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月几时有

作者:闰土不土

时至入秋 ,不觉凉意渐起,白天不再像往日炎夏一般,炙热无比。所谓,秋高气爽,说的就是目前这种感受吧,希望这样的日子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明月几时有

翻了翻日历,中秋不觉将至,看着夜空的月亮正在一天天变得明亮起来,又一年的中秋要来了,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思绪不觉回到了童年时代。

儿时的中秋节一定是春节之外最重视的日子了,毕竟春节还是有红包可以领的,中秋节确实是最值得玩的节日。每个地方的习俗毕竟还是不一样的,每逢中秋前夕,大家伙都在铆足劲寻找可以燃烧的材料,诸如白布条、废弃的衣物、倘若运气好的,还能搞到炙手可热的自行车轮胎,家中的煤油灯,酒精也是难以幸免的,剩下就是寻找一个木棍和铁丝了。

说到以上情况,大抵可以知道,这是要做火把了。在农村的玩伴搞不到太多的材料,就直接用废弃的麦秆 ,稻草代替了,由于燃烧的快,火把都扎得很长;我住在离镇子不远的小街道上,附近还是有些小工厂和修理厂,每天放学就是去拿一些可以充分燃烧的油布(其实是偷),犹如仓鼠囤积过冬的口粮一般,念念不忘。

明月几时有

到了中秋节 晚上,太阳一落山,家家户户的小朋友、大朋友们都开始点燃自己匠心之作的火把,有长形的,有圆形的,奇奇怪怪的啥都有,甚至还有爸爸 扛着火把后面三五成群跟着的一群跑的,整条街道都开始点燃起来,从街道到巷尾,周围的农村各条马路上也是一个个移动的路灯一般,形成了一条长龙。我的手臂上至今还有个烫伤的小疤痕,我隐约记得是哥哥那年的火把中有一块塑料皮,燃烧中有滴到我的手中,只是痛苦已经被玩火把的激动心情所掩盖了;小女生们大多都是拧着灯笼路上走的,看着谁的灯笼鲜艳可爱。我常和玩伴拿着火把在路上奔跑,听着火把呼呼的声响,划过头顶的一片夜空,有的时候马路上车子太多,我们就跑到后面农村的小路上,等跑得快没力气的时候,趁着皎洁的月光和火把的余光,就顺手到田地里找找哪家的芋头(红薯)可以挖了 。

明月几时有

时光荏苒,转眼我们都有成年,家还在那里,只是路变得宽了,车子也越来越多了,儿时的鸟鸣、风吹树摇声渐渐被汽车的鸣笛声所替代。现在的中秋节 ,也看不见小朋友们去玩火把了,也记不住从何时开始被人遗忘,但也不知这一习俗因何而起,可能所有的一切都是顺势而变吧,如同父母也在渐渐变老一般,虽有不情愿,却也是最自然而然的规律。

前几个月,爷爷去世,九十多的年纪也是高寿了,以往每逢中秋,一大家人都要到爷爷家吃午饭,舅舅、几位姨夫、姨娘,表兄弟、表姐妹们都齐聚一堂,有到菜园摘菜的,有负责起火烧锅的,有负责摘板栗的,负责洗菜、炒菜的,当然也有负责打牌看牌的,爷爷居中指挥,犹如一个临时指挥部一般井然有序,我想中秋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中秋思乡月,明月寄相思。希望远方亲人一切安好,希望身边的亲人一切安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