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陈嘉庚:筹款4亿支援抗日,晚年朴素度日,周总理亲自为他吊唁

9月2日,阿里宣布,到2025年,他将捐赠总计1000亿元人民币,推出阿里巴巴共同繁荣十大倡议。四个月前,腾讯已经提前一步完成了公告,将斥资1000亿美元推出一项特殊的"共同繁荣"计划。

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共拿出2000亿,为了帮助"共同繁荣"运动,这一幕颇有一点燃烧,也让我们普通百姓多了一点期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几十年来一直在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截至去年已基本实现,现在我国综合国力雄厚,正全速朝着下一个"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看到这种情况,我们不禁感叹,如今的中国本土企业,已经拿出千亿元支撑国家建设的实力!

回顾百年前,民族资本家却通过"毁家园,纾困"的方式,为祖国遇险"输血继续",到这片他们心爱的红热土地上,展现出他们拳头的爱国之心。

其中最著名的是陈家璇先生。

陈嘉庚:筹款4亿支援抗日,晚年朴素度日,周总理亲自为他吊唁

陈家璇肖像

陈嘉庚:筹款4亿支援抗日,晚年朴素度日,周总理亲自为他吊唁

1874年10月21日,陈家璇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同安县,即现在的厦门集市。

出生于商人家庭的陈家璇,在年轻人的眼里和耳朵里,很快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经商天赋,16岁时,去新加坡帮父亲经营自己的大米店,很快,凭借着片面的能力,成为了一名知名的年轻老板。

虽然在南阳做生意,但陈家璇从未忘记为家乡孩子提供教育资源的顾虑,一心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于是,27岁时,他投资2000元,在家乡集美开办了一所"易斋学校",也为家乡的孩子降低学费,目的很简单,就是让穷孩子也上学,有书可读,让娃娃成为祖国的有用素材。

此外,陈家璇还出资印刷了一大批"新编辑",在家乡分发宣传。这是一本包含大量医学知识的工具书,针对许多内外疾病、急救、食疗、时间流行病等,都有相应的治疗方法,让老百姓在面对疾病时,能知道正确的方法,从而及时自救。

然而,这样一个爱国的人,经常做善事,命运似乎总是与他格格不入。

1904年,陈家璇的父亲破产了,陈家璇的资本链一度很紧。值得庆幸的是,对商业嗅觉敏感的陈家璇已经铺平了道路。

几年前,陈家璇预见到东南亚食品工业的衰落,在泰国开了水果和橡胶罐头工厂,避免了单一家族产业的劣势,即使父亲的传统食品工业受到严重冲击,也没有让整个家庭崩溃。

大革命期间,陈家璇筹集了20多万元,全力支持福建光复,此外,他还在海外筹集了5万元与逸仙先生见面,希望他能继续领导革命,同时在中国也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新世界。

陈嘉庚:筹款4亿支援抗日,晚年朴素度日,周总理亲自为他吊唁

为材料集合运行

1912年,民国成立,陈家璇作为第一代爱国华侨华人,前往南洋发展事业,选择回国内发展,他开厂回到家乡集美,在随后的几年里,是他大刀阔斧地拓展商业版图的开始。

1915年,陈家璇将一些罐头厂改制改造为橡胶生产基地,开始经营航运业,租了四艘大容量船,开始了白铁买卖业务。

1916年,他买了一艘3000吨的船,名叫东风号,次年他买了更吃水的钱台号。

也是在这一年,陈家璇继续资助家乡的教育事业,让弟弟陈景贤在家乡创办了集美中学和集美师范学校,为家乡培养了更多优秀的教师。

同时,陈家璇也没忘了想海外华人朋友,在新加坡组织了南洋华侨中学,让海外华人的孩子可以有合适的学校学习,从小就学习汉语和历史,让孩子们不忘家的根本。

1919年,陈家璇决定为国家办一所大学,经过两年的规划,陈家璇先生于1921年承诺400万元,正式创办厦门大学。时至今日,厦门大学已成为中国顶尖的优秀院校之一。

陈嘉庚:筹款4亿支援抗日,晚年朴素度日,周总理亲自为他吊唁

陈家璇先生与厦门大学

陈嘉庚:筹款4亿支援抗日,晚年朴素度日,周总理亲自为他吊唁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进行演习时,以搜寻失尸兵为借口,企图进军嬭平城,遭到守军的拒绝,公然发动炮击,开始了全面的抗日战争。

得知坏消息后,海内外一片哗然,远在新加坡的陈家轩伤心欲绝。

8月15日,陈家璇立即启动成立马来西亚新加坡侨胞为祖国伤兵募集难民委员会,并亲自主持委员会共募集1000万新元,全部用于支持祖国抗日战争。

1940年,陈家璇组织了众多华侨南阳,一起回国慰问血淋淋的士兵。这次回程,陈家璇首先抵达重庆,两个月后抵达延安。

在重庆和延安,陈家璇向双方表达了海外华侨的一致愿望,期待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共同为外国的侮辱辩护,言辞十分动人:

"海外华人非常热爱祖国,愿意支持抗战。但是,如果在抗日战争期间再发生一场内战,那肯定是亲人的痛苦,敌人快,我们海外华人会大失所望。因此,我们都希望双方能够拯救的前提,与敌人同在,那就是国家的好运,国家的福气!"

陈嘉庚:筹款4亿支援抗日,晚年朴素度日,周总理亲自为他吊唁

延安珍贵照片

听完陈家璇的讲话,毛泽东也很感动,对陈家璇说,共产党愿意团结一切力量,同《日本人的诚意》作斗争。他还表示,他一定会辜负海外华人的高期望,委托陈家轩回南阳,把华侨汇报给在延安的所有经历。

至于对毛主席的委托,陈家璇承诺,回新加坡后,他们也做了同样的事情,号召全体海外华侨积极贡献力量,帮助祖国渡过难关。

在捐款这件事上,他自己已经不遗余力,三年多来,他总共筹集了4亿元左右,全部用于支持抗日战争,可谓是南侨"毁家解脱"的领头羊。

中国孩子的能量是无限的,抗日战争以我国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1949年,新中国在世人瞩目下光荣成立,以陈家璇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海外华人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圆满的结局。

陈嘉庚:筹款4亿支援抗日,晚年朴素度日,周总理亲自为他吊唁

1950年,陈家璇先生一家搬回了家乡,定居在他的家乡集美村,在海外摇了半辈子的老人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到家乡后,陈先生仍然十分重视家乡教育的发展建设,亲自主持了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两所院校的建设。

在学校经费方面,他反应更灵敏,所有设备都是尽可能使用当时最先进的产品,只为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和学习环境。

在抗美抗朝战争期间,陈家璇先生依然关心着遥远世界战场上的士兵,他从自己在银行的个人账户开出了50万元的巨额支票,作为购买冷物资的战场资金,到前线英勇作战,对抗美国皇帝志愿军, 希望每个战士都能带来祖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勇敢地杀死敌人。

陈嘉庚:筹款4亿支援抗日,晚年朴素度日,周总理亲自为他吊唁

陈家璇先生与内地青年

然而,对国事捐款从不含糊不清的陈家璇先生,晚年生活艰难而简单。

在陈家轩先生自己的房子里,床、书桌、沙发和蚊帐都是已经使用多年的旧物件。除了外面穿的外套和裤子,他的内裤、鞋子、袜子都打上了补丁,甚至不愿意给自己换一件。

按理说,老年人应该保证饮食营养,但陈先生为自己定了每天五分餐的标准,坚决不能超过标准,所以他经常吃的食物,除了瓜粥、花生仁、豆腐干、凝乳酱这些轻便的食材,最多是节日,多带一个鱼腥味, 添加一些鱼腥味。

他会节省每一分钱,如果国家需要,他会把它捐出去。

1961年,陈家璇先生病重,家人为了挽救老人的尸体,带他到北京接受最好的治疗,但陈先生的病情太严重,医生因当时的医疗条件而无法返回天堂。

陈嘉庚:筹款4亿支援抗日,晚年朴素度日,周总理亲自为他吊唁

陈家璇先生葬礼现场

8月12日,陈家璇先生在北京去世,在追悼会上,周总理亲自到现场致敬,并将陈老先生的灵魂送至世界最后旅程的尽头。

根据陈先生的遗嘱,孩子们把他的尸体带回了家乡,埋在了集美园。

在海外流浪半个多世纪,他的心一直火热,用半辈子为祖国独立事业奔波,永不止步。

最后,陈家璇先生的骨灰,带着他在海外灵魂梦中的大部分家乡,永远紧紧地抱在一起,然后又不分离。

作者: 卢瑶

负责编辑:蓝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