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父女聊天记录的不堪言论,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悲哀

文♥初蔻

父女聊天记录的不堪言论,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悲哀

聊天记录中的女儿在西班牙留学,父亲每月给她转生活费。说好每月一万元,但女儿基本不够用。

不够用之后,女儿就没完没了地榨取父亲的劳动果实,还理直气壮地要求父亲无条件满足她的物质需求。

从聊天中可以看出,女儿对父亲的态度是“要求”而不是“请求”,她理所应当地认为,51岁的父亲应该承担这些结果,谁让他是父亲。

那么1万元是否能在法国满足基本的日常开销呢?同样留学的同学说,一万元足够了。

父女聊天记录的不堪言论,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悲哀

这是个23岁的姑娘,成年了,自己却从未寻找工作,以便增加经济收入,减少父母的负担。如此不懂事的女儿,究竟来源于什么样的家庭?

这个家庭里,父母从来不舍得吃点好的,都是让着女儿吃。从小被“富养”的女儿,认为父母为她奉献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她没有感恩父母的心,她只关心自己能不能吃到父母一辈子的红利。

中国的父母们有一个共同点:哪怕没钱,也要给自己孩子最好的物质享受。

他们自己从小生活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所以在内心里抗拒自己的孩子再吃这种苦。“补偿”心理占据了理智之后,孩子的“拿来”主义就越发明显。

父女聊天记录的不堪言论,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悲哀

父亲的伙食

父女聊天记录的不堪言论,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悲哀

女儿的伙食

父女聊天记录的不堪言论,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悲哀

女孩留学之后的“不堪”言论

父女聊天记录的不堪言论,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悲哀

因为钱没到位,就骂出这样的话

父女聊天记录的不堪言论,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悲哀

骂父亲的话

父女聊天记录的不堪言论,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悲哀

骂母亲的话

这个被“富养”的女孩是谁呢,想必大家都有印象,她就是2020年疫情期间拒绝隔离、跳窗逃跑的女生。

都说一个家庭里,孩子的好坏取决于父母。“熊父母”才会养出“熊孩子”,但真实情况让人诧异。

这位父亲北大毕业,现任上海一家金融杂志主编一职。

挺高的学历、挺高尚的工作,却养育了这么一个让世人厌恶的孩子。孩子“恶”的本性,在金钱刺激下被彻底撕开了。

父女聊天记录的不堪言论,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悲哀

养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是无数父母内心最大的伤痛。

诚然,许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并没有打算做为一项投资来经营。相当一部分父母都是抱着“只要孩子好、一切都很好”的愿望无偿地付出。

如果孩子特别努力,但总是生活过得不如意,父母贴钱贴物贴精力地帮助,也不会有一句怨言。

但是孩子自己不努力,却把一切不如意都怪罪到父母身上时,这样的孩子就成了“白眼狼”。这些孩子的统一特点是:

嫌父母没本事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自己不是富二代。

嫌父母没有做大官,给不了自己想要的前途。

嫌父母穿戴寒酸,丢了自己的面子。

遇到这样的孩子,父母的心真是稀碎了一地。

父女聊天记录的不堪言论,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悲哀

养出这样“三观扭曲”的孩子,主要还是家长的问题,这种孩子普遍生活在一个“娇惯”孩子的家庭里。

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父母就帮他安排好了一切,所有事情都“大包大揽”。有的家庭里,哪怕孩子12岁之后,内裤还由父母洗。

父母认为,孩子太小,洗不干净。或因为要给孩子更多的学习时间,不舍得再让孩子那么累。

这些做法比保姆还尽力,会给孩子一定的心理暗示:你只需要吃好、享受好,其他的都是父母的义务,与你无关!

对孩子无底线溺爱的父母,终究会养废这个孩子,最终毁掉一个家庭。

这种孩子可能是吸食母亲鲜血的红蜘蛛,也可能是冷漠利已的狼群。除了不是人,他们可以是任何凶残的动物。

父女聊天记录的不堪言论,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悲哀

去年一个视频在网上火了,引来了网友极度的愤怒。

起因是一对母女在地铁站坐错了车,女儿就对母亲连踹几脚。

再看这位母亲,她拿着很多行李,走路都有些不稳当。可女儿却双手揣兜,骂骂咧咧。好像那个女人不是她的母亲,是封建社会中家里的老佣人。

而这位母亲却用沉默和隐忍接受了这一切,你能体会这位母亲心中的苦吗?

父女聊天记录的不堪言论,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悲哀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家庭里的纵容,终究会演变成社会里的毒打。

作为父母,只能陪伴孩子走一段路,你的保护贯穿不了他的一生。而且残酷的真相是:绝大多数父母也保护不了孩子。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毕淑敏

养育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也绝非是成年人的自私。而是父母要为子女一生的行为负责,这是父母的格局。

让自己做“称职”的父母,让子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