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递家族企业的财富,正成为中国企业家的难题。
7月11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凤凰金融协办的第四届中国家族传承论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张伟轩、中欧家族传承研究中心联席主任、金融与会计学教授李秀轩、中欧家族遗产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尹萌, 与200多位中国家族企业创始人一起,以"传承与创新,家族财富力量的源泉"为主题进行头脑风暴。
《每日经济新闻》指出,中国年轻的家族企业正面临着经济"新常态"带来的转型挑战:GDP增速放缓、结构调整深度调整、刺激政策的逐步消化以及诸多困难。
张维轩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面对的是一个充满诱惑和变化的多彩世界,认为机会太丰富,外界快钱赚得太好了,而所谓的概念操作、资本运作、并购、投资杠杆、虚拟经济等,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和迷茫。这导致继承其使命的"第二代"对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兴趣下降。"企业家正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和非常大的挑战:上一代企业家的基础、财富、品牌、理想和专业知识将如何传递给下一代。张维伟指出。
针对家族企业传承的核心问题——如何传递财富,论坛邀请国际知名企业分享家族财富传承经验,探讨家族基金、慈善事业、家族财富传承模式。
美国龙集团董事长、龙基金秘书长荣海兰爵士认为,家族传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族的财富传承,二是家族的名誉传承。
首先,对于财富传承来说,现在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是设立家族基金,实现家族基金股权的统一管理,是家族企业持久发展的有力保证;
唐纳利家族的第五代继承人艾略特·唐纳利(Elliott Donnelly)就"国际家族办公室的实践和经验"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认为,家族企业的价值观非常重要。家庭成员需要有远见,而不是仅仅关注眼前的利益。
论坛上,中欧商学院与上海信托合作编写的《财富治理——中国民营家族财富管理白皮书》正式发布,记者注意到,该白皮书对中国私人家族财富管理进行了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民营企业家资产配置不够多元化, 不考虑持有成本;对专业机构的信任度不高,慈善认知需要扩大,民营企业家要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
此外,在圆桌论坛环节中,针对"如何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个性化财富传承计划,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家族办公服务的智慧等问题,学者、专业精英和家族领袖, 多视角看待家族企业的财富传承问题,共同探索中国式家族的常青之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