好,首先得让自己在和娃爸互动的时候,脾气变得温和起来。至于为什么在与队友互动的时候脾气那么差呢?得好好找找原因。
婚姻不会像自行成长
找到矛盾的原因
我们从自己的原生家庭走出来,以为只要结了婚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却不料一切问题皆因婚姻而起。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结合在一起,产生矛盾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有些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相互磨合的过程中,就那么自然地消失了。还有些矛盾会一直存在下去。这些矛盾,就是夫妻双方不断争吵的原因。
其实我和娃爸之间并没有大矛盾。我后来找到一遇评价就发飙的原因,根是在我的原生家庭,在我家,我爸会经常评价或者是贬低我妈。(这里就不多做扩展了。)所以,当我结婚之后,我下定决心,一定不要像我妈一样,任由对方评说。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开始有意识地改变。再有评价发生时,只要我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在生他的气,只是受到了以前生活经历的影响。这样我的情绪就会好很多,接下来就会很镇定地分析他话里想表达的意思,然后进入正常的交流模式。
(57岁苏敏自驾游爆红,她在家受不了丈夫不断地挑刺,于是离家出走。很多人在下面评论说家里有一个同款父亲、丈夫。)
每一次争吵都是在“情感账户”里取钱
心理学家威拉德·哈利提出过“情感账户”的概念,他说:
每段关系都像一个账户,每次让对方开心、感动,都是在账户里存款;每次让对方痛苦、失望,都是从账户里提款。
夫妻之间闹矛盾,很多时候是一些小事。这些小事的可怕之处就在于量大。每次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时,就是在情感账户里取钱,时间长了,情感资金就变少了。
如果双方为了避免冲突,选择互相疏远,虽说是少了冲突,却让彼此少了友谊和联结,也就少了往情感账户里投钱的机会,等情感账户为负的时候,就增大了离婚的机会。
2018年,浙江全省法院离婚纠纷案件共有近5万(49804)起。5万对夫妻离婚原因曝光,第一原因不是出轨,而是生活琐事!其中34.21%的离婚纠纷因生活琐事造成。
当我们在小事上争吵的时候,战火会不由自主地扩大。
在电影《婚姻故事》里就有这样一个经典吵架场景,和我们很多人的吵架过程很像。一开始两人只是在谈论如何安排时间,然后谈论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争吵到最后,口不择言,说出了让自己都震惊、害怕、后悔的话来。
(电影《婚姻故事》剧照)
如何增加情感银行的存款
改变从女性开始
在我有限的个人经验中,我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妻子往往当导着家庭的氛围。比如在小家庭中,妻子开心了,整个家的氛围就是好的;在大家庭中,婆婆高兴了,这个家就是幸福的。
女性往往是挑起情绪的高手。为什么会这样?
我在看《婚姻的真相》(作者约翰·戈特曼,他也是《情商》的作者,被誉为“婚姻教皇”)时,觉得作者的说法还真挺有道理。
他这样说,女人的情商通常比丈夫更高,有一个简单的理由:女人有着获取这些技能的巨大先机。
这个先机是什么呢?你从男孩女孩的游戏过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男孩在一起,就是傻呼呼地疯玩,比如追逐奔跑,玩一些打仗游戏,也就是说,这些小子们关注的是游戏本身,而不是彼此之间的关系和感受。
女孩玩的时候会比较静,她们会更注重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如果有人哭着说‘我不再是你的朋友’,游戏就会冷冷地收场,而游戏是否会再次开始,取决于两个女孩子是否言归于好。”(作为一个男孩的妈妈,在看到女孩玩游戏时,常常会惊讶于她们情感上的成熟。)
“在童年结束之前,女孩子接受了大量的情感教育,而男孩子学会了如何踢球。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很少同女孩玩,因此,男孩失去了向女孩学习(情感表达)的机会,在培养上的差异也进一步扩大。”
“‘女孩子气’的游戏为婚姻和家庭生活作了更好的准备。一般说来,男孩子的游戏单里甚至不包括以婚姻关系和家庭为主题的游戏。”
这种男孩女孩的游戏风格的差异,好多文化环境下都是存在的。所以男女情感表达的不同,更有可能是生物学上的因素。
所以,当男孩长大成为男人之后,依然不大会表达情感。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直男”这个词。直男最著名的特点就是不会情感表达。
直男们在经过恋爱和婚姻的洗礼,他们的妻子会教给他们一些方法。
不幸的是,直男的进化总也赶不上女性情商提高的速度,因为女性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更厉害的沟通技巧。
所以说,解决家庭矛盾、创造良好家庭氛围的大任还得由我们女性扛起,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这里提供亲测有效的一个小技巧和一个大方向。
(电影《朱莉与茱莉亚》剧照)
以“我”开头而不是以“你”开头
如何避免不攻击对方呢?
说话时以“我”开头而不是以“你”开头。心理学家、教育名著《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作者海姆·吉诺特注意到,以“我”开头的短语通常不太可能是批评性的话语。
例如:
“你没有听我说。”VS“我会很高兴,假如你仔细听我说话。”
“你不在乎钱。”VS“我希望我们能多存些钱。”
“你根本不关心我。”VS“我觉得被忽视了。”
你可以感受到,哪一个是指责,哪一个是在表达感受。
以“你”开始的时候,感觉就像我们在指着对方的鼻子说话。
这样的姿态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抗,想要为自己辩护。而以“我”为开头,对方就没有多少理由和情绪想要为自己辩护。
以“我”为开头,是交流时的一个温和的开始,这对解决问题是有好处的。多数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始,它必然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跨越时空见证”法
在我的文章“婚姻中,争吵的原凶是它”后,我看到一条留言,大意是说宁可和孩子用文章中提到的方法,也不愿意和丈夫用那种方法。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其实挺可惜的(也有可能这位读者说的只是一时的气话)。因为就像上文说的,女性对家里的氛围有着很大的掌控权。不用想着怎样改变对方,家是一个系统,如果一方改变了,就会扰动另外一方发生改变。
如果咱们想要改变,就需要找到心理动力。如何找到心理动力,先来听听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来自《只想和你过好这一生》这本书中,付洋对台湾著名的心理专家吴熙琄的采访。
有一对台湾夫妻来到吴熙琄那里进行婚姻咨询。这对夫妻两人都是成功人士,结婚12年,生了两个孩子,两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可有一次,丈夫在一次聚会中逢场作戏,和一位刚认识的姑娘发生了关系。
太太知道后极其痛苦,茶不思饭不想,一下子苍老了10岁。她气不过想不通,开始和丈夫冷战,过年时候不去看望婆婆、不和丈夫同处一室,不和丈夫说话。孩子们吓坏了。丈夫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竟然给对方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妻子经过几个月的冷静期后,决定不离婚。(面对出轨的丈夫,最终选择不离婚,可能很多人觉得女主人公不够果断和勇敢。但是每个人的情况、处境和性格是不同的,我们没有理由去指责她,或者代替她做一个看似“更好的决定”。)但是今后两人应该如何相处呢?
吴熙琄采用了“跨越时空见证”的方法,帮这位妻子找到创伤背后的生命力。
“跨越时空见证”的一般做法就是让老年的自己来感谢现在的自己。原理是,“人只要想得远,就会走得不一样;如果只想到现在,就会很辛苦。”
吴熙琄问这位太太:“60岁的你,看见现在的你虽然痛苦、绝望,但还在努力地找咨询师谈。60岁的你想和现在的你说什么呢?她最被你感动的是什么?”
通过一个阶段的咨询,太太终于找到了生命的力量——孩子。
她对吴熙琄说:“我现在真的很痛苦,但是我一定要努力把我们的关系弄好。我希望将来孩子结婚时,我和他的爸爸能够一起出席婚礼,微笑着给他祝福。而不是像仇人一样,如果爸爸去,妈妈就不肯去,我绝不能让我的孩子承受那样的痛苦!”
之后,太太也和先生讲了这句话,希望他们能够一起努力。先生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参加孩子婚礼”这样的事情。但是因为有了这个共同的愿景,先生开始主动改变自己。(如何变还需要一些技巧,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找书看。)
这对夫妻花了很多心思来经营自己的婚姻,用各种举动来往家庭的情感账户中存钱。
外遇的修复是需要一个漫长历程的。直到11年后,这对夫妻才真正彻底地走出了这次外遇带来的伤害。
“为了孩子”可能是很多家长的心理动力。
在“跨越时空见证”法中,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孩子,而成为这样的孩子需不需要家长做一些调整呢?
我希望孩子以后是一个遇事冷静的人,所以我现在需要改变自己的脾气来影响孩子。
近一个月里,我心平气和,没和家人发过脾气,说话的音量都比以前小了不少。孩子还是会发脾气,不过频率上少了一些。
“一个和谐的家庭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的家庭,而是一个当出现矛盾时每个伴侣都知道如何解决矛盾的家庭。”(《消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失控的孩子》)
最后希望,咱们和队友能够成为“夫妻联盟”,给家庭的情感账户里存放越来越多的情感资金。
互动话题
你的家庭氛围怎么样?你有什么改善家庭氛围的好方法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拓展阅读
郝景芳:为什么通识教育是帮助孩子直面未来的教育?
选父母如拆盲盒?孩子无法选择父母,如果可以,他们一定不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