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云南籍红色出版家黄洛峰

作者:云南网

作者:郑千山

黄罗峰(1909-1980),原名黄琦,字招呼,曾用名黄伯勇,云南河清县人。1921年,他被考入河庆县高级中学堂,次年随马帮一行,"长途跋涉,担负人志,男子驰骋四重奏"。穿得轻便的同伴,春风把我从家乡送走了",从鹤庆到昆明,已经考上了民办的云南省承德中学第一中学。云南省黎颐中是云南初红革命的"革命摇篮",涌现出一大批初期共产党员,如朱图南、李国柱、艾西奇、杨庆天、刘平凯、张永和、赵伟、柯忠平、张天武、严英武等。黄罗峰在学校,因为经常读《中国青年》等革命报纸的《指南》,参加"青年苦读社团",成为学校学生会的中坚力量。

1925年五一节悲剧发生后,他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面对笼罩全国的血雨,黄罗峰于五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年底,受党组织派遣,他赴伊门等地开展党的工作,1928年担任中国共产党义门、安宁、禄丰三县特委书记,以教书为掩护,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义门县支部的第一党支部并担任书记, 领导农民运动。1928年10月,黄罗峰作为云南共产党的正式代表在蒙占比举行,同年秋天,他担任团团昆明市委书记,领导昆明市青年学生运动,与云南第一位共产党员李国柱接触,举行了一系列进步活动, 当时16岁的于寿信(余尔)在他们组织进度活动时在电视剧《破破零》中,受到了好评。1929年,他和他的朋友艾西奇组织成立了云南图书社,出版马克思主义书籍和期刊。1930年,经党组织批准,他穿越日本,前往中国东京学习并加入留学生特别支部。1931年9月18日事件后,黄洛峰愤怒地辍学回国,在党的领导下,参加了"上海市人民抗日救世总会"并担任秘书长,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1934年,他在北平编辑了《学会生活》和《西南风》杂志,宣传爱国主义和进步思想。1936年1月,他参与了《阅读生活》杂志的社论出版。1937年1月,他受邀与爱思希、郑伊利等人共同创办阅读出版社,担任总经理(埃斯奇任主编,郑伊利任董事长)。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长期任务、宣传反对日本救国作为现实任务的岗位上,他致力于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出版事业作出贡献。在他与阿斯克、郑伊利的主持下,出版社出版了大量进步书籍,有系统地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其中,最突出的是《资本论》第一部中文全译本和艾西奇的《弥撒哲学》的出版,成为中国共产党出版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此外,出版社还出版了《恩格斯资本主义》、《资本沟通集》、《卡尔·马克思》、《恩格斯传记》、《残余价值理论史》、《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理论》、《社会主义与战争》、《列宁传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8年10月,黄洛峰赴重庆,负责国家通讯社与南方局文化组以及中共云南省工委的联络工作。胜利后,黄洛丰积极参与重庆文化出版业的反内战、反独裁爱国民主运动,1948年10月,根据党的指示,生活、新知识、阅读三家书店在香港正式成立三家书店总行,由黄罗峰担任三家书店临时管理委员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洛丰成为中央政府设立的出版总署出版局首任局长,1950年4月任新华书店总经理,1954年任文化部出版局局长。历任中宣部出版委员会主任、文化部文化学院院长、中国出版协会副会长。彼为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至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为新中国出版业做出了突出贡献。1980年11月4日逝世。

黄罗风为党的出版业工作了一辈子,在出版业享有很高的声誉,是党和人民出版业的杰出代表,是党领导下的革命出版业当之无愧的红色出版家,是云南人民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