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地,孙红雷曾经饰演过的强哥形象让人印象深刻,至今被许多人记住。而在岛内,也有一位演员,其出演过众多的大哥角色,气场强大,他甚至被岛内著名导演侯孝贤赞誉为“宝岛阿尔帕西诺”,他就是资深演员高捷。而近期,高捷却遭受无妄之灾,被绿军及其侧翼大肆攻击。在上周举行的金曲奖颁奖典礼上,身为颁奖人的高捷一句很平常的打招呼,却让某些人直呼受伤,引发岛内网友两极论战。而高捷也丝毫不惧怕这些莫须有的批评,发文表示「父亲上海人,母亲浙江人,我在岛内出生,晚上好」,甚至加码问候网友“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展示其豪爽不羁的风范,博得其影迷连连叫好。而近些年转战大陆拍戏的高捷,更是称赞自己在大陆备受尊重,直批岛内的演艺环境恶劣,需要改进。
颁金曲奖说「晚上好」被出征,高捷霸气回击「加倍奉还」
在第35届金曲奖上,岛内资深艺人高捷应邀出席并担任颁奖人,但他的开场白一句「大家晚上好」问候语,却引发争议,有绿色的社群及网友竟出征高捷,狂批他用「大陆用语」,贴文以「高捷颁闽南语奖项讲中国大陆用词」 吸引上千的按赞以及200多则留言,这些侧翼狂批高捷,甚至要他回祖国再说。而绿媒更是火上浇油,推波助澜,让此事进一步发酵。本来一句很平常的问候语,让岛内再起波澜。这让很多平常中立的网友也看不下去,回击现在绿网的心根本是泡沬心,一吹就破。有网友表示,这些人真丢脸,这么小的事情也要大惊小怪,还有人批留言的网友,奇怪的是他竟然用中文字来回答,那他也是亲中耶、绿营应该发明自己的语言吧! 不要老是用别人的语言」、「从小到大都说晚上好,有什么问题?」、「我们吃的方面是不是要全部都收起来,因为都是学大陆那边的食物」。
有侧翼带风向认为「颁闽南语奖说大陆用语不太合适」、「我们都说晚安,有人总是忘记自己是哪里人」。在岛内,打招呼的方式一般是早安,午安,晚安。但是也有很多人表示,他们从小到大就是说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说晚安就好像是道别要去睡觉一样,请问奖还没有颁完,怎么会说“晚安”,这本身就属于一种大家习惯了的“错误”表述。而高捷本人在沉默多天之后,发文表示「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并表示「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浙江人,我在岛内出生长大,晚上好」,然后更加码问候粉丝「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没毛病,心好一切好,大家安好」高捷一次满足大家,丝毫不理会不惧怕莫须有的争议,获得不少影迷支持,称赞「这就是大哥的风范」、「这样就对了,吃饱太闲的人真多」、「捷哥晚上好,有勇气, 特别来追踪大哥」。
这场「晚上好」的风波,折射出当前岛内社会中的脆弱敏感的神经。一句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问候语,却引发轩然大波,着实令人费解。在如今的岛内,大家可以「穿和服跳日本舞」却不能以「晚上好」相互问候,如此强烈的选择性地对立,让岛内众多名嘴口中引以为傲的多元包容假象不攻自破。白委吴春城首先跳出来质疑,如今岛内都是互相指责、互相戴帽子,说话都会变得很紧张,动辄要出征他人、质疑他人的忠诚度,实在离谱。他进一步质疑,岛内每到冬天温泉季,许多地方的意象表演就是穿和服、踩木屐,这是不是媚日? 还是提到温泉就只能想到日本的文化? 我们的温泉资源这么发达,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温泉概念?吴春城进一步质疑说,高捷以「晚上好」打招呼就被出征,另一边大跳日本舞、穿和服,大家却很开心,难道我们的文化竟是这样选择性地对立吗?
台版艾尔帕西诺演大哥舍我其谁,外省人高捷演员之路全靠侯孝贤
在岛内,高捷的荧幕大哥形象极其鲜明。高捷在青年时期,没想到把表演当毕生志业。认识制片张华坤也是来自家庭渊源。高捷的大哥年轻时做西餐厅厨师,又在电影圈里做灯光助理,张华坤则是道具出身,两人有点情谊,也都是一起在南机场帮走跳的外省人。「我妈妈煮得一手好菜,张华坤常来我家做客吃饭。 后来,我大哥车祸过世,在告别式上,我看到坤哥来致意,他那时候在片厂受伤,拄着拐杖也要来,哭得一塌糊涂,我那时候才知道,他们交情这么深厚。」 有次去探朋友的班,高捷到剧组闲晃,准备等等再去旁边的舞厅跳舞,没想到就在拍摄现场碰上已经是电影公司老板的张华坤与导演侯孝贤两人。在张的引荐下,侯导和他谈成长环境、谈家庭背景,高捷慢慢把人生故事一五一十向对方倾诉,之后侯便找他去演电影,而原本没有表演兴趣的高捷也慢慢喜欢上这行。
侯导就是想要找非专业演员来表演,抓到自然的感觉。非科班出身的高捷陆续尝试许多电影演出,不只是侯孝贤镜头下的台北都会青年,80、90年代之交的高捷,演过肺痨公子,也演过铁血捕头。演过坐监大哥,也演过温情好爸爸。 「我的第二部电影是但汉章导演《怨女》(1989),我在东区一个餐厅,坐在但汉章对面,他说,『嗯,高捷你这个眼神,适合演二爷』,结果我一收到剧本,哇,二爷是个盲人,导演也是很风趣啊?」谈起早期的电影经历,高捷坦承,现在想到,不免都有点不满足。 如果重新再来,可能很多都可以做得更好,「我对导演也有点不好意思,那时候我跟涂善妮对戏,是一部很轻松欢乐的电影,但我的表演痕迹还是太重、太用力,如果现在让我再拍,可以做得更好。」 回忆过往,活灵活现,尽管有点遗憾,也是色彩斑斓。
而在高捷的演绎生涯中,有一部不得不提及的重要作品。《少年吔,安啦!》问世,奠定其明星形象,呼风唤雨的大哥,年轻时一战成名,就靠电影中「捷哥」寻兄弟血债、快意恩仇的一声枪响,还有标志性的凶狠形象,演完之后,十部戏有九部要找他演大哥。电影里,林强与罗大佑客串演唱《大家免着惊》,迪斯科、台球,台北年轻人的夜生活缩影,则在高捷投资的俱乐部拍摄。而高捷回忆,伍佰第一场公开表演,就在他的俱乐部,那时候是直接一叠现金推到他面前,请他来表演。而高捷片酬有二三十万,对于当时身为生意人的高捷来说,钱的数目不是重点,背后却是一份心意,「侯导的电影,今天如果需要我,我一定直接出现,不会跟他谈酬劳,最重要的是,我那时候演电影,包括后来《南国再见,南国》、《海上花》,给我价钱最高的,竟然也是侯导。这样的老大当然跟嘛。」
「教育家」高捷称在大陆工作很舒服,有感受到尊重
高捷外型帅气、颇有江湖味,时常在影视作品中演出老大的角色,不过现实生活中,他与小他22岁的太太陈泯蓁共组美满家庭,育有一子一女,女儿高爱活泼开朗,从小就常跟着爸爸上节目,目前就读台艺大二年级戏剧系,他认了自己是「女儿控」,不阻挡她入行,有机会还会帮她。而有趣的是,「演员」跟「爸爸」这两个角色,对高捷来说都是美丽的邂逅:「我原本是不婚主义者,父亲本来是只会出现在剧本里的角色,所以对当爸爸没有太多的想像,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有了孩子,就要有担当负起责任。」他也曾回忆自己的老兵父亲:「我父亲很有威严,小时候很惧怕他,直到晚年他生病贴身照顾才敢跟他闲聊,那时候才了解到其实子女也应该主动亲近父母,彼此是互相的,所以我当爸爸后会跟孩子聊天、带他们出门走走, 增添生活情趣也更有凝聚力。」
进入演艺圈数十载,高捷的戏剧作品不计其数,其中又属江湖形象最深植人心,好似在电影《少年吔,安啦! 》中那般,身上总是带刀带枪,随时准备上演枪林弹雨。高捷戴着墨镜英姿飒爽的身影,让人难以忽视其巨大的气场。高捷演大哥入魂,是这类角色不二人选,对此他说:「我一直演是因观众喜欢,投资方也喜欢,这真的很奇怪,但我就做到位。」 但是他也不忘强调:「私底下当然不狠! 只是南北兄弟还认识一些,都是以礼相待。」 会有人拜托“乔事”吗? 他笑说:「那就推给会乔事的人。」但实在有太多年轻人崇拜他,入戏到想投效门下当小弟,这时高捷就化身「教育家」,苦口婆心劝对方:「记得在家要孝顺父母!」 如果去打球,抽烟时至少坚持不跟其他人借火,反而会纠正引导:「烟不是好东西,捷哥已经上瘾,抽了50年,尽量别抽啦。」
而拍电影起家,也拍过不少电视剧,他也坦言刚开始拍电视剧很不适应,甚至还被骂。他接戏前还亲自谈价码,「我说我是电影演员,和台内的演员不一样,台内要3600,我要5000。」没想到他完全无法消化剧本,导播直接开骂「路都不会走」,他自尊受创,要编剧找别人来演,「我本来觉得演电视没什么难度,回去拍电影,侯导笑笑跟我说,没那么容易吼?我真的是领教到了。」至于那5千块酬劳,当然也没领。而高捷近年多在大陆发展,他曾出演过《疯狂的赛车》《鸡毛飞上天》等多部电影和电视剧。不讳言大陆确实比较尊重表演工作者,「很舒服啊,我们的表现才会发光发亮,每次你出现,就会说高老师好,对我们来讲,整个工作氛围,合作起来多愉快。」他直呼岛内有很多很不错的创作,但工作环境真的需要改进,不要只想占艺人便宜,否则永远只会在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