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免签政策再升级,外国游客乘邮轮入境政策全面实施

作者:南方周末
免签政策再升级,外国游客乘邮轮入境政策全面实施

2023年4月2日,上海,一艘高端邮轮停靠在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人民视觉/图)

“即日起,乘坐邮轮来华并经由境内旅行社组织接待的外国旅游团(2人及以上),可从大陆沿海所有邮轮口岸免办签证入境停留15天。”2024年5月15日上午,国家移民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有关情况。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外国人管理司司长毛旭介绍,中国目前具备靠泊国际邮轮条件的口岸共13个。从2024年5月15日起,这些港口将全面实施免签入境政策。此外,为了支持邮轮旅游发展,大连、连云港等地的7个邮轮口岸还被新增为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

近两年来,免签政策持续优化已然成为趋势。从签发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到免签“朋友圈”扩大,再到全面实施邮轮入境免签、扩大邮轮口岸过境免签范围,2023年至今,国家移民管理局陆续出台了多项措施,放宽签证要求。

政策背后,释放中国旅游市场的活力是最为直接的效果。

毛旭强调,在沿海全面实施邮轮旅游团入境免签政策,“有利于吸引便利更多外国人来华观光旅游,为中外人员交流交往提供更为丰富、更加便利的渠道和方式。”

免签政策拉动邮轮经济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此次新政发布前,2023年11月,国家移民管理局曾就过境免签政策发布通知。介绍中,中国所有对外开放口岸均对世界公民实施2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另有包括京津冀、江浙沪以及广东省在内,共18个省(区、市)的31个口岸,对54国公民实施72或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31个口岸中,大部分为航空口岸,海港口岸仅有5个。

“目前大陆沿海省份均实施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以航空口岸为主。”毛旭介绍,此次新政中,大连、连云港、温州、舟山、广州、深圳、北海等地的7个邮轮口岸是新增的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此前,它们尚未被纳入过境免签政策体系。

此外,政策还规定,除了上述7个邮轮口岸所在地,乘坐邮轮并经境内旅游社组织接待的外国旅游团(2人及以上)还可从天津、上海、厦门、青岛、海口、三亚等6个城市的邮轮口岸,免办签证整团入境。其间,游客可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15天,活动范围限于沿海省(区、市)以及北京市。

开放范围进一步扩大,“推动邮轮经济和邮轮产业发展”是重要原因。

邮轮产业具有高度国际化、资本密集型特点,溢出效应明显。发布会上,“海上度假村”“移动的五星级酒店”的说法频频出现。毛旭提到,近十年来,国际邮轮旅游市场保持年均6%至8%的增速,增长趋势稳健。

而对国内旅游市场发展来说,邮轮旅游同样备受关注。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祝振宇透露,自2023年9月全面恢复进出大陆境内邮轮港口的国际邮轮运输以来,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大陆邮轮中外旅客运输量达10.7万余人次。截至目前,已有21艘国际邮轮在中国境内港口开展运营。

“邮轮入境旅游市场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今年2月至4月,德国途易邮轮公司陆续组织1万名游客来华旅游,“翠德丹”号、“迈希夫五号”、“银影”号国际邮轮分别抵达大连、上海、天津等港口。

“此次将相关政策进一步向其他沿海省区市邮轮口岸拓展,将吸引更多的外国邮轮访问大陆港口,对促进大陆邮轮港口发展、拉动国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祝振宇说。

多部门合作

不同于过境免签,对邮轮入境免签政策来说,从试点开放到全面实施,探索的脚步走了多年。

上海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

2016年10月1日起,上海口岸正式实行“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15天免签”政策,对于乘坐邮轮,经上海港口入境的外国旅游团,游客可从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口岸免办签证整团入境,但活动范围限于邮轮靠泊港口所在城市及其周边省内城市,还有北京市。

“政策试行以来,上海接待邮轮旅客年均增长10%,为上海市及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毛旭说道。

试点的成功经验让试点范围得以进一步扩大。毛旭介绍,尽管开放了上海,但单一的入境口岸不能满足邮轮来华航线设计及外籍游客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这次我们将邮轮入境口岸扩展到沿海所有邮轮口岸,有利于外籍邮轮提前规划更加丰富的航线,便于访问港邮轮来华多点入境,也便于邮轮公司及旅游企业设计更多旅游线路。”

对于原先政策中暴露出的不足,新政也进行了补全。毛旭补充道,为了能够让旅游团规划设计更丰富的岸上旅游产品,此次全面开放政策将旅行团的活动范围扩至全国沿海省(区、市)和北京市,这是突破先前上海试点政策的内容之一。

不过,这还远远不是全部,国家移民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免签政策背后还涉及多部门的协作。

支付问题的解决就是其中之一。文化和旅游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提到,此次新政推出前,文旅部就注意到,国外游客来华旅游时常常遇到支付困难的问题。为此,今年4月,文旅部特地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单位联合印发了一份通知,从境内外银行卡受理全覆盖、保留人工售票窗口、支持现金支付、提升外币兑换服务水平等多方面提供保障。

石泽毅还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当前,文旅部正在联合相关政府部门,梳理入境旅游全流程、全领域工作,查找解决堵点难点问题,通过持续优化签证和通关政策、推进航班等国际交通加速恢复、完善入境旅游综合服务、提升文旅场所开放管理水平、改善入境旅游购物环境等,让外国游客在中国的旅游更加顺畅、更加舒心。

“(我们还将)鼓励和引导旅游市场主体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推出相应的入境旅游产品,设计精品旅游路线,提供互动体验项目,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更好地满足游客旅游消费需求,让外国游客不仅可以看到最美的中国风景,也能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石泽毅说。

南方周末记者 蒋敏玉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杨笑

责编 钱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