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作者:环球情报员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一个国家的国徽,往往能反映该国的风俗、历史文化或意识形态。然而,亚美尼亚的国徽更为特殊,国徽中的元素显示了"外国"山脉。

亚美尼亚在国徽Yalala山脉(Yalalrat,Aleppo)的中间放置了一座山。由于被置于国徽的中间,亚拉拉山在亚美尼亚人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从古代到现在,它被亚美尼亚人视为"圣山"。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亚美尼亚国徽,背景是国旗

然而,这座山不在亚美尼亚,而是属于土耳其,距离亚美尼亚首都约30公里,距离亚美尼亚边境只有"一步之遥"。

亚美尼亚和土耳其虽然是邻国,但两国关系苦涩多苦。从1915年到1917年,奥斯曼土耳其在其领土上对亚美尼亚人进行了种族灭绝。自亚美尼亚独立以来,土耳其政府一直拒绝承认大屠杀,两国关系尚未正常化。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亚拉拉山的位置

更具体地说,亚拉拉山脉在20世纪被分配给土耳其。亚美尼亚将亚拉拉山置于其国徽中,引发了土耳其的抗议,称这是对土耳其的领土要求。亚美尼亚只是宣布它不承认亚拉拉山脉是土耳其人拥有的。

长期以来,这座山的所有权一直是两国关系的焦点之一。那么,亚拉拉山脉对亚美尼亚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它落入土耳其?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在亚美尼亚的观景点欣赏土耳其的亚拉拉山脉

< h1级""pgc-h-right-arrow"数据轨道"213">,亚美尼亚圣山</h1>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图案主要是鹰和狮子持有的盾牌。盾牌周围四个象限的图案代表了亚美尼亚历史上的四个王国。

盾牌的中间是亚拉拉山,这是一座由熔岩和灰烬组成的圆锥形火山。主峰海拔5,137米,是土耳其的最高峰。亚拉拉山是一座死火山,最近一次是在1840年。因为基督教传说是诺亚方舟停靠的地方,所以它被亚美尼亚人誉为"圣山"。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亚美尼亚修道院的景色

亚美尼亚人认为亚拉拉山是一座与基督教关系密切的"圣山"。亚美尼亚人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公元前16世纪,他们就活跃在高加索地区。

高加索地区及其周边地区一直是周边大国的目标,因为它们的山脉可以作为地理屏障,并且因为该地区靠近亚洲和欧洲之间的过渡区。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高加索地区

然而,亚美尼亚民族虽然古老,但长期生活在山区,因此人口很少,他们必须向周围强大的政权投降。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帝国占领了亚美尼亚。随着马其顿的继任者塞琉科帝国的衰落,公元前190年.C亚美尼亚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国家,阿尔塔什王朝。

一百多年来,亚美尼亚人在南部作战,不仅占领了亚拉拉山脉,而且还将他们的领土扩展到地中海东部海岸。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亚美尼亚鼎盛时期

公元1世纪,随着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向高加索地区扩张,亚美尼亚成为东西方帝国之间的势力范围。公元1年,罗马占领了亚美尼亚西部。"阿尔沙克王朝"建立于亚美尼亚东部,隶属于波斯帝国(帕蒂亚)。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罗马和波斯争夺亚美尼亚

罗马和波斯在高加索地区竞争,并在基督教诞生时。为了维持他们的统治,波斯人在亚美尼亚强加了火崇拜。

为了不被波斯人同化,公元301年,亚美尼亚国王泰里达三世宣布皈依基督教,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相信基督教的国家。罗马帝国直到公元312.M年才宣布基督教的合法性,直到公元392.M年才被确立为国教。

公元395.C,亚美尼亚和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与罗马帝国接壤,罗马帝国分为东部和西部。作为两个基督教国家,亚美尼亚和东罗马都认为亚拉拉山脉非常重要。

根据圣经,挪亚按照上帝的命令建造了一艘方舟,带着挪亚的家人和一些陆地上的生物,以逃避上帝的惩罚。在方舟上航行220天后,洪水退去,诺亚和他的家人在亚拉山附近停留。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诺亚方舟传说停在亚拉拉山

亚拉拉山被认为是自洪水退去以来人类活动发生的第一个地方。占领这座山的亚美尼亚人将其视为"圣山"。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公元4世纪的亚美尼亚

<H1级""pgc-h-right-arrow"数据轨道"254">二,山成"界山"</h1>

在7世纪,另一个强大的政权出现在亚美尼亚周围,阿拉伯帝国。公元632.M,阿拉伯帝国和波斯的迫害,占领了亚美尼亚的部分地区。

包括波斯人在内的几个民族在阿拉伯统治下的地区皈依了伊斯兰教,但亚美尼亚人是例外。为了维护基督教信仰,亚美尼亚人发动了无数次起义。

在这一点上,东亚美尼亚是阿拉伯帝国,西部是基督教拜占庭帝国的两个大国。

公元884年,在拜占庭帝国的支持下,亚美尼亚人建立了"巴格拉蒂德王朝"。但亚美尼亚仍然处于两个帝国的控制之下。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公元1000年左右的亚美尼亚地图

在13世纪,亚美尼亚东部迎来了蒙古帝国。蒙古摧毁了阿拉伯帝国。在亚美尼亚以西,塞尔柱突厥人建立了奥斯曼帝国。1453年,奥斯曼帝国摧毁了拜占庭帝国。

在16世纪,被阿拉伯人和蒙古人统治了几个世纪的波斯人终于建立了萨菲王朝。亚美尼亚人在东西方又有两个不同的势力:波斯和奥斯曼帝国,两者都是伊斯兰国家。亚美尼亚已成为两个伊斯兰政权之间斗争的焦点。

亚美尼亚人一再抵抗两个"异教徒"帝国的入侵。但因为弱者最终失去了独立性。奥斯曼帝国和波斯没有人战胜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波斯和奥斯曼帝国争夺亚美尼亚的势力范围

1555年,双方签署了《阿玛西亚盟约》,亚拉拉山脉成为奥斯曼帝国和波斯之间的边界。亚拉拉山脉以东的东亚美尼亚被波斯占领,亚拉拉山脉以西的亚美尼亚被奥斯曼帝国占领。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1566年,奥斯曼帝国和波斯之间的大致边界

从公元前到公元16世纪,从罗马对波斯,到拜占庭对阿拉伯,再到奥斯曼对波斯,亚美尼亚总是面临来自东西方双方的权力压制。

北方没有因为高加索山脉而受到北方列强的干扰。

在17世纪,亚美尼亚在其北方方向迎来了一个新的参与者,俄罗斯。为了寻找温暖的河口和地理屏障,俄罗斯有针对性地在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扩张。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要南下,俄罗斯必须拿下奥斯曼帝国和波斯

为了找到出海口,俄罗斯必须分别与两个伊斯兰国家波斯和奥斯曼帝国作战。

俄罗斯通过发动第五次(1768-1774)和第六次(1787-1792)俄土战争击败了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签署了《亚西和平条约》,承认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半岛和高加索部分地区。

俄国和波斯之间也发生了俄波战争。由于国家实力的衰落,波斯与占领了东亚美尼亚地区的俄罗斯签署了《古利斯坦条约》(1813年)和《图克曼恰伊条约》(1825年)。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俄罗斯通过俄波战争占领了埃里温(亚美尼亚首都)

俄罗斯占领的亚美尼亚东部地区,包括现代亚美尼亚的整个领土,以及靠近亚拉拉山脉的地区。俄罗斯和亚美尼亚都是基督教信仰,因此两国人民有着天然的亲密感。作为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边境山,亚美尼亚人可以从山的一侧进入。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在俄罗斯占领的亚美尼亚(红线内),亚拉拉山脉属于边境山脉

<h1级"pgc-h-arrow-right-"数据轨道""299">三,土耳其占领亚拉拉山脉</h1>

在俄土战争和俄波战争之后,约有100万亚美尼亚人居住在东亚美尼亚(俄罗斯领土),而奥斯曼帝国的亚美尼亚人数量高达175万。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亚美尼亚的局势

在19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仍然受到许多基督教民族的庇护,包括塞尔维亚人,希腊人和保加利亚人。为了征收更多的税收并防止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干涉,奥斯曼帝国引入了一种"米利特"制度,在这种制度中,非伊斯兰主义者支付更多以换取自治权。

奥斯曼帝国的亚美尼亚人最初在米勒的特殊制度下通过商业成为富裕阶层。随着19世纪中叶巴尔干民族独立浪潮的到来,希腊、塞尔维亚等国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实现了独立,极大地激起了亚美尼亚在奥斯曼帝国领土上的独立思想。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希腊独立战争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分裂奥斯曼帝国,俄罗斯一直在鼓动奥斯曼亚美尼亚人的独立,他们将俄罗斯视为"保护者"。奥斯曼帝国和亚美尼亚之间的紧张关系加深。

20世纪初,随着奥斯曼帝国基督教国家的独立,土耳其人这一主要民族的比例越来越高。为了突出土耳其人的优势,奥斯曼帝国使用残酷的手段镇压亚美尼亚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斯曼帝国的盟国与俄罗斯在高加索的盟国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俄罗斯完全支持亚美尼亚人的独立。

由于奥斯曼帝国在战争中处于被动状态,奥斯曼帝国统治者将亚美尼亚人的失败归咎于亚美尼亚人,认为他们与外部势力"勾结"。1915年,奥斯曼帝国通过了《特尔西法案》,该法案允许军队驱逐"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并在其领土上对亚美尼亚人进行系统性的种族灭绝。在短短两年内,约有150万亚美尼亚人被杀。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1915年至1917年的大屠杀点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面对国内反动势力和西方的联合屠杀,苏俄不得不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和协约国签署了《布列斯特条约》,其中包括允许亚美尼亚等三个外高加索国家独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盟军的失败而告终。1920年,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签署了塞弗洛雷条约,承认西亚美尼亚地区的独立,该地区最初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高加索地区出现了两个亚美尼亚:俄罗斯控制的东亚美尼亚和即将独立的西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浅黄色是亚美尼亚,最初独立于奥斯曼帝国,橙色是俄罗斯的亚美尼亚

然而,在1921年,当土耳其爆发救国运动,重新占领西亚美尼亚并控制亚拉拉山脉时,《塞弗条约》成为一纸空文。苏联控制了外高加索国家,并帮助他们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然而,即将成立的苏联面临着西方干涉的危险。为了稳定南部边界和土耳其这个大邻国,1921年,在苏联(苏联)的主持下,即将加入苏联的三个外高加索国家和土耳其签署了卡尔斯条约,划定了新的边界,并将所有亚拉拉山脉分配给土耳其,土耳其不再作为边境山脉,以换取黑海港口和巴统(格鲁吉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土耳其控制)。

1922年,亚美尼亚加入苏联,成为苏联共和国之一。亚拉拉山是亚美尼亚心脏地带的一座圣山,是苏联和土耳其之间政治交往的受害者。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卡尔斯条约,以换取亚拉拉山脉

< h1级"pgc-h-right-arrow"数据轨道"336">常春藤,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端</h1>

苏联决定将亚美尼亚人心中的圣山分配给土耳其,尽管亚美尼亚人有感情,但引起了亚美尼亚人的强烈不满。为了表达对圣山的向往,亚美尼亚苏维埃共和国将圣山置于其国徽中。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亚美尼亚苏维埃时期的国徽,山脉是亚拉腊山脉

苏联解体后,亚美尼亚从苏联独立出来。土耳其和亚美尼亚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张。过去的奥斯曼帝国和今天的土耳其都拒绝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到目前为止,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土耳其-亚美尼亚边界被铁丝网和栅栏隔开

除了大屠杀之外,亚拉拉山的所有权是影响两国关系的焦点之一。亚美尼亚独立后,《卡尔斯条约》被宣布为违背亚美尼亚人的意愿,并拒绝承认雅拉拉山脉属于土耳其。亚美尼亚独立后的新国徽还包括圣山作为主权誓言。

对于弱小的亚美尼亚人来说,要收回亚拉拉山脉就更加困难了。由于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边界已被封锁,亚美尼亚人只能从首都埃里温到达圣山,不能直接通过陆路到达。

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圣山,为什么在土耳其境内?一、亚美尼亚的圣山二、山脉成“界山”三、土耳其占有亚拉腊山四、亚美尼亚独立后的争执

亚美尼亚首都俯瞰"圣山"

长期作者|鹰

现场体育作家|足球和历史爱好者

负责编辑|托马斯

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全球情报》主编

- (全文)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