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大学生自制飞机第一人陈墨将在2019西安航展向母校捐赠飞机

作者:环球网
中国大学生自制飞机第一人陈墨将在2019西安航展向母校捐赠飞机

2012年12月,成功组装全木超轻型飞机,并成功首飞,成为第一位自制飞机的中国大学生;

2015年12月,作为该机的总工程师和制造商,他亲自驾驶了广东东部第一架有人驾驶固定翼飞机Chengxing-1,在汕头莱芜海滨成功试飞;

2017年9月,他设计建成了越野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应用平台,并成功测试了国产越野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

他是陈默,西北工业大学2010年校友,深圳市墨菲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2019年西安航展在那次,创业成果陈默回到西安,将在西安航展上专业导航平台,与母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更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并向母校捐赠了他当年在校研研出的第一架成功国产飞机, 从而激励更多怀揣着航空梦想的年轻学生进入航空领域,实现蓝天梦。

时光倒流到2010年,梦想中的航空陈墨如期,进入了西北工业大学明德机电工程学院飞机制造工程学院。"一架农民自己的飞机飞向天空!"早年,这样的消息在陈墨心中掀起了一股巨浪:人和农民都可以造飞机,他们还在学飞机制造工程专业,为什么做不到呢?

于是,2011年8月底,陈墨的飞机制造项目启动。一架自制飞机,仅材料就要花费10万元。对于来自冷淡背景并以国家学生贷款支付学费的陈墨来说,这笔钱是天文数字。工作、摊位和粘贴手机贴膜,自制软件开展手机充值业务,承揽校内便利店......陈默极力积累原始资金,从国外购买相关技术资料和图纸。学校还大力支持学生的创新实践,为陈默提供了超过100平方米的工作室。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陈不仅面对数百页的英文图纸、材料和5000多个飞机零件,还有家人、朋友、同学不理解和质疑。陈默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只有坚持,才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第二年,陈默在学校提供的演播室里,几乎完全是手工、一点一点地完成了这架小型飞机。在此期间,他还到工厂咨询了其他行业,包括油漆、缝纫、机加等各类专业教师,一一学,掌握飞机生产的所有工序,包括发动机调试和安装,其中90%以上的制造工艺,都是自己完成的,工作到深夜是常态, 整个晚上并不罕见。

2012年12月26日,在西安南郊一条未加注整的道路上,陈墨亲手搭造的飞机停在路边,在试飞前做最后的调试工作。国内众多飞机爱好者了解到,陈墨自制飞机将试飞,也自发地从全国各地来到西安,协助陈默开展此次试飞活动。

"在飞机试飞的那天,我仔细地一遍又一遍地回忆起建造飞机的每一个细节,两次,发现它没有错,没有什么不对,可以放心。终于,飞机划破了长长的天空,承载着陈墨的梦想,飞进了蓝天。试飞成功,实现了陈墨的飞行梦想,他也成为第一架中国大学生自制飞机。

"我一直觉得,通过我的双手,我把成堆的原材料变成飞机上的零件,把零件组装成飞机,最终,这架飞机和你和你的梦想一起飞入蓝天。这个过程的美丽可能其他人感觉不到,但它确实吸引了我。"说到个人追梦之旅,"陈坦言。

西安航展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一直致力于普及航空知识,传播航空文化,展示航空成就,弘扬航空精神,为像陈默这样的年轻人提供广阔的梦想空间。航展期间将继续开展多元化的经济交流合作活动,为航海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搭建桥梁,大力推动航海技术成果的实施,帮助更多有抱负的年轻人实现航海梦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