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臊子”原来就是“卤”:说说陕西传统美食——臊子面(二)二、臊子面的发展(三)臊子面的特色

作者:风笛悠扬

前面,我们说了臊子面的由来,接下来说臊子面的发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臊子面的发展</h1>

说到臊子面,当地文化人习惯加上“西府著名小吃”这么一个名头。仔细探究知道了究竟,原来臊子面发源于、流行于陕西西府地区,如今最地道、最正宗的臊子面也在这个西府地区。

西府,是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的泛称,常指宝鸡及其周边部分地区。该地区为秦腔发源地。为中国小吃文化发源地之一,有岐山臊子面、凤翔豆花泡馍、西府扯面、削筋、岐山擀面皮、面皮夹馍、肉夹馍、饸饹等美味小吃。另外西府的年画、剪纸、草编、泥塑、社火脸谱等民间艺术相当瑰丽。

看来,这个西府地区,也就是宝鸡地区所的岐山和扶风,确实值得去看看。

据岐山文化馆李辛儒考证:臊子面源于周代尸祭制度的"竣余"礼仪,即先敬神灵祖灵,剩下的才轮到君卿,最后才是一般人。陕西岐山地区,家里办红白喜事都要吃面,而第一碗面先由小辈端出门外泼两次汤,象征祭祀天神地神,剩下的汤叫"福把子",泼向正堂的祖灵牌位,然后才上席,并按辈数和身份次序上饭。过去吃面剩下的汤不能倒掉,还得回锅。即取“”竣余”的“余”字之意。

“臊子”原来就是“卤”:说说陕西传统美食——臊子面(二)二、臊子面的发展(三)臊子面的特色

岐山臊子面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臊子面的特色</h1>

从西安到了韩城,当地朋友按照我们的“强烈”要求,带我们去吃了顿韩城臊子面。边吃还边给我们讲起了臊子面的特色,让我们在饱口福的同时,还饱了耳福。

回来以后,翻阅资料,概括总结,个人感觉:陕西臊子面品种众多,而一碗地道、正宗的臊子面,应该要达到“九五”,也就是“九五”至尊的意思啦。不过,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五”。

所谓的“九”,就是整体上要达到“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酸,用正宗陕西岐山生产的醋,突出汤料酸 味;辣,用煎油泼辣子面,使汤料辣里透鲜 ;香,即臊子的独特香味 ;薄,指面条用手擀的很薄 ;筋,面条薄而不哝 ;光,面条光如游鱼;煎,汤料温度要高;稀,每碗面的面条只够吃一口,一般的人要吃10多碗;汪,汤料的油很多,封住了汤的热气,即使数九寒天,也不容易放凉。

第一个“五”,指整碗面的颜色搭配,要有红(胡罗贝)、黄(黄花菜或煎鸡蛋皮)、白(豆腐干)、黑(木耳)、青(韭菜或者蒜苗) 五种颜色。

第二个“五”,指用菜上的讲究,要用“根(胡萝卜)、茎(蒜苗)、叶(韭菜)、花(黄花菜)、藻(黑木耳)。

“臊子”原来就是“卤”:说说陕西传统美食——臊子面(二)二、臊子面的发展(三)臊子面的特色

岐山周公庙

朋友介绍,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以酸辣著称。岐山臊子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岐山臊子面地道、正宗,跟岐山地区出产的面粉也有很大关系。岐山面是一种高碳水化合物、高饱和脂肪酸的地方特色面食。

臊子面对关中地区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大,无论喜事丧事、逢年过节、老人过寿、还是小孩满月或是家里来了亲朋,都离不开臊子面。关中地区办红白事、老人过寿、孩子满月等,一般都招待两顿,也就是早饭和午飨,而早饭就是以臊子面为主食。

与东北地区正月初一早上都吃饺子的风俗一样,关中农村的地区,新年第一天的早晨都是臊子面。吃饭前,先端一碗汤去门前撒一些以祭奠先人和土地、仓神、灶神等,然后家人才开始享用。有的也在先人像前供上一碗臊子面以示怀念。

“臊子”原来就是“卤”:说说陕西传统美食——臊子面(二)二、臊子面的发展(三)臊子面的特色

岐山家庭臊子面

吃过了陕西臊子面,回味无穷,流连忘返。原本想回来备备课自己下厨房,结果是越看越发怵:实在是有点复杂。估计做出一碗臊子面得需要几个小时!

于是,我决定:一定要去陕西岐山,为了——最正宗、地道的陕西臊子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