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六旬老人在資源上演現實版“荒野求生”

作者:桂林生活網

前幾天,福建的陳先生從醫院回到了家。64歲的他,前段時間跟朋友來到資源縣梅溪鎮的山林中探訪舊地,誰知最後迷失在山林裡。幸運的是,當地組織的搜救隊一直沒有放棄尋找,陳先生也憑借自己頑強的求生意志最終脫險,除了有點虛弱,其他生命體征一切正常。不過,為保險起見,他還是去醫院進行了檢查休養。

陳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他在山中迷路後的經曆,渴了喝山泉水、餓了就吃花蕊、“住”在石頭上,靠着細心觀察和“一定要活着”的毅力,等到了救援,堪稱現實版“荒野求生”。

觀察周邊地形

向“樹木稀疏”的方向走

事情還要從上個月說起。陳先生的朋友廖先生年輕時曾在資源縣梅溪鎮的山林采過礦,這次想過來看看原來的礦洞。于是,4月14日,廖先生和陳先生相約到該處爬山找礦洞。

誰知兩人上山後突然迷路了。當時,廖先生去探路,陳先生在原地等待。沒想到,出去探路的廖先生沒找到出路,趕緊趁着手機有電有信号報了警。

梅溪派出所接到報警後,馬上趕到山下,按照陳先生和廖先生此前發給司機的定位,展開了搜救工作。經過6個多小時的搜救,搜救人員找到了廖先生。但大家再聯系陳先生時,發現他的手機已經關機,周圍也找不到人。

就在搜救人員思考下一步的行動方案時,陳先生其實還在“原地等待”。據事後介紹,陳先生知道一旦迷路,關鍵是報警和不要亂跑,于是他一直待在原地。

剛開始被困的兩天,天氣晴朗,但山上氣溫低,陳先生隻穿着夏天的薄衣薄褲,一到晚上就被凍得瑟瑟發抖。陳先生當時拿着一把傘,全靠躲在傘下避風。

陳先生是一個軍事迷,曾特别留意過戶外生存方式。在山裡“過夜”後的第一天,他就開始觀察太陽升落的方位和周圍的地形。白天時,他還要到周邊看看附近的植被。

确定後方位後,他發現東邊的樹林高大,西邊的比較稀疏。“樹木稀疏的地方不容易迷路。”等到被困的第三天,陳先生決定出發,向着西邊走。

此時的陳先生也不得不走,因為天空開始下雨,晚上電閃雷鳴。陳先生當時心想,如果再不動彈,後果将不堪設想。

走20分鐘休息兩三個小時

隻為儲存體力

陳先生出發時,搜救隊伍也在不斷尋找他。梅溪鎮黨委政府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組織消防、應急、藍天救援及當地村民等力量,進行全方位的搜尋。同時,利用派出所“所長點對點微信号”、梅溪鎮各村委群衆服務群,把陳先生的照片等相關資訊轉發給村民,請大家一起幫忙留意尋找。

陳先生的妻子此時也得到消息趕到資源縣。她跟着搜救人員進過一次山,眼前的茫茫群山渺無人煙,讓她内心非常焦急。但看着搜救人員一批批上山,一個個冒雨搜救,她十分感動,一邊表示感謝,一邊給自己和大家打氣:“他平時煙酒不沾,生活規律,除了高血壓,沒有基礎病,我相信他有自救能力。”

陳先生沒辜負妻子對自己的信任。他出發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避免危險。首先要避免摔跤和受傷。他撿了兩根樹枝,一根當拐杖,還用來敲擊地面,看有沒有泥潭之類的;另一根長一點,用來掃草叢,防止蛇出來攻擊。

為儲存體力,他走得比較慢,一直都是走20分鐘左右,就休息兩三個小時。他休息的地方很講究,就是找比較高的石頭。因為山上下雨,很多地方容易有積水,泥土也容易滑坡,石頭裸露在外面,不會吸水而且堅固。陳先生一直都在石頭上過夜。

吃花喝溪水

隻剩“活着”一個目标

除了行路和“住宿”,陳先生還要解決吃喝問題。喝水相對比較容易,山上有泉水。陳先生随身帶了一個保溫杯,把山泉水裝進保溫杯,渴了就含一口,慢慢在口腔中“加熱”後再咽下去,這樣可以避免冰冷的水刺激腸胃。

說起吃東西,還得感謝當地村民。陳先生是外地人,來到梅溪鎮跟村民聊天時,村民告訴他,目前是厚樸樹開花的季節,厚樸全身都是寶,花葉都可以入藥。陳先生當時就記住了厚樸樹的樣子。而山上正好有很多厚樸樹,他就撿厚樸樹的花吃。“隻吃花蕊部分,甜甜的。”

衣服濕了又幹,暴雨停了又下,陳先生一直記得計算着日子。如果說迷路頭兩天,他還有點害怕的話,等到第四天時,他完全沒有任何懼意了。他可以一個人在大山裡探路,夜晚聽着風雨聲躲在傘下,白天聽着鳥叫聲慢慢趕路。“我一定要活着出去。”求生的渴望和意志支撐着陳先生繼續走下去。

陳先生一路往前走,搜救隊伍也在忙碌,他們還一直安慰陳先生的妻子,一定能找到,“全村的人都會幫着找。”

“換鞋”“問路”

終于看到小村燈光

衣服被劃破了不要緊,但趕路過程中,陳先生的皮鞋被水泡爛了,完全不能穿了。如果腳受傷了,肯定沒辦法趕路了。陳先生于是格外留意周圍,幸運的是,他先後在山上找到了兩隻解放鞋,一隻高幫,一隻矮幫,雖然破舊,但勉強能穿。陳先生毫不猶豫就換上了解放鞋,繼續走。

走了十天後,他突然在山上看到人了,那是一位女子。“你好,我想問問路,你能帶我去村裡嗎?”但陳先生的突然出現可能吓到了對方,她一言不發,轉頭就走。陳先生拄着拐杖就追,但女子越走越快,陳先生趕不上。最後,女子跑沒影了,陳先生也失去了方向。

這次追趕讓本來就虛弱的陳先生一下子體力不支,他趕緊坐下來原地休息。他看了一下太陽的方向,估摸是傍晚六點四十左右,可能又要在山裡過夜了。就在陳先生準備尋找過夜的地方時,他突然看到遠處似乎有一些燈光。再仔細一看,确定是燈光。陳先生興奮不已,馬上朝着燈光的方向走去。走到近前,果真是一處農家。

農家的主人馬上認出了陳先生,“我們有你的照片,都在到處找你呢!”村民趕緊扶陳先生進屋,并煮了粥給他補充體力,此時,搜救人員得知了陳先生的消息,馬上帶着醫護人員上山。

得知陳先生安全回來了,搜救隊伍沸騰了,陳先生的妻子也高興極了,和民宿的老闆娘抱在一起放聲大哭。

六旬老人在資源上演現實版“荒野求生”

迷路十天後,陳先生回來了。(資源縣警察局供圖)

經檢查,陳先生除了虛弱,身體沒有其他問題,甚至沒有感冒沒有腸胃炎。之後,陳先生的家人為梅溪鎮黨委政府、梅溪派出所、資源縣應急局、資源縣消防、藍天救援隊、梅溪鎮鹹水洞村委會等機關送來錦旗,感謝搜救人員的辛苦付出,也感謝資源人民的深情厚誼。

相關連結

山中迷路如何自救?

桂林藍天救援隊隊長莫日華介紹,如果遇到陳先生這樣的情況,首先要保持鎮定,檢視自己身上的物品,合理配置設定食物、水源和手機電池使用,等待和尋求救援。在山裡迷路,可以沿着山谷或者有水源的地方行走,一方面可以保證飲水,另一方面容易找到人家。在找路的過程中,可以折斷一些樹枝做記号,或者在樹上挂一些物品,友善搜救人員發現。

但莫日華提醒,在山裡迷路自救是很複雜的事情,每個地方每座山的地形地貌植被都不一樣,是以,最重要的是做好預防工作。首先,不要輕易進入不熟悉的山嶺。其次如果要進山,需要掌握山的情況,預估好進入時間,準備好食物、飲水、衣服、手機電池等裝備,遇到突發情況,第一時間求救。

來源:桂林晚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