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边缘融合,共赢生态——ASUS IoT边缘AI解决方案创新赛拉开序幕

作者:AI时代前沿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物联网(IoT)已经成为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而边缘计算作为这一桥梁上的重要枢纽,正日益显现出其关键性地位。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边缘计算技术能够实时处理大量数据,降低网络延迟,提高响应速度,为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变革。

ASUS IoT,华硕智能物联网,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华硕的独立品牌,始终站在技术前沿,不断探索和推动新兴科技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IoT边缘计算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我们特别策划了此次“ASUS IoT边缘AI计算解决方案征集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集结全球的智慧与创意,共同探索边缘计算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无限可能。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个技术竞赛,更是一个行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我们诚挚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开发者、创新者以及对边缘计算充满热情的专业人士参与进来,共同分享经验,碰撞思想,携手打造前沿的科技解决方案。

边缘融合,共赢生态——ASUS IoT边缘AI解决方案创新赛拉开序幕

本次征集赛致力于更好地促进边缘计算运用,创造更丰富的边缘计算场景解决方案,基于ASUS IoT边缘计算产品,与伙伴共同探索边缘计算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我们希望您尽情展示在IoT边缘计算领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同时,更有机会获得ASUS IoT提供的全方位技术支持和资源协助,将您的创意转化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或服务。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智慧创造,一起推动IoT边缘计算技术迈向新的高度,为人类的未来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智能。

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科技新未来!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期待与您一同书写IoT边缘计算技术的新篇章!

您会获得什么?

  • 生态资源全力支持,推动方案快速落地

参与本次大赛,你将获得ASUS IoT强大的生态资源支持。我们为你提供所需的开发环境、测试平台以及市场推广资源,确保你的创新解决方案能够顺利落地,并快速进入市场。

  • 上海工博会曝光,展现你的创新成果

大赛的优秀解决方案将有机会在ASUS IoT 2024上海工业博览会上进行展示。这是一个国际性的舞台,你的创新将被全球行业领袖、专家以及媒体所关注,为你的方案带来巨大的曝光机会。

  • 原厂资源深度对接,技术交流助力成长

参赛者将有机会与华硕原厂资源进行深度对接,包括技术团队、产品研发团队等。你将能够直接获得华硕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为你的方案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后盾。同时,你还可以与其他参赛者进行技术交流,共同成长。

  • 丰厚礼品与参赛证书,荣誉与实惠并存

本次大赛为参赛者准备了丰厚的礼品和精美的参赛证书。无论你是否获得奖项,只要你积极参与并提交有效的解决方案,都有机会获得我们精心准备的礼品。同时,参赛证书也是对你参与和创新精神的肯定,为你的职业生涯增添一份亮丽的色彩。

大赛要求

核心要求 提交方案需具备创新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并符合ASUS IoT边缘AI计算的技术方向和应用需求。
应用领域

智慧制造

智慧交通

智慧医疗

智慧零售

智慧城市

其它:____________

参加要求 参赛作品里,方案必须是基于ASUS IoT EdgeCore边缘计算机的硬件规格来构建,通过应用场景设计,我们期望参赛者能够充分发挥ASUS IoT EdgeCore的边缘计算优势。参赛者报名后,我们会将ASUS IoT EdgeCore边缘计算机的规格书发邮件提供。
报名及初选阶段

-线上报名的同时,提交项目设计构想(200字左右描述);

-评委团队根据项目设计构想的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筛选;

-通过筛选的队伍获得参赛资格进入比赛环节,并邀请进入比赛交流微信群。

比赛阶段

通过初选阶段的各参赛队伍需要在规定时间提交参赛成果,提交平台另行通知;

参赛成果包括:

-项目报告链接(项目报告需要根据项目报告书模板撰写,需要有应用截图,如果有视频演示可以加分)。

评审阶段

评审专家团队会根据参赛队伍提交的参赛成果进行评分;

评审标准:

  • 方案独特性(20分)
  • 作品完整性(30分)
  • 商业化可能性(30分)
  • 市场前景(20分)

关于EdgeCore

ASUS IoT Edgecore边缘AI计算机通过搭载GPU能够实现实时推理,并将人工智能应用到边缘运算,并且支持宽温宽压。在冲击和振动方面,也将符合MIL-STD-810H标准。差异点在于PCIe扩展和支持电源部分,分别满足不同的用途。

边缘融合,共赢生态——ASUS IoT边缘AI解决方案创新赛拉开序幕

产品亮点

• 支持各种GPU卡,最多支持双高端GPU

• Intel® 第十二代Core™ CPU (Alder Lake-S), 16C/ 24T 35W/65W CPU, Intel® R680E芯片组

• 高达64GB ECC/ non-ECC DDR5 4800 SDRAM

• 1x USB 3.2 Gen2 x2 type-C和8x USB 3.2/ 2.0 type-A

• 1x M.2 M key (NVMe), 1x M.2 B key (5GNR), 1x M.2 E key (WiFi6e)

• 8~48V宽范围直流,带内置点火电源控制

• 支持宽温-20°C至60°C ,适应严苛的运作环境

• 符合MIL-STD-810H标准,可抗冲击与振动

• 应用:智能视频分析、机器视觉、自动驾驶汽车

参赛流程

• 报名初选:即日起 - 2024年6月7日

• 初选结果公告:2024年6月7日

• 创作阶段:2024年6月7日 - 2024年7月7日

• 评审阶段:2024年7月7日 - 2024年7月14日

• 大赛结果公告:2024年7月15日

参赛对象

本活动区域仅限于中国大陆,欢迎新创团队、公司皆可组队参加。

每个参赛团队人数1-4名队员,每队需推派1位队员担任队长,作为主要代表及联络人,以负责获奖时奖品的领取。

大赛注意事项

• 参赛团队需各项报名数据正确真实无误;

• 参赛内容系报名团队之原创理念;

• 参赛作品不可有违反法律法规、侵害他人之知识产权等争议,若有侵害他人智慧财产权之违法事情,主办单位有权取消其报名或得奖资格,并要求参赛团队必须无条件归还所领取之奖品和证书。若因侵害他人知识产权之违法行为导致主办/执行单位受到损害,参赛团队亦应对主办单位担负赔偿责任,并愿意负担一切法律责任;

• 入选团队参赛作品按照要求发布在公开的社交平台上,主办 /执行单位不负隐私保护之责任。参赛作品无论获奖与否,其知识财产权均属参赛团队所有,但同意主办/执行单位拥有使用权,在本活动推广的目的下,就其作品内容进行编辑以及公开发表;

• 各得奖作品除了在各队伍的社交平台上进行成果展示外,主办/执行单位将整理作品介绍(含介绍文、作品图片、团队队员及介绍影片等)并公告于主办方的社交平台上,提供外界观摩学习;

• 本比赛活动期间所拍摄之相关照片及动态影像等,参赛团队均同意无偿提供主办/ 执行单位做为推广本活动之使用,包括编辑、印刷、展示、宣传等作法;

• 每个参赛队伍之队长须于活动期间代表该团队负责比赛联系及得奖奖品领取等相关事宜。团队成员须自行分配团队内部的各项权责归属,若有任何争执之处(如奖品领取方式与分配),主办/执行单位不涉入处理;

• 参赛者应尊重评审团之决定,对评审结果不得异议;

• 凡报名参加本竞赛者,视为已阅读并完全同意遵守本活动之一切规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