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地,孫紅雷曾經飾演過的強哥形象讓人印象深刻,至今被許多人記住。而在島内,也有一位演員,其出演過衆多的大哥角色,氣場強大,他甚至被島内著名導演侯孝賢贊譽為“寶島阿爾帕西諾”,他就是資深演員高捷。而近期,高捷卻遭受無妄之災,被綠軍及其側翼大肆攻擊。在上周舉行的金曲獎頒獎典禮上,身為頒獎人的高捷一句很平常的打招呼,卻讓某些人直呼受傷,引發島内網友兩極論戰。而高捷也絲毫不懼怕這些莫須有的批評,發文表示「父親上海人,母親浙江人,我在島内出生,晚上好」,甚至加碼問候網友“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展示其豪爽不羁的風範,博得其影迷連連叫好。而近些年轉戰大陸拍戲的高捷,更是稱贊自己在大陸備受尊重,直批島内的演藝環境惡劣,需要改進。
頒金曲獎說「晚上好」被出征,高捷霸氣回擊「加倍奉還」
在第35屆金曲獎上,島内資深藝人高捷應邀出席并擔任頒獎人,但他的開場白一句「大家晚上好」問候語,卻引發争議,有綠色的社群及網友竟出征高捷,狂批他用「大陸用語」,貼文以「高捷頒閩南語獎項講中國大陸用詞」 吸引上千的按贊以及200多則留言,這些側翼狂批高捷,甚至要他回祖國再說。而綠媒更是火上澆油,推波助瀾,讓此事進一步發酵。本來一句很平常的問候語,讓島内再起波瀾。這讓很多平常中立的網友也看不下去,回擊現在綠網的心根本是泡沬心,一吹就破。有網友表示,這些人真丢臉,這麼小的事情也要大驚小怪,還有人批留言的網友,奇怪的是他竟然用中文字來回答,那他也是親中耶、綠營應該發明自己的語言吧! 不要老是用别人的語言」、「從小到大都說晚上好,有什麼問題?」、「我們吃的方面是不是要全部都收起來,因為都是學大陸那邊的食物」。
有側翼帶風向認為「頒閩南語獎說大陸用語不太合适」、「我們都說晚安,有人總是忘記自己是哪裡人」。在島内,打招呼的方式一般是早安,午安,晚安。但是也有很多人表示,他們從小到大就是說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說晚安就好像是道别要去睡覺一樣,請問獎還沒有頒完,怎麼會說“晚安”,這本身就屬于一種大家習慣了的“錯誤”表述。而高捷本人在沉默多天之後,發文表示「社會很單純,複雜的是人⋯」并表示「父親是上海人,母親是浙江人,我在島内出生長大,晚上好」,然後更加碼問候粉絲「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沒毛病,心好一切好,大家安好」高捷一次滿足大家,絲毫不理會不懼怕莫須有的争議,獲得不少影迷支援,稱贊「這就是大哥的風範」、「這樣就對了,吃飽太閑的人真多」、「捷哥晚上好,有勇氣, 特别來追蹤大哥」。
這場「晚上好」的風波,折射出目前島内社會中的脆弱敏感的神經。一句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問候語,卻引發軒然大波,着實令人費解。在如今的島内,大家可以「穿和服跳日本舞」卻不能以「晚上好」互相問候,如此強烈的選擇性地對立,讓島内衆多名嘴口中引以為傲的多元包容假象不攻自破。白委吳春城首先跳出來質疑,如今島内都是互相指責、互相戴帽子,說話都會變得很緊張,動辄要出征他人、質疑他人的忠誠度,實在離譜。他進一步質疑,島内每到冬天溫泉季,許多地方的意象表演就是穿和服、踩木屐,這是不是媚日? 還是提到溫泉就隻能想到日本的文化? 我們的溫泉資源這麼發達,為什麼不能有自己的溫泉概念?吳春城進一步質疑說,高捷以「晚上好」打招呼就被出征,另一邊大跳日本舞、穿和服,大家卻很開心,難道我們的文化竟是這樣選擇性地對立嗎?
台版艾爾帕西諾演大哥舍我其誰,外省人高捷演員之路全靠侯孝賢
在島内,高捷的熒幕大哥形象極其鮮明。高捷在青年時期,沒想到把表演當畢生志業。認識制片張華坤也是來自家庭淵源。高捷的大哥年輕時做西餐廳廚師,又在電影圈裡做燈光助理,張華坤則是道具出身,兩人有點情誼,也都是一起在南機場幫走跳的外省人。「我媽媽煮得一手好菜,張華坤常來我家做客吃飯。 後來,我大哥車禍過世,在告别式上,我看到坤哥來緻意,他那時候在片廠受傷,拄着拐杖也要來,哭得一塌糊塗,我那時候才知道,他們交情這麼深厚。」 有次去探朋友的班,高捷到劇組閑晃,準備等等再去旁邊的舞廳跳舞,沒想到就在拍攝現場碰上已經是電影公司老闆的張華坤與導演侯孝賢兩人。在張的引薦下,侯導和他談成長環境、談家庭背景,高捷慢慢把人生故事一五一十向對方傾訴,之後侯便找他去演電影,而原本沒有表演興趣的高捷也慢慢喜歡上這行。
侯導就是想要找非專業演員來表演,抓到自然的感覺。非科班出身的高捷陸續嘗試許多電影演出,不隻是侯孝賢鏡頭下的台北都會青年,80、90年代之交的高捷,演過肺痨公子,也演過鐵血捕頭。演過坐監大哥,也演過溫情好爸爸。 「我的第二部電影是但漢章導演《怨女》(1989),我在東區一個餐廳,坐在但漢章對面,他說,『嗯,高捷你這個眼神,适合演二爺』,結果我一收到劇本,哇,二爺是個盲人,導演也是很風趣啊?」談起早期的電影經曆,高捷坦承,現在想到,不免都有點不滿足。 如果重新再來,可能很多都可以做得更好,「我對導演也有點不好意思,那時候我跟塗善妮對戲,是一部很輕松歡樂的電影,但我的表演痕迹還是太重、太用力,如果現在讓我再拍,可以做得更好。」 回憶過往,活靈活現,盡管有點遺憾,也是色彩斑斓。
而在高捷的演繹生涯中,有一部不得不提及的重要作品。《少年吔,安啦!》問世,奠定其明星形象,呼風喚雨的大哥,年輕時一戰成名,就靠電影中「捷哥」尋兄弟血債、快意恩仇的一聲槍響,還有标志性的兇狠形象,演完之後,十部戲有九部要找他演大哥。電影裡,林強與羅大佑客串演唱《大家免着驚》,迪斯科、撞球,台北年輕人的夜生活縮影,則在高捷投資的俱樂部拍攝。而高捷回憶,伍佰第一場公開表演,就在他的俱樂部,那時候是直接一疊現金推到他面前,請他來表演。而高捷片酬有二三十萬,對于當時身為生意人的高捷來說,錢的數目不是重點,背後卻是一份心意,「侯導的電影,今天如果需要我,我一定直接出現,不會跟他談酬勞,最重要的是,我那時候演電影,包括後來《南國再見,南國》、《海上花》,給我價錢最高的,竟然也是侯導。這樣的老大當然跟嘛。」
「教育家」高捷稱在大陸工作很舒服,有感受到尊重
高捷外型帥氣、頗有江湖味,時常在影視作品中演出老大的角色,不過現實生活中,他與小他22歲的太太陳泯蓁共組美滿家庭,育有一子一女,女兒高愛活潑開朗,從小就常跟着爸爸上節目,目前就讀台藝大二年級戲劇系,他認了自己是「女兒控」,不阻擋她入行,有機會還會幫她。而有趣的是,「演員」跟「爸爸」這兩個角色,對高捷來說都是美麗的邂逅:「我原本是不婚主義者,父親本來是隻會出現在劇本裡的角色,是以對當爸爸沒有太多的想像,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既然有了孩子,就要有擔當負起責任。」他也曾回憶自己的老兵父親:「我父親很有威嚴,小時候很懼怕他,直到晚年他生病貼身照顧才敢跟他閑聊,那時候才了解到其實子女也應該主動親近父母,彼此是互相的,是以我當爸爸後會跟孩子聊天、帶他們出門走走, 增添生活情趣也更有凝聚力。」
進入演藝圈數十載,高捷的戲劇作品不計其數,其中又屬江湖形象最深植人心,好似在電影《少年吔,安啦! 》中那般,身上總是帶刀帶槍,随時準備上演槍林彈雨。高捷戴着墨鏡英姿飒爽的身影,讓人難以忽視其巨大的氣場。高捷演大哥入魂,是這類角色不二人選,對此他說:「我一直演是因觀衆喜歡,投資方也喜歡,這真的很奇怪,但我就做到位。」 但是他也不忘強調:「私底下當然不狠! 隻是南北兄弟還認識一些,都是以禮相待。」 會有人拜托“喬事”嗎? 他笑說:「那就推給會喬事的人。」但實在有太多年輕人崇拜他,入戲到想投效門下當小弟,這時高捷就化身「教育家」,苦口婆心勸對方:「記得在家要孝順父母!」 如果去打球,抽煙時至少堅持不跟其他人借火,反而會糾正引導:「煙不是好東西,捷哥已經上瘾,抽了50年,盡量别抽啦。」
而拍電影起家,也拍過不少電視劇,他也坦言剛開始拍電視劇很不适應,甚至還被罵。他接戲前還親自談價碼,「我說我是電影演員,和台内的演員不一樣,台内要3600,我要5000。」沒想到他完全無法消化劇本,導播直接開罵「路都不會走」,他自尊受創,要編劇找别人來演,「我本來覺得演電視沒什麼難度,回去拍電影,侯導笑笑跟我說,沒那麼容易吼?我真的是領教到了。」至于那5千塊酬勞,當然也沒領。而高捷近年多在大陸發展,他曾出演過《瘋狂的賽車》《雞毛飛上天》等多部電影和電視劇。不諱言大陸确實比較尊重表演工作者,「很舒服啊,我們的表現才會發光發亮,每次你出現,就會說高老師好,對我們來講,整個工作氛圍,合作起來多愉快。」他直呼島内有很多很不錯的創作,但工作環境真的需要改進,不要隻想占藝人便宜,否則永遠隻會在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