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区周边缺乏便民店,老人公交往返20站地“远征”买菜

作者:北京日报客户端

随着一刻钟民用服务圈的建设完善,买蔬菜等民生小事,很多人经常下楼去做。不过,在东洲家,由于社区周围没有便利店,这里的老人出门买菜可以说是每次的"远征"——单程乘坐10个公交车站,可以来一个综合性的生意超强。

近日,12345热线接到投诉反映的便利性问题,有上升趋势,投诉以空巢、老年人为主。记者发现,一些老旧街区还存在便利店不足或功能不全等问题,一些新街区也未能及时推出便利服务。

老人乘坐10辆公交车"探险"去买食物

港铁13号线北苑站附近是国贸世界商圈,一早一夜,有很多老人来到商场。10月17日下午,记者走访现场,看到有的老人独自拉着两辆小菜车,有的在推老夫妇推着购物车,里面的货太多,无法插上。问他们,他们很无奈:家附近没有大型综合超市,天越冷越不爱折腾,性多出去买多一点。

小区周边缺乏便民店,老人公交往返20站地“远征”买菜

超市很远,居民每次都要买很多东西。

张女士刚从超市出来,车上满载着鱼蛋奶,还有两张大纸不知道放在哪里。张女士今年67岁,住在东洲家乡朝阳区,她太辛苦了,因为家附近没有大型综合超市,最近的是中国的贸易世界。平时孩子们工作繁忙,她不想给自己增加负担,无助的超市远在咫尺,所以每次,基本上都是买一整周的必需品。"天气暖和的时候,再出来几次是可以接受的,现在是冬天,所以尽量少跑。

从中国贸易世界商圈到东州家乡区有多远?记者看到,大多数住在东洲家的老人都是到商圈附近的864汽车站乘坐的。车站标志显示,公交线路共有10个车站,商圈和街区正好是起点和终点站。记者还驱车前往社区,看到老人在社区的比例确实不低,不少都是来北京帮孩子照顾孩子。他们说,小区周边的购物网点太分散,公交车很少,他们要么去中贸世界,要么去北京地区购物,"只有这两个地方可以直接坐公交车"。"

所谓的便利点真的方便人手吗?

12345热线最近接到多位东洲家乡居民反映购物困难的投诉。梳理相关情况时,记者发现共有产权单位逐一解答投诉问题,但很多回复都提到"来电者反映情况不真实"。根据产权单位的回应,社区中心广场已开通便利超市,营业至2020年底撤产后,产权单位与社区居委会协商,重新引进80平方米的小超市,解决居民日常购物需求;

既然有这么多的保护措施,居民们还是经常抱怨,是不是在鸡蛋里捡骨头?记者们紧跟居民的脚步,一个接一个地走访了这些便利的景点。

首先,在社区中心广场,记者看到一排房屋,墙上贴着铁牌匾,标明其性质为小区的配套建筑,但大部分门面空置,其余空旷的地方,是产权单位叫"80平米小超市"。走进超市,我看到两排货架上摆满了商品,地上堆满了少量的商品。在这些物品中,居民的选择并不多,例如,饮料的种类不如普通小卖部那么多,调味品品牌很少,几乎没有选择。"你有冷冻饺子吗?"记者问及,销售员回复说,连冰柜都没有,不能进入冷冻食品。

小区周边缺乏便民店,老人公交往返20站地“远征”买菜

东洲家门外的菜市场条件很差。

这时,一位老人颤抖着走进店里,想买个灯泡,推销员很简单的回答:"没有。那天下午,很少有顾客来小店买东西,几乎都收到了"不"的回复。

然后,记者去了小超市里的住宅楼,居民们说这些小超市不是很好找,而且规模也不大,"就是小卖部"。刚进入走廊,"不容易找"的说法已经得到证实,就连居民门旁的小超市都贴着"这不是超市"的字样,可以看到敲错门的很多。

最后,居民们带着记者参观了小区南门外的菜市场。这个菜市场的居民很多都不满意,主要问题是条件差。记者注意到,菜市场建在小区南门外的一片荒地上,高草旁共有3个帐篷,要走到这些帐篷,还要经过一条小石头覆盖的土路。

访问那天是刮风的日子,如果口罩不严格,我不敢吃一口土。往帐篷前看一眼,不禁感到有些难过,其中,最小的帐篷已经摇摇欲坠,销售员不知道在哪儿能找到几张破床垫站在帐篷旁边迎接风。"条件太差了,如果下雨,情况会更糟,"居民们叹了口气。

住宅闲置底部预计将于年底开放

在东州家园区没有建立民用综合体的空间吗?记者注意到,社区街道楼下有一栋住宅楼下,有一大排底层商家,这些房屋可以使用面积超过一千平方米,全部闲置。透过玻璃门,屋子里的灰尘已经积攒了厚厚的一层。居民们说,如果能好好利用家门口的这个地方,为什么老百姓又往东跑东西走,近在咫尺就走远了?

小区周边缺乏便民店,老人公交往返20站地“远征”买菜

尽快让闲置的商品房投入使用,成为东岛居民居家的最大希望。

在领地街道、物业单位等部门的回复中,也提到了这个地方的闲置底部,其中提到"利用这些房屋进行配套/其他商业服务,建筑面积2424.28平方米"。由于居民提出的相关索赔,相关单位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投资前准备,现已完成租金评估的配套业务,租金方案已报有关单位上级批准,但初步工作估算将花费大量时间。"

记者还注意到,上述回应最早的时间是在今年4月,看到半年过去了,工作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10月22日上午,记者联系了位于新疆翠庄的区域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东洲家小区便利店缺容一直关注土地不足,多年来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协调,希望帮助居民解决生活问题,"商业设施未被使用,而产权单位内部相关的原因,我们也非常着急。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各方都推动了这一进展。"

随后,记者从社区物业了解到,目前,有一些准备落户的商家已经进入装修备案阶段,其中,包括经营超市、餐饮商家。工作人员表示,从提交申请到最终进入可能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成立。

扩展

新区的便利设施跟不上

梳理12345热线类似投诉记者发现,民建综合体太远或散落设施不是老小区"专属病",一些新建的社区问题更为明显。

今年5月,石景山五海五里春秋区已有居民开始入住,搬迁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我们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附近连超市、药店、理发店都找不到了。"有些人下班回来,在单位附近买东西,有些人在周末开车出去购物,但是孩子不在身边的老人呢?"居民刘霞很担心。

记者注意到,小区不仅设施便利,连公共交通都不是很方便,地铁站距离较远,离社区比较近的公交车只有597辆。居民们说,公共汽车现在是唯一一辆可以让老年人更容易出去买东西的公共汽车。

居民张先生说,如果他平时只是买点菜,坐597路公交车,坐2站到枪厂区,那里有一家小超市,如果选购其他用品,需要去大型综合超市,那就太远了。

说到大型综合超市,居民们提及最多的是永辉超市。记者查询路线图可以看出,离大洋五里春秋小区的永辉超市位于新国际购物中心,要去那里,还是离不开597路公交车,但与枪厂区买菜相比,距离2站变成了14个站。

"我们也收到了居民的回复,问题真的是很难,现在不说便利店,新邻里住房委员会哪里我们不知道。该属地五里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居民反映的问题,街道办公室非常重视下一步是通过居民的审议等形式,尽快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举报"等手段,协调相关部门和社区开发者,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想法

这些紧急措施可以帮助老年人挽救生命

《北京便利店建设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两年多来,按照要求,社区周边便利服务除蔬菜零售、便利店(社区超市)等基本服务外,还应包括早餐、家政服务、美容院、洗衣染、快递、便利维修等基本民用业务功能。有些社会要达到上述要求,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那么,现阶段,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帮助老年人急救?

应急(1):街道协调蔬菜通过火车

在访问调查中,海淀区南里区双树区的情况较为特殊。有居民反映,家里有老人独居,平时出门购物不便,尤其是天气越来越冷,希望能在楼下买到食物。

记者走访发现,南边两棵白桦树第二区周边的大型综合超市很多,社区与美国超市的直线距离只有500米,离超市发型也很近。但对于双腿双脚差、难以攀登的跨街立交桥的老人来说,联想大桥交叉路口复杂的路况依然令人生畏。有居民提到,社区里有蔬菜直通车,但只在周二和周六早上,"鉴于冬天的特殊性质,蔬菜通过火车可以增加频率吗?"

北下边境地区市民活动中心负责人郭聪丽告诉记者,由于该呼吁是匿名发给街头的,没有联系方式,现在街头不知道如何联系具体居民反映问题。这里也希望通过媒体宣传告知居民,双禺树南两条东西两条分,中东院菜穿火车是周二、周六,西院是周三、五、周日来,让社区每周有5天蔬菜通车。两个庭院非常靠近,居民可以通过购买食物灵活地调整时间。

郭从礼提到,双九州南里区曾经有三个小门面用于卖菜,早在治理疏散过程中就出现了"开墙洞"。为了满足居民购买蔬菜的需要,领地街道按照蔬菜通过列车管理的方法,向区商务局,联系蔬菜经销企业,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看出,在目前缺乏便利店的社区,地域街道根据居民的需求协调蔬菜通过火车,这是一个紧急解决方案。

应急(2):充分利用社区微信社区

此外,在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期间,许多社区为了方便社区居民购买食品和购物,纷纷成立了微信群,不会使用微信的老年人也给社区留下了联系电话,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党员组成了服务团队,挨家挨户。到目前为止,许多居民的手机上仍然有这些微信群。

短期内,很难快速完善社区的便利设施,能否充分利用这些微信群等联系方式,统计居民的购物需求,然后,根据这些需求协调配送单位,使配送企业有针对性,同时有效节约成本。

紧急情况(3):联系超市协调通勤巴士

此外,购物居民的数量可以提前数一数,然后,联系相对较近的大型综合超市,通过协调直达通勤公交的方式,也让老人在寒冷的冬天少受劳顿船的困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