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波普尔
卡尔·波普尔(1902-1994),男性,哲学家。1902 年 7 月 28 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当时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毕业于维也纳大学。1928年,他获得博士学位,并于1930年至1936年在高中任教。1937年,纳粹主义抬头,波普尔移民到新西兰。他是新西兰基督城坎特伯雷大学的哲学讲师。他于1946年移居英国,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逻辑和科学方法论,并于1949年被授予教授头衔。1965年,他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封为爵士,并于1976年当选为皇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从教会退休后,他仍然活跃在知识界。
人们需要好的机构,而不是好的人。
2.无限的宽容会导致宽容的消失。
那些应许我们在地上的天堂的人除了地狱之外什么也没做。
4.真正的无知不是缺乏知识,而是拒绝获取知识。
自由比平等更重要。实现平等的企图危及自由。如果失去自由,即使那些没有失去自由的人也不会有平等。

汉娜·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是一位德裔美国政治哲学家,以专著和关于犹太事务的讨论而闻名。阿伦特早年在马尔堡和弗莱堡学习,后来在海德堡获得博士学位。纳粹主义在1933年开始兴起,她被迫逃往巴黎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1940年,他再次逃离。移居美国后,他的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1951年)出版,阿伦特一举成名。她在1963年出版的《耶路撒冷的阿兹曼》(Azman in Jerusalem)一书中指出,犹太社会领袖之间的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纳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这是非常有争议的。
邪恶是从未被思考过的东西。思考要达到一定的深度,接近其根源,并涉及到邪恶的时刻,在那里什么都没有,带来思维的挫败感,这就是"邪恶的平庸"。
2.最可悲的事实是,最邪恶的事情是由那些心中不确定自己是善是恶的人做的。
只要有群众,就有可能进行集中运动。
当一个人不活跃,不可触碰,不可动摇时,他身上就有了一些迷人的东西。
5.即使在黑暗的时代,我们也有权期待一种照明,这种照明不一定来自理论和思想,而更多来自生活中清晰而不确定的光线,往往非常微弱。
三,贾斯贝尔斯
卡尔·西奥多·贾斯贝尔斯(1883-1969),男性,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Jasbels主要探索内在自我的现象学描述,以及自我分析和自我反省。他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性和自由性。
1949年,历史的起源和目标提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命题———"轴心时代"。
"如果我放弃你,我的整个哲学将毫无意义。
纳粹上台后,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茉莉与妻子的犹太身份有关,并面临当局的迫害。这位著名的哲学教授即将失去工作,他的作品被禁止出版。正如贾斯贝尔斯所回答的那样,他的妻子提出让他放弃并保留他的学术前途,以切断关系为代价。
哲学的诞生是为了寻求真理和善良,如果它通过坏和不现实的手段生存下来,那么所有哲学思维的意义是什么?
1.爱将生命提升到真实存在的境界,超越了感官的直觉。爱迫不及待地想在世界,教育和人类实践中体现精灵,并在这幅肖像中雕刻它所看到的东西;
2. 如果人与一个更清晰、更充实的世界融为一体,人就能真正做他自己。
3.没有科学指导实践,就好像船在没有舵和指南针的情况下行驶。
与科学相比,文学确实没什么用处,但也许文学的最大用途是它毫无用处。教育也是如此,分数、资格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驱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对世界上犯下的所有罪恶负责,除非我尽我所能,甚至以牺牲我的生命为代价,阻止它。我有罪,因为当罪发生时我还活着,并且会继续存在。因此,每个人都是所有邪恶事件的帮凶。
四、叔本华
亚瑟·叔本华(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也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的意志是支配世界运作的力量。
叔本华出生于德国丹泽(现为波兰,更名为格但斯克)的一个银行家家庭,从小就被孤立无援。他的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雷斯·叔本华(Heinrich Flores Schopenhauer)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后来死于疯狂和水中毒。她的母亲约翰娜·叔本华(Johanna Schopenhauer)是当时著名的作家,曾与歌德等人交往。他与母亲的关系一直很糟糕,这种隔阂是如此之深,以至于破裂了。叔本华继承了他父亲的财产,使他过着富裕的生活,叔本华死于肺炎,所有的财产都捐给了慈善机构。在很多书中都能看到他。
1.每个人在自己的意识中都是幽闭恐惧症。
2.所谓的辉煌生活不过是欲望的囚徒。
财富就像海水,你喝得越多,你就越渴。名声也是如此。
4. 人性最特殊的弱点之一是,它关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5、人们最终真正能理解和欣赏的,无非是和自己本质上一样的东西。
V. 诺齐克
罗伯特·诺齐克(1938-2002)是20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古典自由主义最重要的代表。
1.我认为,当苏格拉底说他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时,他并不是说他不知道真理,而是说他不"拥有"真理,他甚至没有真正的信仰。
2. 对真理的探索源于困惑。那些认为自己的大多数观点都是正确的人不太可能致力于探索这些问题。
3.为什么当代知识分子觉得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最高的待遇,而不是在他们愿意的时候怀有怨恨?知识分子觉得自己是最有价值的人,也拥有最高的美德,社会应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美德给予相应的待遇。但市场经济社会并没有实行"按照美德或价值分配"的原则。在一个自由社会中,除了个人的天赋、祖传的传承、运气能使一个人成功之外,市场只会青睐那些能够抓住和满足他人需求的人,至于利润是多少,就取决于需求多少,有多少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因此,失败的商人和工人并不像人类知识分子那样憎恨资本主义。只有当优越感不被社会接受,特殊权利不被社会承认时,知识分子的心中才会有怨恨。
哲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充满思想和变化的生活方式。所谓"哲学生存",并不是"对事物不快乐,不悲伤",而是在探索知识、自由、生活节奏中不断成长的一种"生命感"。
5. 思考新问题和提出新方法是激励我前进的动力。过去是,现在仍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