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贝辛斌:不能全都归咎于组织者或运动员,有时候退出比赛比追求难度更大,需要提前准备应对天气,如何保证赛事的安全?设备和救援对于未来的事件来说很重要,不是增加难度,而是增加安全系数

作者:观象台

编辑:周世玲

5月22日,黄河士林山地马拉松100公里山地越野赛在甘肃省银城举行,突然受到极端天气的冲击。172名参赛者中有8人受轻伤,21人因体温下降而死亡。据报道,许多受害者是赛车手,包括中国24小时超级马纪录保持者梁静和残奥会冠军黄冠军。

也有报道称,这可能是马拉松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国内单项赛事中死亡率最高的。

"有这么多人同时参加比赛真是太可怕了,包括一些经常赢得冠军的有经验的球员。第一位赢得国际极限马拉松比赛的中国选手陈贝辛斌感到震惊和悲伤,他说这是一个警钟,让我们思考如何避免未来类似事件重演。

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贝辛斌:不能全都归咎于组织者或运动员,有时候退出比赛比追求难度更大,需要提前准备应对天气,如何保证赛事的安全?设备和救援对于未来的事件来说很重要,不是增加难度,而是增加安全系数

5月23日,甘肃省银市市长张旭晨在活动中鞠躬道歉,称自己作为活动主办方感到内疚。

陈是第一个出现在《户外》杂志封面上的中国人。2014年,陈光诚在南极洲赢得100公里极限马拉松冠军,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赢得国际极限马拉松的中国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七大洲极限马拉松大满贯"的人。

为什么这场比赛造成了如此多的伤亡,我们如何防止悲剧重演?这是陈说的。

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贝辛斌:不能全都归咎于组织者或运动员,有时候退出比赛比追求难度更大,需要提前准备应对天气,如何保证赛事的安全?设备和救援对于未来的事件来说很重要,不是增加难度,而是增加安全系数

陈贝辛斌在南极洲赢得了100公里极限马拉松比赛,因为他是第一个赢得国际极限马拉松比赛的中国人。

<h1级"pgc-h-arrow-right-track"数据轨道""56">事件不应该一心一意地困难,需要提前为天气做好准备</h1>

我对此感到非常难过,在这项赛事中,一次有这么多人,包括一些经常赢得冠军的经验丰富的运动员,越野赛车的顶级运动员,这太可怕了。这场比赛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思考未来应该如何监管它,以防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当问题发生时,不仅要运动员做好准备,赛事也不应盲目追求困难和突破。

当我在2014年南极洲比赛时,是10月,10月是南极洲的夏天,在文森特山。因为山在文森峰的边缘,活动组织者没有选择绕着文森峰转一圈,而是把位置放在我们营地所在的山上,这样峰底就能对运动员产生保护作用。如果游戏处于文森特的巅峰,危险等级就会增加。

当时的比赛是一个环形交叉路口,100公里的路线分为10圈,每圈10公里,呈梯形,而不是设置100公里的圈数。因为毕竟,在南极洲,100公里的圆圈对运动员和组织者的控制将减少。

赛前,比赛会用滚轮压实路线上的积雪,路边有许多半人高旗供引导。

有两个补给点,一个5公里,一个10公里。到后面因为有点风,从第30公里开始,主办方要求大家,无论跑多快,每10公里必须去补给站喝水、吃饭、休息、换衣服等,这些都是为了举办一场安全合格的赛事而采取的保障措施。

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贝辛斌:不能全都归咎于组织者或运动员,有时候退出比赛比追求难度更大,需要提前准备应对天气,如何保证赛事的安全?设备和救援对于未来的事件来说很重要,不是增加难度,而是增加安全系数

在事发现场的照片中,几名参赛者聚集在一起躲避强风,穿着短袖短裤和几条绝缘毯在风中翩翩起舞。

赛事派对和运动员选择参加比赛,尤其是突发的、困难的赛事,我认为最好降低一些难度。如果你想参加更难的比赛,无论是赛事还是运动员都应该多做准备和保护。运动员应该保护自己,腰带应该带,组织者应该避免天气因素等等,多考虑一点。

目前,我从网上了解到,银牌比赛海拔比较高,有2000多米,如果是从低空运动员,比如从浙江、北京等零海拔地区,到2000多米的地方心跳就会加速。在比赛之前,这些运动员必须提前十天去当地适应,但普通运动员很少提前适应。

在这方面,有些活动是强制性的。比如,当我在喜马拉雅山比赛时,我被要求提前10天适应当地的环境,不能说我想有一天比赛,当天可以参加。这样就能提前10天适应高海拔和天气的变化,开始训练自己的神经和血液,运动量没有比赛那么大,可以慢慢调整,心理适应和准备是一样的。

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贝辛斌:不能全都归咎于组织者或运动员,有时候退出比赛比追求难度更大,需要提前准备应对天气,如何保证赛事的安全?设备和救援对于未来的事件来说很重要,不是增加难度,而是增加安全系数

来自该网站的视频显示,运动员在极端天气下吐痰并躺在地上。

记得第一天到达时腰部有点高,头有点酸痛,坐着不动的心每分钟跳到100、120左右。一两天后,我的心率慢慢恢复到平均70多分钟,我呆的时间越长,我的心率和血液就越是慢慢适应和变化。

此外,运动员在赛事中必须检查天气,包括这次关于多少温度,赛前还要检查天气预报,这样才能知道穿什么样的衣服。

每个人在比赛时都需要的是轻便,跑得更快,所以他们通常穿得更少。如果遇到极端天气,问题会突然形成。

如何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主要是比赛时间的选择。如果比赛方有一些强制性要求,比如能够全年控制天气,或者在比赛时间上有选择性,就不会有雷暴,相信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我们应该考虑如何以有计划的方式提前为赛事做准备,比如在比赛开始前六个月做一些准备。当然,造成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是恶劣的天气、雨水、大风造成的绝缘,如何应对活动期间的天气变化是一个关键点。

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贝辛斌:不能全都归咎于组织者或运动员,有时候退出比赛比追求难度更大,需要提前准备应对天气,如何保证赛事的安全?设备和救援对于未来的事件来说很重要,不是增加难度,而是增加安全系数

赛前组委会提供的天气预报显示,赛当天气温高达19摄氏度,建议穿薄外套、开襟牛仔裤等。

"pgc-h-right-arrow"数据轨道""55"的< >如何保护事件?设备和救援很重要</h1>

在越野比赛中,运动员所穿戴的设备至关重要。

运动员需要对比赛有一些了解,比如温度是多少,才能了解你在比赛时需要带什么装备。组织者还必须给出一些建议,并配备一些强制性设备,这取决于组织者的理解能力。每个举办赛事的地方都不一样,强制性装备的选择和赛事方对比赛的理解和投入,需要团队慢慢讨论来做到这一点。

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贝辛斌:不能全都归咎于组织者或运动员,有时候退出比赛比追求难度更大,需要提前准备应对天气,如何保证赛事的安全?设备和救援对于未来的事件来说很重要,不是增加难度,而是增加安全系数

在活动组委会要求的强制性物品中,只保暖救生毯,而其他如风衣/打孔外套,保暖内衣,急救箱等则建议使用。

我去喜马拉雅山跑步的时候,当地海拔3200到5400米左右,气温基本是零下12度,我穿羽绒服可以抵挡零下二三十度,很厚很重,衣服裤子也会穿得很厚,我们准备了这么多怕失去温度等情况, 当时的赛方也逼着我们带上这么厚的衣服。

但是在澳大利亚有一场比赛,我想跑得更快,要轻,羽绒服会很薄,薄的羽绒服保暖会有点,我边走边跑感觉有点冷,但幸运的是没有出温,然后继续跑后没有问题。

此外,在寒冷天气下举行的活动通常需要急救毯,这在高海拔地区也是必需的。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设备,虽然它很薄,但密封,包裹在人体内可以很好的保暖,特别是在急救特殊用途中。

我不知道这次比赛中是否所有的运动员都有急救毯,但我看到很多运动员都带了。有些人的急救毯被吹坏了,但质量好的急救毯没有被吹出来。而有些运动员喜欢突击服会被带到比赛中,有的会被安置在补给站,这取决于他们自己的考虑。

在保证运动员安全方面,一般本地信号,会让手机拨打,没有提供救援信号,比如在天空中飞翔,非常明亮,每个人都能看到的那种,运动员不舒服的时候可以使用。

主办方还会在每个补给点对运动员进行称重,赛前、赛中、赛后,如果运动员脱水过多,数据不好,将被迫不参加比赛。

我参加过的每项赛事都配备了医务人员和救护车设施。对于越野赛车等困难赛事,救护车通常在赛道一侧配备一辆或两辆救护车,具体取决于人员数量,并有当地医务人员参与。

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贝辛斌:不能全都归咎于组织者或运动员,有时候退出比赛比追求难度更大,需要提前准备应对天气,如何保证赛事的安全?设备和救援对于未来的事件来说很重要,不是增加难度,而是增加安全系数

赛道图中,遇难者运动员摔倒在Cp2-Cp3路段,那里的车辆也难以到达

同时,越野赛基本上每七八公里就会配备一个补给站,里面有工作人员和食物等补给。由于需要为上百名运动员提供水、补给品等,这些物品不易人工搬运,一般由车辆、车辆通常可以开到补给站。

安全性至关重要,这些活动不是由一个人完成的,而是由团队完成的,事件也是如此。

我参加的中国赛事很少,2015年我挑战100天马拉松的时候,有九辆车,30多人,包括医护人员、按摩师、营养师等只为我一个人服务,我专注于跑步可以按摩、伸展、放松和补充蛋白质,相当于一个非常科学的保证,所以跑100多天没有受伤。

<h1级"pgc-h-right-arrow"数据轨道""41">未来事件不应增加难度,而是增加安全系数</h1>

这个事件的问题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大事,在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可能都没有那么严重。我不知道过去的国际形势是怎样的,但过去国内比赛中发生过一两次意外死伤,但这肯定是第一次在中国有这么多人死伤。

在事故调查之前,事件的几个方面,包括天气选择,运动员的设备和赛道的布局,将不为人所知。你不能都责怪组织者或运动员,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是没有人能阻止的,人们想要赢得这一天是不现实的。

但如果比赛没有选择这么高海拔的区域,如果能计算和预测天气,选择一年中相对安全的时间举办比赛,没有遇到这么大风、大雨、低温的情况,如果赛道不使用现有的路线,而是一条平坦的道路,有房屋在一旁的情况, 如果不是一圈100公里的赛道,但像南极赛那样的赛道每圈只有5-10公里,也许类似事件的几率会下降,甚至避免悲剧。

此外,对于我们的运动员来说,学习如何保护自己非常重要。

如果您觉得比赛期间天气不对劲,请务必立即退出。球员们很难做出这样的判断,因为每个人都想完成比赛。

有时候,退休比完成更难。在這場比賽中,有20多人在一場比賽中喪生,其中包括一些最優秀的球員,早上看到它,我真的很震驚和害怕。

但我认为运动员不仅要有完成比赛的精神,还要有退役的精神。运动员必须意识到,任何项目在回家到达终点线之前都不必完成。无论最终比分是多少,无论第一名是什么,甚至退出,只要你回家就是冠军。

另外,特别是像银道一样,山里有很多铁轨,人很小,不是我们征服山,是山让我们过去。只有当我们知道如何敬畏自然时,我们才会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近年来,我国越野马拉松的水平在不断提高,赛事数量也在增加,赛事方面做得越来越完善。

我建议,今后国内事件不要增加难度,而要增加安全系数,考虑天气原因,以免出现这么多这样的突发事件。同时,赛道最好有一条行车路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救援会快很多,还要对医护人员进行AED训练,这些运动员会有很大的保护。

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贝辛斌:不能全都归咎于组织者或运动员,有时候退出比赛比追求难度更大,需要提前准备应对天气,如何保证赛事的安全?设备和救援对于未来的事件来说很重要,不是增加难度,而是增加安全系数

在马拉松历史上,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造成三人死亡,260多人受伤。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何早点停顿,如何实施治疗计划,如何保证山上的第一个遇险信息能够得到快速响应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对事件的运作至关重要。随着赛事难度的增加,防护程度也要跟上,细节越多,就越能保证赛事的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的版权属于天文台,今日标题已获得独家授权的信息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