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8年,建立弗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的矮人平平(714-768)去世,传统上继承了他的两个儿子查理和卡洛曼,并平分了土地。他继承了王国的唯一统治者,他掌权,在接下来的28年里,他热衷于战斗,在他执政的46年中,他打了50多场战争,将王国的边界向西带到大西洋,向东到易北河和波希米亚河,向北到北海,南到意大利中部。 包括西欧大部分地区,这幅地图大致与476年去世的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相吻合,被称为"查理帝国",查尔斯帝国的建立与查尔斯·得梅因的生活以及南北战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769年,查理一上台,就继续他父亲的阿奎丹战争,占领了阿奎丹和加斯科尼。773年,在教皇的要求下,他派兵击败了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王国,并给了自己伦巴底人的铁王冠。然后,他攻击了维西河谷和易北河谷的撒克逊人,从772年到804年,查理与撒克逊人进行了长达33年的战争。
撒克逊人定居在莱茵河下游和易北河之间的广阔地区,在8世纪处于氏族社会的末期。撒克逊人很清楚,如果他们被法兰克人征服,那将意味着成为农奴,他们坚决抵抗。782年,撒克逊人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起义,叛乱分子击败了法兰克军队,杀死了弗兰克的军官和传教士,横扫了整个萨克森地区,但起义最终由于贵族的背叛和过度的权力而失败。叛乱分子遭到查理的残酷镇压,4,500名囚犯在Wissie河畔被处决,只有一次尝试。查理还重新安置了大约10,000名易北河居民,以及他的妻子和孩子。查理还颁布了萨克森法令,促进基督教文化并实施恐怖统治。根据该法的规定,任何人以暴力进入教堂,抢劫或偷窃教会财产,或放火焚烧教堂,任何杀害主教、神父或教堂职员的人,未受洗的人,蔑视洗礼的人,以及任何对国王不忠的人,都可判处死刑。 至死等此外,居民被迫缴纳税款(基督教会对居民征收的宗教税,该税于公元6世纪引入,使用圣经的谚语说十分之一的农业和畜牧产品"属于上帝")。779年,查理大帝规定法兰克王国的每位居民都有义务纳税。10世纪中叶,西欧国家纷纷效仿,直到近代才逐渐被废除。萨克森直到804年才被完全征服,当时其居民被迫皈依基督教并接受法兰克王国的统治。
随着撒克逊战争的爆发,查理还远征了巴伐利亚和东部的雪崩。巴伐利亚以巴伐利亚人(6世纪)的名字命名,曾经隶属于梅洛文王朝,并于7世纪中叶独立。787年,在查尔斯·陈莱茵河畔,巴伐利亚公爵屈服于弗兰克兰伯爵的轮到。雪崩可汗是巴伐利亚在帕诺尼亚的盟友。查理征服巴伐利亚后,他与雪崩者发生冲突。经过8年的战争终于征服了它,烧毁和掠夺,使有一个荒凉,一点点的痕迹。
公元778年,查理率领他的军队越过比利牛斯山脉,首次入侵阿拉伯控制的西班牙,但失败了。在返回途中,一支警卫队在经过比利牛斯山脉的兰塞瓦尔山口时遭到了巴斯克土著人的伏击,包括指挥官罗兰·奈特在内的所有官兵都英勇牺牲。这场战争后来被作家改编成著名的法国民族史诗《罗兰之歌》。二十三年后,查理再次越过比利牛斯山脉前往西班牙,最终占领了巴塞罗那市,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取了埃布罗河以北的大片山脉,建立了"西班牙边境地区",并任命他的一个儿子为该地区的总督。到现在为止,查理的王国已经扩展到相当于法国,瑞士,荷兰,比利时,奥地利以及德国和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成为中世纪早期西欧最强大的国家。
799年,教皇利奥三世被罗马贵族驱逐,向查理乞求帮助。查理进军罗马恢复教皇地位。作为对查理的回报,在公元800年的平安夜,当查理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集结和跪下时,教皇突然在他的头上戴上了一顶金冠,并为他加冕,人群齐声欢呼,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在西罗马帝国灭亡300多年后,西欧出现了另一个罗马帝国,法兰克国王查尔斯成为查理大帝,弗兰克王国成为"查理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