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穆宗系亲王之潞藩

作者:十九道小生
明穆宗系亲王之潞藩

明穆宗朱载垕

《明史·诸王传》有书记录到:

穆宗四子。李皇后生宪怀太子翊釴,孝定太后生神宗、潞王翊镠,其靖王翊铃,母氏无考。

  宪怀太子翊釴,穆宗长子。生五岁殇,赠裕世子。隆庆元年追谥。

  靖悼王翊铃,穆宗第二子。生未逾年殇,赠蓝田王。隆庆元年追加封谥。

  潞简王翊镠,穆宗第四子。隆庆二年生,生四岁而封。万历十七年之藩卫辉。初,翊镠以帝母弟居京邸,王店、王庄遍畿内。比之藩,悉以还官,遂以内臣司之。皇店、皇庄自此益侈。翊镠居藩,多请赡田、食盐,无不应者。其后福藩遂缘为故事。明初,亲王岁禄外,量给草场牧地,间有以废壤河滩请者,多不及千顷。部臣得执奏,不尽从也。景王就藩时,赐予概裁省。楚地旷,多闲田,诏悉予之。景藩除,潞得景故籍田,多至四万顷,部臣无以难。至福王常洵之国,版籍更定,民力益绌,尺寸皆夺之民间,海内骚然。论者推原事始,颇以翊镠为口实云。翊镠好文,性勤饬,恒以岁入输之朝,助工助边无所惜,帝益善之。四十二年,皇太后哀问至,翊镠悲恸废寝食,未几薨。

  世子常淓幼,母妃李氐理藩事。时福王奏请,辄取中旨,帝于王妃奏,亦从中下,示无异同。部臣言:“王妃奏陈四事,如军校月粮之当给发,义和店之预防侵夺,义所当许;至岁禄之欲先给,王庄之欲更设,则不当许。且于王无丝豪益,徒令邸中人日鱼肉小民,饱私囊。将来本支千亿,请索日频,尽天府之版章,给王邸而不足也。”不报。四十六年,常淓嗣。崇祯中,流贼扰秦、晋、河北。常淓疏告急,言:“卫辉城卑土恶,请选护卫三千人助守,捐岁入万金资饷,不烦司农。”朝廷嘉之。盗发王妃冢,常淓上言:“贼延蔓渐及江北,凤、泗陵寝可虞,宜早行剿灭。”时诸藩中能急国难者,惟周、潞二王云。后贼躏中州,常淓流寓于杭。顺治二年六月降于我大清。

根据明史诸王传所书,明穆宗朱载垕生四子。

长子翊釴,年五岁殇,赠裕世子。隆庆元年追封献怀太子。李皇后生。

次子翊铃,不足1岁殇,赠蓝田王。隆庆元年追封靖悼王。生母无考。

三子翊钧,明神宗(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年58岁。孝定太后生。

四子翊镠,潞简王(1568年3月3日―1614年7月4日),年47岁。孝定太后生。

明穆宗系亲王之潞藩

孝定太后李氏

隆庆二年二月乙酉皇第四子生

隆庆五年二月己未册封皇太子翊镠为潞王上告内殿毕出御皇极殿传制遣成国公朱希忠持节大学士李春芳捧册宝行礼册文曰朕仰奉神灵丕延祚胤爰念本之重聿<疏>茅土之封光赞洪图世为屏翰兹惟彝典匪曰私恩咨尔第四子翊镠仁厚发祥英明肖德至性已形于襁褓嘉名宜正于藩垣兹特封尔为潞王锡之宝册大启尔邦俾服于世世于戏少成若性哲命在初惟孝敬所以事君亲惟德义所以保国家尔尚进学饬行慎始图终祗服训词永绥福祉钦哉

万历五年三月乙未以潞王加冠命公张溶持节掌冠大学士张居正宣敕戒各行礼

万历六年三月丁丑潞王出阁讲读

明穆宗系亲王之潞藩

潞简王朱翊镠

首封潞简王朱翊镠

潞简王,朱翊镠(1568年3月3日―1614年7月4日),父明穆宗朱载垕,母孝定李太后。与明神宗一母同胞。隆庆二年二月乙酉生(1568年3月3日),隆庆五年二月己未(1571年)册封潞王。万历五年三月(1577年)举行冠礼,万历六年三月(1578年)出阁读书。

万历十年十月敕后府吏户礼兵四部朕弟潞王年已长成其岁支禄米一万石今在京岁且支三千石钞一万贯待之国复全支仍慎简学行端方者除王府官仪卫司及群牧所官亦选诚实的当者拨堪用旗尉六百名精壮军一千名充王府随侍及群牧所用其余合行事宜悉依益王例

万历十年十一月先是有旨谕户部取潞王婚礼金珠户部题潞王婚礼妆奁等宜丰厚以广因心之爱第自万历六年至今除金花银五百万外增进过买办金珠银九十万两系那借备边正项之数大明会典开载亲王定亲礼物金止五十两珍珠十两今虽数倍于前亦不至如该库所开之多且内府各府库俱有额设买办钱粮承运库自六年始增前银未增之先该库原未告匮既增之后何以反称不足若细查节年花销细数必有不系买办正支者据款开各色金三千八百六十九两青红宝石八千七百块各样珍珠八万五千余颗珊瑚珍珠二万四千八百余颗京师虽百货所萃此等珍奇与日用粟帛不同即召商凑买安从时刻取盈且奸人乘机坐索高价无论凑完前数所费不赀虽仅完一二必用银数万近加升锦衣卫职官至五百余员每年增俸已踰万臣等日夜筹思一二年后必有掣襟露肘之忧今又增买金珠银至十余万两皇上留神深思必有悚然不宁者不听

万历十年十一月(1582年),潞王准备大婚,花销巨大,整个北京的珠宝几乎都被买空了。

万历十二年五月甲申大学士申时行等言潞王藩府地方臣等传谕礼工二部尚书陈经邦杨兆左都御史赵锦等公同议拟湖广衡州府为上河南卫辉府次之盖衡州府地当南岳山川凝秀物产肥饶民俗淳美从来曾封建卫辉府地当要冲民物蕃盛风俗淳朴亦宜建府计道里则卫辉为近衡州为远以地方相较则卫辉不及衡州为最善如必求近地则惟卫辉为宜有旨府第于湖广衡州府盖造已而潞王奏臣愿就近地庶几咫尺天颜从之

万历十二年五月(1584年),拟定潞藩就国两处,富饶的衡州府,还有次之的卫辉府,潞王选择了卫辉府,因为这里离京城更近,离天子容颜极近,尤为亲切,皇帝哥哥同意了他的请求。

万历十七年三月丙寅潞王之国上御皇极门王面辞上降座临陛目送怃然弗怿群臣多感动者

明穆宗系亲王之潞藩

卫辉府

万历十七年三月(1589年),潞王朱翊镠就藩卫辉府。

万历十一年二月潞王出府礼部请以明日百官赴府行四拜礼得旨免

万历十一年三月诏给潞王庄地工千顷食盐一千引两淮运司解府应用

万历十一年四月赐潞王通州等处抄没庄宅炤原租十分减一徵收

万历十一年五月命抄没犯人冯保通州等处房地通给与潞府管业

万历十一年六月丑命景府徵收芜湖青布太仓夏布京店纸货江西油纸扇檾好麻徽州茶叶青靛经纪李真甄大海皂矾共八条仍归福德等三店属潞府管业

万历十二年六月差工部主事王绍先同太监崔卿改建潞王府第于河南卫辉府

万历十二年十月工部题建造潞王府第据太监崔卿等题卫辉府勘过府第基址为照卫辉一城延袤仅六里先年汝府旧基实当东南大半宜照诸臣会议折卸旧府照拟定基址盖造通为一城不妨展拓开东门留城河一道环绕府前崇本书院楼遵旨存留其余一照各王府规式建造报可

万历十六年五月工部奏河南巡抚衷贞吉题报潞王府第工竣原估六十万今止用其半而规模宏丽足壮维藩上加赏有差

万历十六年八月户部题覆潞王奏讨景王遗下庄田房课盐店盐税湖地河泊等所柴州水租坑税等项如例通给今查义和盐店虽经给与赵府地关封内自应改给其湖广湖地河泊等所柴州坑套原系民间佃种纳粮地土景王奏讨随经改给今欲复归王府恐上亏国课下病民生宜行该省官查核将河南卫辉府属新乡获嘉及宁山卫地二百二十六顷余开封府属河阴汜水阳武原武怀庆府属武陟温县地五百九十八余顷并义和盐店万县盐税湖广德安府属随州应山安陆云梦等县地名红庙等庄房七处孝感县东山汉川县刘家隔等四处水租房地凡九百余顷通应拨给其湖广湖地河泊州坑系民产者仍还业主以纳公税原系官湖官地而小民承佃者造册送府以凭管业上谕庄田准给抚按官仍与丈勘立界以便永远遵守再察相应地土不妨数外加给副朕友爱同气至意

万历十六年十一月吏部题亲王之国应用辅导官奉旨左右长史于进士出身审理纪善于举监出身官内择其学行端谨者<疏>名上请部拟刑部主事杨同善户部主事刘以平国子监博士李维美学正李琛中书舍人戈履亨程启元改除潞府长史司等官其戈履亨程启元仍支从六品俸上如拟

万历十六年十一月户部尚书宋纁乞罢以潞王之国市珠宝二十万金不能执奏浙直灾伤改折不听行为左都御史吴时来论列及之也其实改折不可轻议即时来曾言之而反覆攻侵非师济克谐之谊<疏>入上慰留任事仍谕大臣当协和奉公不必以语言争论下所司

万历十六年十二月户部题覆潞王再请湖广河泊等所柴洲坑套等项地亩合如数给发以抵添给之数其州田额税行湖广抚按酌议报可

万历十六年十二月礼部题潞王之国以兄皇遣弟虽与父皇遣子有间而礼未尝不同查得景王之国先期一日王与妃恭诣御前面辞行五拜三叩头礼祗祝受训命毕诣母妃前行四拜礼出明日王赴大明门陛辞启行繇朝阳门出先期一日百官赴府辞至日具朝服侍班候王行礼毕出易吉服至朝阳门桥东左右序立候王辂过而罢今潞王之行已经奉旨照景王例行前项礼仪伏候裁定上曰是

万历十六年十二月潞王之国供用金宝费至二十余万内府既竭商办尤苦户部尚书宋勋侍郎胡执礼巡视科道张应登等各上<疏>争论语语切至有减三分之一余办进

万历十七年三月礼部题十九日潞王之国百官候送改进士宴于次日从之

万历十七年三月户部覆河南抚按疏言河南非产稻地方潞王岁该禄米一万石内徵本色粳米四千石其六千石每石折银九钱从之

从万历十一年二月(1583年)潞王出府,此时潞王已成年,即将大婚,在京城新建府邸,出府单过,从此时开始,潞王就一直跟自己的哥哥,隔三差五地讨要土地庄园盐水房产等等,开始毫无节制地揽财之路,此时整个大明王朝,估计最富有的应该就是潞王了。

万历四十二年五月己卯潞王薨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孝定李太后去世,讣告到卫辉,朱翊镠惊恐悲痛之下,不久即病,于万历四十二年五月己卯(1614年7月4日)薨,年四十七岁,谥号简,史称潞简王。

有子二人,长子朱常淓,潞闵王。次子朱常[水毕],宝丰郡王。

第二任潞闵王朱常淓

万历四十六年闰四月乙酉赐潞王翊镠庶一子常淓袭封为潞王

万历四十七年正月命给潞王米一万石从户部覆奏也

万历四十七年四月赐潞王常淓嫡母李氏加封潞简王太妃生母杨氏封潞简王次妃

明穆宗系亲王之潞藩

潞闵王朱常淓

朱常淓(1608年-1646年5月23日),父潞简王朱翊镠,母杨次妃。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闰四月袭封潞王。潞简王朱翊镠死时朱常淓才6岁,由母妃李氏处理藩事。

崇祯十七年二月二日,闯军刘芳亮攻占怀庆府(今沁阳)。即东进河南省卫辉,潞王府危在旦夕。二月十九日朱常淓决定弃城出逃。先逃到无锡、南京再到杭州。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下旬,弘光帝朱由崧被俘的消息传到杭州,南明众臣商量请当时在杭州的朱常淓监国,六月初七日(1645年6月30日),邹太后,弘光帝朱由崧嫡母,命朱常淓监国,懿旨曰:“尔亲为叔父,贤冠诸藩。昔宣庙东征,襄、郑监国,祖宪俱在,今可遵行。”六月初八日(7月1日)称监国于杭州,次日,黄道周建议朱常淓在十日内即位称帝,但监国潞王朱常淓想与清军和谈,以求荣华富贵。清朝鉴于明末乱世,答应投降,保其荣华富贵终身。

弘光元年六月十三日(7月6日),朱常淓开城降清,当年九月与朱由崧及弘光朝廷的一些被俘官员一起被送至北京。顺治三年四月初九日(1646年5月23日),清朝认为各路藩王已无用武之处,于是将朱由崧、监国朱常淓、秦王、晋王、衡王、德王、荆王等九王俱在北京被杀,罪名是谋不轨。终年38岁。

隆武帝,追谥闵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