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6万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如约“快递送达”大兴安岭

作者:新街派 生活报

5月15日,随着最后一笔16万元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移交仪式的结束,这场缘起兴安杜鹃保护,江苏省南京市与大兴安岭两地检、法机关相约共赴的跨区域生态损害赔偿金移交仪式暨座谈交流会,在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大兴安岭分院收官。

16万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如约“快递送达”大兴安岭

每年初春,绵延起伏的兴安岭上,兴安杜鹃总是率先绽放,集中连片的杜鹃花形成迷人的花海,也成了兴安林区生态及春季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2021年9月,兴安杜鹃被列为国家重点二级保护植物,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将十分漫长和困难,严禁非法采摘和销售。然而,一些人在利益驱动下无视法律,仍然对野生兴安杜鹃进行疯狂地折枝采集、运卖。

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刘某、李某等人在明知兴安杜鹃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情况,为追求利益,形成了盗伐、倒卖、销售一条龙黑色产业链。2023年涉案人员被查处,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新林区检、法两院积极配合南京市检、法两院,与南京方面办案人员对新林区实地生态环境损害情况进行评估。最终,南京市雨花台区检察院对刘某等人涉嫌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2023年10月,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以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判处7名被告人一年六个月至拘役三个月不等的刑期,与同案其他6名不起诉被告共同支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25万余元。2024年1月,第一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9万元到账,用于大兴安岭野生杜鹃生长地区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16万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如约“快递送达”大兴安岭

经大兴安岭分院沟通协调,5月14日-15日,“两省”“四院”就最后赔偿事宜达成此次相约座谈。

“两地司法机关、行政主管部门有必要加强联动,共同构建协同治理保护的机制。”“一定要把公众发动起来,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老百姓能够自觉投入到环境保护里来,达到最大宣传效果。”在座谈会上,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韩芳介绍案件办理情况后,大家畅所欲言,就共同筑牢生态屏障共商举措,分享经验。

此次座谈,两省检法机关与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林业和草原局,又就落实《关于野生珍稀植物保护框架合作协议》达成共识,通过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推进野生珍稀植物保护、生长地生态环境治理、科普宣传及法治教育等工作,共同建设野生珍稀植物司法保护基地、涉野生动物保护案件办理专业化支撑机制,设立野生珍稀植物保护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立联席会议及联络员制度。

16万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如约“快递送达”大兴安岭

座谈结束后,与会人员一同见证了向新林区人民政府移交生态损害赔偿金,并就司法保护兴安杜鹃工作进行实地调研。

16万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如约“快递送达”大兴安岭

图片由当地提供

龙头新闻·生活报记者:栾德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