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前七子之一、明朝文坛四杰的何景明,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研究过明史的人都知道,大别山南麓,信阳师院体育馆旁边有一个景明墓,这里面埋葬着一个民族的魂魄,明代文坛领袖何景明。

何景明(公元1483—1521年),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前七子之一、明朝文坛四杰的何景明,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何景明画像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

前七子之一、明朝文坛四杰的何景明,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作品

不过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作为民族灵魂的何景明,为何不到四十岁就英年早逝了,究竟是为什么呢?

据我所知,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性格决定命运,经常遭到排挤迫害。

何景明生性耿直,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对名利看得很淡薄。

大明正德年间,由于皇帝年幼,大宦官刘瑾当权,贪张枉法,祸乱朝政,大臣们迫于淫威大多敢怒不敢言,老百姓深受其害。

前七子之一、明朝文坛四杰的何景明,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而何景明经常直言不讳,向皇帝说明刘瑾对于朝廷的危害,经常搞得刘瑾脸面尽失,下不来台,于是就想方设法迫害他,让他不得安生。

第二,长时期的劳累,身体到了极限。

何景明任陕西提学副使期间,很多事都亲力亲为,常常夜不能寐,长期为国家奔波。

他任职期间,作为教育厅厅长,耳闻目睹到学政的弊病很多,就认真加以整顿。他专教学生“经术世务”,并把省内优秀生员选拔到正学书院学习,亲自为他们讲解经史,同时又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

何景明郁郁不得志,心中本身就压抑,看到当时朝政上的诸多弊端,自己力量微薄,无能为力,再加上长时期的身体劳累,使得他病入膏肓,带着满腔痛苦回到家乡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何景明虽然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但是他的文学作品却一直保存了下来,特别是他刚正不阿的精神,一直为后世所景仰。

随着景明墓和景明馆的修建,关于他的一些事迹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现在每年清明节去扫墓祭拜的人越来越多,这对他也是一种认可。

前七子之一、明朝文坛四杰的何景明,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景明墓

500年后,如果景明先生泉下有知,也会觉得开心的。

走进历史深处,为大家一一揭开神秘的面纱,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看待的?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留言哈!

本文由小球谈天下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