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六旬老人在资源上演现实版“荒野求生”

作者:桂林生活网

前几天,福建的陈先生从医院回到了家。64岁的他,前段时间跟朋友来到资源县梅溪镇的山林中探访旧地,谁知最后迷失在山林里。幸运的是,当地组织的搜救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陈先生也凭借自己顽强的求生意志最终脱险,除了有点虚弱,其他生命体征一切正常。不过,为保险起见,他还是去医院进行了检查休养。

陈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在山中迷路后的经历,渴了喝山泉水、饿了就吃花蕊、“住”在石头上,靠着细心观察和“一定要活着”的毅力,等到了救援,堪称现实版“荒野求生”。

观察周边地形

向“树木稀疏”的方向走

事情还要从上个月说起。陈先生的朋友廖先生年轻时曾在资源县梅溪镇的山林采过矿,这次想过来看看原来的矿洞。于是,4月14日,廖先生和陈先生相约到该处爬山找矿洞。

谁知两人上山后突然迷路了。当时,廖先生去探路,陈先生在原地等待。没想到,出去探路的廖先生没找到出路,赶紧趁着手机有电有信号报了警。

梅溪派出所接到报警后,马上赶到山下,按照陈先生和廖先生此前发给司机的定位,展开了搜救工作。经过6个多小时的搜救,搜救人员找到了廖先生。但大家再联系陈先生时,发现他的手机已经关机,周围也找不到人。

就在搜救人员思考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时,陈先生其实还在“原地等待”。据事后介绍,陈先生知道一旦迷路,关键是报警和不要乱跑,于是他一直待在原地。

刚开始被困的两天,天气晴朗,但山上气温低,陈先生只穿着夏天的薄衣薄裤,一到晚上就被冻得瑟瑟发抖。陈先生当时拿着一把伞,全靠躲在伞下避风。

陈先生是一个军事迷,曾特别留意过户外生存方式。在山里“过夜”后的第一天,他就开始观察太阳升落的方位和周围的地形。白天时,他还要到周边看看附近的植被。

确定后方位后,他发现东边的树林高大,西边的比较稀疏。“树木稀疏的地方不容易迷路。”等到被困的第三天,陈先生决定出发,向着西边走。

此时的陈先生也不得不走,因为天空开始下雨,晚上电闪雷鸣。陈先生当时心想,如果再不动弹,后果将不堪设想。

走20分钟休息两三个小时

只为保存体力

陈先生出发时,搜救队伍也在不断寻找他。梅溪镇党委政府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组织消防、应急、蓝天救援及当地村民等力量,进行全方位的搜寻。同时,利用派出所“所长点对点微信号”、梅溪镇各村委群众服务群,把陈先生的照片等相关信息转发给村民,请大家一起帮忙留意寻找。

陈先生的妻子此时也得到消息赶到资源县。她跟着搜救人员进过一次山,眼前的茫茫群山渺无人烟,让她内心非常焦急。但看着搜救人员一批批上山,一个个冒雨搜救,她十分感动,一边表示感谢,一边给自己和大家打气:“他平时烟酒不沾,生活规律,除了高血压,没有基础病,我相信他有自救能力。”

陈先生没辜负妻子对自己的信任。他出发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避免危险。首先要避免摔跤和受伤。他捡了两根树枝,一根当拐杖,还用来敲击地面,看有没有泥潭之类的;另一根长一点,用来扫草丛,防止蛇出来攻击。

为保存体力,他走得比较慢,一直都是走20分钟左右,就休息两三个小时。他休息的地方很讲究,就是找比较高的石头。因为山上下雨,很多地方容易有积水,泥土也容易滑坡,石头裸露在外面,不会吸水而且坚固。陈先生一直都在石头上过夜。

吃花喝溪水

只剩“活着”一个目标

除了行路和“住宿”,陈先生还要解决吃喝问题。喝水相对比较容易,山上有泉水。陈先生随身带了一个保温杯,把山泉水装进保温杯,渴了就含一口,慢慢在口腔中“加热”后再咽下去,这样可以避免冰冷的水刺激肠胃。

说起吃东西,还得感谢当地村民。陈先生是外地人,来到梅溪镇跟村民聊天时,村民告诉他,目前是厚朴树开花的季节,厚朴全身都是宝,花叶都可以入药。陈先生当时就记住了厚朴树的样子。而山上正好有很多厚朴树,他就捡厚朴树的花吃。“只吃花蕊部分,甜甜的。”

衣服湿了又干,暴雨停了又下,陈先生一直记得计算着日子。如果说迷路头两天,他还有点害怕的话,等到第四天时,他完全没有任何惧意了。他可以一个人在大山里探路,夜晚听着风雨声躲在伞下,白天听着鸟叫声慢慢赶路。“我一定要活着出去。”求生的渴望和意志支撑着陈先生继续走下去。

陈先生一路往前走,搜救队伍也在忙碌,他们还一直安慰陈先生的妻子,一定能找到,“全村的人都会帮着找。”

“换鞋”“问路”

终于看到小村灯光

衣服被划破了不要紧,但赶路过程中,陈先生的皮鞋被水泡烂了,完全不能穿了。如果脚受伤了,肯定没办法赶路了。陈先生于是格外留意周围,幸运的是,他先后在山上找到了两只解放鞋,一只高帮,一只矮帮,虽然破旧,但勉强能穿。陈先生毫不犹豫就换上了解放鞋,继续走。

走了十天后,他突然在山上看到人了,那是一位女子。“你好,我想问问路,你能带我去村里吗?”但陈先生的突然出现可能吓到了对方,她一言不发,转头就走。陈先生拄着拐杖就追,但女子越走越快,陈先生赶不上。最后,女子跑没影了,陈先生也失去了方向。

这次追赶让本来就虚弱的陈先生一下子体力不支,他赶紧坐下来原地休息。他看了一下太阳的方向,估摸是傍晚六点四十左右,可能又要在山里过夜了。就在陈先生准备寻找过夜的地方时,他突然看到远处似乎有一些灯光。再仔细一看,确定是灯光。陈先生兴奋不已,马上朝着灯光的方向走去。走到近前,果真是一处农家。

农家的主人马上认出了陈先生,“我们有你的照片,都在到处找你呢!”村民赶紧扶陈先生进屋,并煮了粥给他补充体力,此时,搜救人员得知了陈先生的消息,马上带着医护人员上山。

得知陈先生安全回来了,搜救队伍沸腾了,陈先生的妻子也高兴极了,和民宿的老板娘抱在一起放声大哭。

六旬老人在资源上演现实版“荒野求生”

迷路十天后,陈先生回来了。(资源县公安局供图)

经检查,陈先生除了虚弱,身体没有其他问题,甚至没有感冒没有肠胃炎。之后,陈先生的家人为梅溪镇党委政府、梅溪派出所、资源县应急局、资源县消防、蓝天救援队、梅溪镇咸水洞村委会等单位送来锦旗,感谢搜救人员的辛苦付出,也感谢资源人民的深情厚谊。

相关链接

山中迷路如何自救?

桂林蓝天救援队队长莫日华介绍,如果遇到陈先生这样的情况,首先要保持镇定,查看自己身上的物品,合理分配食物、水源和手机电池使用,等待和寻求救援。在山里迷路,可以沿着山谷或者有水源的地方行走,一方面可以保证饮水,另一方面容易找到人家。在找路的过程中,可以折断一些树枝做记号,或者在树上挂一些物品,方便搜救人员发现。

但莫日华提醒,在山里迷路自救是很复杂的事情,每个地方每座山的地形地貌植被都不一样,因此,最重要的是做好预防工作。首先,不要轻易进入不熟悉的山岭。其次如果要进山,需要掌握山的情况,预估好进入时间,准备好食物、饮水、衣服、手机电池等装备,遇到突发情况,第一时间求救。

来源:桂林晚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