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颜也倾城
彭德怀领导的西北野战军(后来的一野),最大的对手除了胡宗南就是马家军。马家军又分青马和宁马,青马主要是指马步芳,此人凶残成性,顽固不化,曾经残杀我西征红军。对于青马,当然是坚决消灭之,“宜将余勇追穷寇”,一个也不放过。
宁马的马鸿逵,是个典型的地方军阀。为人比较老实,也没什么野心,只想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蒋氏几次下令让他出兵进攻陕甘宁边区,他都是能拖则拖,就算出兵也是做做样子。

1949年9月,彭德怀彻底解决了青马后,立即命令杨得志率领19兵团,兵分三路向宁夏进发。此时,马鸿逵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把财产都转移到了港、台,委任自己的次子马敦静为司令官,自己跑到重庆躲了起来。
虽然老马并不看好他这个儿子,但马敦静并不这么认为。好不容易轮到他掌握宁夏的大权了,必须得好好展示一下。
他沿着黄河摆了三道防线:第一道以骑兵第20团守同心;以他叔叔马鸿宾的81军一部守靖远;新编骑兵第一旅守景泰。第二道以贺兰军守中宁,81军主力守中卫。第三道以第128军守金积,第11军守灵武。如果三道防线都失守,他就孤注一掷,炸开黄河,水淹三军。布置完毕,马敦静长舒了一口气。前有蒋氏炸黄河阻滞日军进攻,后有他马敦静炸黄河水淹解放军。此刻,他甚至觉得自己真是个天才。守卫景泰的新编骑兵第1旅少将旅长张钦武根本无心抵抗,他这个旅,其实也就1000多号人。当19兵团左路军第63军188师两个团水陆并进包围了景泰之后,他和参谋长一合计,还是起义吧,保命要紧。
9月15日,张钦武率新编骑兵第1旅全部起义。188师乘胜进至马鸿宾第81军驻防的中卫。与此同时,我军中路第63军(欠188师)、第65军由兰州、定西梯次西进。9月16日,我第63军第187师第561团突然出现在黄河南岸的枣林子,守敌第81军第881团还没来得及反抗就被缴了械。而敌第103团向后逃窜的时候,也被我军第561团截住全歼。
我军右路第64军配属兵团榴弹炮团和战车队,并指挥西北军区独立第1、2师沿西银公路向北进逼。12日解放同心县,14日又解放中宁县。至此,马敦静精心策划的第一道防线被我军完全突破。
为了尽快瓦解马家军,早在进军宁夏之前,杨得志就派开明人士马明三去找马鸿宾谈判,马鸿宾派了儿子马惇靖去赴约。
见面后,马明三直截了当地说:“马军长,我是解放军派来的。没有别的意思,解放军方面希望81军能够迅速起义,为宁夏解放做出贡献。如果觉得为难,不起义也行,但在解放军向宁夏进军的时候不得阻挡。”马惇靖父子虽然早就与马鸿逹搞不到一块儿去,但鉴于马鸿逹的力量比他们强太多,他也不敢明确表态。只是说了句含糊其辞的话:“请您转告解放军,第81军不是解放军的对手,请他们放心。”言下之意,解放军尽管来,81军绝不碍解放军的大事。
马惇静回去后就向父亲作了汇报。马鸿宾说:“靖儿,现在局势复杂,万不可轻举妄动。我们起义是肯定的,但须等到解放军来了以后再议。”
眼见第一道防线迅速被杨得志突破,还一下子吃掉了他的两个团,但对其它往后逃的部队,却又不加追击。“杨得志这是在等我啊!”马鸿宾自言自语道。他马上找到另一个主和派——军长马全良商量,想邀他共同起义。
马全良早就觉得这仗没打头,但他的家眷都在银川马敦静手上,他实在不敢拿一家老小的性命做赌注。
马全良一脸愧色地说:“副长官,真是对不起,我只是一个贺兰军的军长,这么大的事,我真不敢做主。您不妨去银川找找司令官(指马敦静),司令官是您的侄儿,他会听您的话的。只要他一句话,什么事都好办。”马全良一语提醒了马鸿宾。现在马鸿逵走了,他就是宁夏马氏家族的最高家长,他决定去用自己的家长权威试一试。
马鸿宾赶到银川,对马敦静说:“现在解放军已经快打到家门ロ了,靖儿带着81军在打,但解放军势头太猛,根本就抵挡不住。这样打下去,无非会死更多的人而已。”
“那您说怎么办?”马敦静不露声色地问。“和平解决!”马鸿宾响亮地说。“您的意思是说起义投诚?”马敦静瞪大眼睛问,马鸿宾点点头。“绝对不行!”马敦静唰地坐了起来:“我阿大(指马鸿逵)还在重庆,投诚的话他就会有危险。”
“不会的。”马鸿宾上前几步说:“我们就说解放军已经打进来,部队根本无法抵抗,迫不得已才这样做的。再说,我们马家坚持到最后也算对得起蒋了。在这最后关头是该为我们自己想想了。难道你硬要把手下那帮生龙活虎的弟兄往死里推?有什么意义?国民党大势已去,没有任何意义!”马鸿宾据理力争,额头上的青筋也跳了起来。马敦静很顽固地说:“阿叔,我是说什么也不会投诚的。哪怕是拼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条枪,我马敦静也决不投降!”马鸿宾无可奈何,无声地走了。9月18日,第81军军长马惇靖与解放军19兵团全权代表64军军长曾思玉谈判,第81军和平起义。根据命令,第81军改编为解放军西北军区独立第2军,马惇靖任军长,甄华为政委。第81军一起义,马敦静的三道防线彻底瓦解了,杨得志可以利用第81军让出来的那个缺口沿黄河长驱直入,直捣银川。
马敦静气急败坏地下令:贺兰军(欠保安第1师)和第11军向银川、宁武地区全面撤退;第128军军部和256师驻灵武县,保安第3师驻吴忠堡,第356师及骑兵第20旅驻金积以南和以东地区,保安第1师驻金积以西地区。就在金积、灵武与共军决战,决战不胜,就掘开黄河!19兵团司令部里,司令员杨得志和政委李志民刚刚收到彭德怀转来的主席电报,主席要求他们对马鸿達部尽可能地缴械,而不要改编。这意味着,必须用战斗方式来解决马敦静。
“老李,马敦静把部队全部收缩在金积、灵武一线,这里离银川不过百里,山多路陡,左有黄河,右有长城,他这是要利用这个狭窄地带与我们拼命到底。看来要拿下宁夏,还要再打几个恶仗!”杨得志双手插在口袋里,在司令部里来回踱着步子。
李志民微笑着说:“我看不见得,马鸿宾父子率部起义,这对马敦静部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听说马惇靖回去宣布起义后,部队官兵无不欢呼雀跃。这就说明了目前宁夏军的基本心态:厌战。虽然说狗急了会跳墙,马敦静会跳,但他的部属们不一定会跳。我们只要再打一两个胜仗,哪怕是小小的胜仗,瓦解马敦静部队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所以当务之急是加紧进击,不让马敦静有丝毫的喘息之机!”杨得志果断下令,首先在金积、灵武地区消灭敌主力第128军。向金积、灵武进攻的是我军第64军,并配属有机化营和坦克战车队,还连同第195师,独立第1师、独立第2师,一共5万多人。
马鸿宾父子率第81军起义,对宁马守军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宁马部队所有官兵正像李志民分析的那样,谁都不想再打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了。担任骑兵师长的大少爷马敦厚率先走了,马敦静也在19日凌晨,悄悄地坐飞机跑了。
19兵团步步紧逼,首先攻取了金积、灵武的天然屏障牛首山,接着又拿下青铜峡口,逼近金积县城外围。
防守金积的第128军副军长何晓霆急得在黄河大堤上来回走动。炸堤放水是马敦静下的死命令,现在他正考虑到底要不要执行这一命令。
抗战时期,蒋氏在黄河花园口炸堤放水阻挡日军前进,虽然迟滞了日军进攻,也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造成的人间悲剧惨不忍睹。现在炸堤放水却是为了打内战,自己这样做,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但是情况越来越紧急,解放军的部队如潮水一样扑了过来。何晓霆闭上眼,下令炸堤。随着几声巨响,黄河大堤被炸开了一个几丈宽的缺口,黄河水奔涌而出。最先发现黄河大水的是我第190师,师长陈忠信大惊失色:“何晓霆炸黄河了,先堵缺口再打金积!”水不断蔓延开来,缺口处马上形成了一片汪洋。所幸的是,我军部队赶到时,黄河大堤并未溃决。经过我军战士的一番紧张的堵漏工作,决口很快被堵住了。190师把小小的金积城围了两天,何晓霆实在熬不住,21日派人出来求和,金积宣告解放。紧接着,192师又顺利攻入灵武城,俘虏敌人800多士兵,灵武也宣告解放。
眼见大势已去,128军军长卢忠良把贺兰军军长马全良、11军军长马英才等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解放军兵临城下,马主席走了,大少爷(马敦厚)走了,连司令官(指马敦静)也走了,你们准备怎么办?我准备起义!”
马全良、马英オ听了目瞪口呆:“什么,司令官也跑啦?”
卢忠良很吃惊:“怎么,你们还不知道?”
“我们一直在前线打仗,怎么会知道?”马英才气鼓鼓地说道。马全良说:“既然上头都跑光了,那还有什么说的,起义呗!
1949年9月23日,宁夏军政代表与19兵团司令杨得志、李志明签订了《和平解决宁夏问题之协议》。至此,宁夏宣告解放,这片古老的土地从此获得了了新生。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