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白手起家创造产业奇迹 乐陵味道越飘越远

作者:海报新闻
白手起家创造产业奇迹 乐陵味道越飘越远

"洋安的味道"中国味道看乐玲,乐玲味在阳安

白手起家创造产业奇迹 乐陵味道越飘越远

乐岭当地调味品企业"乐昌调味料"生产车间

记者 徐福彪 记者 王志 七丽丽

"卖胡椒面!"在乐陵调味品博物馆,博物馆里芬芳的香料和充满当地风味的咆哮声立即将人们带回童年。从一开始的小辣椒生意到占据全国调味品市场的一半,乐玲人上演了一场"没米饭可煮"的好戏。

日前,乐陵市阳安镇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入选省级乡村振兴齐鲁示范区名单。他正乘着调味品行业的列车,用繁荣的工业、生态宜居、农村文明、富裕的生活,描绘出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全国40%的调味品从这里开始

孔子说:"食物不厌倦精细,也不厌倦精细。"人们把食物当成天空,食物先吃。作为乐陵市调味品市场的核心区域,杨安镇以其调味品闻名,仅213家调味品企业,其中52家规模以上调味品企业,40%的国家调味品来到这里,被誉为"中国第一调味品之乡"的美誉,真正形成了"买全国,卖国"的调味品格局。

为什么在非调味品的原产地可以创造工业奇迹?谈及阳安镇调味品的历史,杨安镇党委书记蔡文峰雄辩地讲了出来。

1906年,阳安镇安子李村的杜占琛到东北学习工艺品,看到当地人喜欢吃辣椒,一斤干辣椒卖3元,辣椒面供不应求。这让杜占辰很惊讶,要知道,当时,杨安镇供销合作社购买的干辣椒只有6斤,所以他有了一个主意:把胡椒面加工好,卖到东北去!第二年,他把辣椒面卖给了四平500元,一次赚了100根铁丝,后来,他干脆创办了延陵干粮有限公司,也成为乐陵市第一家有限公司001号。

于是一人过了十次,十次过了一百次,乐陵市的农民纷纷效仿,开始了胡椒面加工的生意。搭配成对调味料

随着对产品业务的不断了解,小镇开始从单一经营辣椒面扩大到各种调味配料。蔡文峰介绍,梁光沙仁、四川白志、海南辣椒、新疆孜然、越南八角茴香、泰国丁香肉豆蔻、印尼马美西亚等,已经开始聚集到阳安,乐陵逐渐成为国内调味品的集散地,杨安镇也造就了"不煮米饭"的神话。

20世纪70年代,杨安镇一些敢于思考、敢于做的人,开启了香料原料并肩销售的历史。

从单手打斗到拥抱群体"芬芳"

20世纪90年代,虽然阳安镇的调味品产业初具规模,但大多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经营,市场规模小,抗压能力差,所以阳安镇的调味品在中国怎么会香呢?"只有一起握拳,集体作战,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蔡文峰回忆说,在镇内调味品企业达成共识的基础上,1996年5月成立了乐陵调味品协会,制定了章程,选举产生了领导机构,2014年还成立了乐陵调味品行业商会。

此外,传统原材料被现代物流和信息所取代,市场交易逐渐萎缩,这也迫使杨安镇阳安镇调味品行业优胜劣汰,从粗加工到深加工转型升级;从深加工到精加工;从精加工到品牌创造;从销售品牌到销售文化,从"单打独斗"到开始转向股份和合资企业,从当地拱门到当地拱门,开始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

凤凰涅槃的辉煌之后,当时衍生出了很多民族行业先锋企业,"乐家凯"是从1986年的夫妻店、扬安镇鑫鑫调味品商业公司创办的,2000年成立的乐家科食品有限公司发展到现在,已成为固定资产近亿元, 现有员工200余人,日生产各类调味品50吨,是德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来自运输出身的崔俊良,卖掉团队投身调味品行业,四处寻找独特的秘方,实现食品产业化,一举撕掉阳安镇小作坊生产的标签,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山东飞达集团,成为以生产各种调味品为主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并成为康师傅、团结、华龙等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

为了进一步打造品牌,形成协同效应,积极推动调味品在小镇的整合,2018年,"未都扬安"集体商标成功注册,"凡遵守公司章程的人,均可免费使用该商标"。这形成了该镇调味品发展的一般格局。蔡文峰坦言,这不仅制约了企业向更高质量、更高规模的发展,也引发了"渭度扬安"在市场上的普及。"无论哪家公司的产品,各种质量检测都必须符合标准,只有无公害调味品才能使用集体商标,这不仅凝聚了人们的心,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放心的产品,截至目前,共有82家企业使用集体商标。

目前,杨安镇产品涉及辣椒、火锅配料、香料脱水蔬菜、方便面料(酱料)袋等12个系列200多个品种,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调味品行业为乡村振兴"增添风味"

中国味道看乐玲,乐玲味在阳安。为了扩大知名度,提高市场影响力,2016年首届调味品行业博览会在乐陵开幕,从最初唯一的本土企业到全国知名调味品企业来到平台进行宣传,再到交易量的年增长率,乐菱的每一步都迈出了脚踏实地、铿锵有力的一步, "第四届中国(乐陵)调味品产业博览会、山东省调味品协会、两岸调味品产业联盟等事项在展会期间举行,"蔡文峰表示,食品永远是朝阳企业,但口味需要不断创新,只有加强交流与合作,才能实现各方的双赢。

扬安镇牢牢把握调味品特色的主导产业核心,在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同时,也走上了快车道,近日,阳安镇被成功选为齐鲁示范省级示范区,如今的阳安镇已经形成了调味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调味品产业更多的是为齐鲁模范打下坚实的基础, 距镇政府不到一公里,20万平方米的香料产业孵化中心正在建设中,北面是吴北斗大教堂、中央调味品博物馆、市政厅、南惠王墓,依托文化,依托文化,力争打造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促进乡村振兴宜居工程, 允许村民住在楼房里,在家门口就业,杨安镇三分之二的村民从事调味品相关工作。

村民的口袋鼓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其他城镇的村民都出去了,我们的城镇都在为到来而战。"蔡文峰开玩笑地说。如今,阳安镇不仅是调味品的名片,而且早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先行者。

在阳安镇调味品博物馆的墙上写着这样一段话,"有一个地方,几千年后,它内外依然芬芳,有一种味道,让蝴蝶爱上厨房,停在阳安,嘴唇和牙齿留下香......"正如这句话所说,一代又一代的杨安镇人传承创新,锐意进取,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让阳安镇的品味越走越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