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陕西水盆羊肉,汤清如水碗大入盆,肥而不膻瘦而不柴,三步吃法掰扯掰扯水盆羊肉写在最后

作者:OST Media

<h1 class="pgc-h-arrow-right">掰扯掰扯</h1>

在南北朝时期,战争连绵,百姓也是流离失所。有一个人叫毛修之,被宋武帝俘虏。但是此人厨艺比较高明,会做水盆羊肉。于是做了一碗水盆羊肉,进献给宋武帝。宋武帝品尝之后大喜,不仅没有杀他,还赏赐给他一个小官做。

陕西水盆羊肉,汤清如水碗大入盆,肥而不膻瘦而不柴,三步吃法掰扯掰扯水盆羊肉写在最后

结果从此之后,毛修之凭借这碗羊肉汤,一路开挂,从小县官做官做到了南郡公。可见水盆羊肉的魅力,不仅可以让人的胃满足,关键时候,甚至拯救生命、改变命运。

水盆羊肉可不是大盆的羊肉,准确地说应该叫羊肉汤。汤清如水,碗大如盆。这就是水盆羊肉名字的由来。陕西地处中原和胡人的缓冲地带,所以说,陕西不少地方的人,在古代,应该是兼具胡人的特色。这也是陕西为啥“清真”馆子比较多,吃牛羊肉比较多的原因。陕西不少地方,都是回汉融合。

陕西水盆羊肉,汤清如水碗大入盆,肥而不膻瘦而不柴,三步吃法掰扯掰扯水盆羊肉写在最后

水盆羊肉还有一个名字叫“六月鲜”。这是因为在以前,生产力低下,物资比较短缺。人吃顿羊肉不容易,甚至一年也吃不了几回。吃顿羊肉,简直就是一件大事儿。而且羊肉是进补之物,所以一般会在秋冬季节吃羊肉。但是,很多卖羊肉的馆子,也想多卖些羊肉,于是就想出了在夏天卖羊肉汤,在冬天卖羊肉的想法。所以,水盆羊肉一般是在六月份开始卖,卖到十月份就停止不卖了,转而开始卖羊肉。而且六月的羊,基本是肥瘦相间,是最好吃的时候。所以,水盆羊肉也叫“六月鲜”。现在,应该叫“全年鲜”了。

陕西水盆羊肉,汤清如水碗大入盆,肥而不膻瘦而不柴,三步吃法掰扯掰扯水盆羊肉写在最后

<h1 class="pgc-h-arrow-right">水盆羊肉</h1>

一般吃水盆羊肉,还会搭配月牙烧饼,这是一套。吃水盆羊肉,最好按“三步吃法”。

第一步先喝口汤,这汤清如水,但味道俱全,而且非常浑厚,喝几口汤,顺一顺。喝几口汤,就能感觉到这水盆羊肉的归属。这里就要说到水盆羊肉的两大派系——蒲城系和澄城系。如果是花椒味比较突出,那就应该是属于蒲城系;如果是小茴香味儿比较突出,就应该是澄城系。水盆羊肉本身调料不是很重,基本就是几样香料,如花椒、胡椒、小茴香、良姜、八角等等。味儿太多,会把羊肉的鲜汤味遮蔽,反而不好吃。

陕西水盆羊肉,汤清如水碗大入盆,肥而不膻瘦而不柴,三步吃法掰扯掰扯水盆羊肉写在最后

第二步,捞一捞水盆里的羊肉夹馍吃。经常吃水盆羊肉的老吃家应该都知道,好的水盆羊肉里的羊肉可不是切出来而是撕出来的。这是因为新鲜的羊肉,用手撕比用刀切要好使,而且羊肉不必沾染“铁腥气”,最能保持羊肉的原味儿。这样做出来的羊肉,细嫩无比,香而不膻。这里还要说一点,捞羊肉咋不捞粉丝吃一吃?这是因为这里根本没有粉丝!正宗的水盆羊肉里,应该是没有粉丝的。将“套餐”里的月牙馍从中间剖开,将羊肉夹进去一些,最好来点肥的。再重重地咬下去,这味道,才是老陕的味道。在陕西,馍可以夹一切。

陕西水盆羊肉,汤清如水碗大入盆,肥而不膻瘦而不柴,三步吃法掰扯掰扯水盆羊肉写在最后

第三步,将馍馍掰开,泡一泡。在陕西,馍不仅可以夹一切,凡是带汤的吃食,也皆可以泡馍。因为这配的馍不是半死面,所以 不耐泡,吃多少,泡多少就可以了。汤里加上辣子,搅和开了之后,再泡,口味更佳哦。

陕西水盆羊肉,汤清如水碗大入盆,肥而不膻瘦而不柴,三步吃法掰扯掰扯水盆羊肉写在最后

<h1 class="pgc-h-arrow-right">写在最后</h1>

无论咋吃,总少不了一样重要的搭配,蒜!吃啥都来点蒜,一口蒜,一口馍,一口汤,这味儿才够。喝完水盆羊肉汤,还可以再去续汤,吃不够,再去续点汤,啥时候吃饱啥时候算完。

陕西水盆羊肉,汤清如水碗大入盆,肥而不膻瘦而不柴,三步吃法掰扯掰扯水盆羊肉写在最后

老陕就是这么实在,点个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