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免簽政策再更新,外國遊客乘郵輪入境政策全面實施

作者:南方周末
免簽政策再更新,外國遊客乘郵輪入境政策全面實施

2023年4月2日,上海,一艘高端郵輪停靠在北外灘國際客運中心。(人民視覺/圖)

“即日起,乘坐郵輪來華并經由境内旅行社組織接待的外國旅遊團(2人及以上),可從大陸沿海所有郵輪口岸免辦簽證入境停留15天。”2024年5月15日上午,國家移民管理局召開新聞釋出會,介紹全面實施外國旅遊團乘坐郵輪入境免簽政策有關情況。

據國家移民管理局外國人管理司司長毛旭介紹,中國目前具備靠泊國際郵輪條件的口岸共13個。從2024年5月15日起,這些港口将全面實施免簽入境政策。此外,為了支援郵輪旅遊發展,大連、連雲港等地的7個郵輪口岸還被新增為過境免簽政策适用口岸。

近兩年來,免簽政策持續優化已然成為趨勢。從簽發新版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到免簽“朋友圈”擴大,再到全面實施郵輪入境免簽、擴大郵輪口岸過境免簽範圍,2023年至今,國家移民管理局陸續出台了多項措施,放寬簽證要求。

政策背後,釋放中國旅遊市場的活力是最為直接的效果。

毛旭強調,在沿海全面實施郵輪旅遊團入境免簽政策,“有利于吸引便利更多外國人來華觀光旅遊,為中外人員交流交往提供更為豐富、更加便利的管道和方式。”

免簽政策拉動郵輪經濟

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此次新政釋出前,2023年11月,國家移民管理局曾就過境免簽政策釋出通知。介紹中,中國所有對外開放口岸均對世界公民實施2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另有包括京津冀、江浙滬以及廣東省在内,共18個省(區、市)的31個口岸,對54國公民實施72或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31個口岸中,大部分為航空口岸,海港口岸僅有5個。

“目前大陸沿海省份均實施過境免簽政策,适用口岸以航空口岸為主。”毛旭介紹,此次新政中,大連、連雲港、溫州、舟山、廣州、深圳、北海等地的7個郵輪口岸是新增的過境免簽政策适用口岸。此前,它們尚未被納入過境免簽政策體系。

此外,政策還規定,除了上述7個郵輪口岸所在地,乘坐郵輪并經境内旅遊社組織接待的外國旅遊團(2人及以上)還可從天津、上海、廈門、青島、海口、三亞等6個城市的郵輪口岸,免辦簽證整團入境。其間,遊客可在中國境内停留不超過15天,活動範圍限于沿海省(區、市)以及北京市。

開放範圍進一步擴大,“推動郵輪經濟和郵輪産業發展”是重要原因。

郵輪産業具有高度國際化、資本密集型特點,溢出效應明顯。釋出會上,“海上度假村”“移動的五星級酒店”的說法頻頻出現。毛旭提到,近十年來,國際郵輪旅遊市場保持年均6%至8%的增速,增長趨勢穩健。

而對國内旅遊市場發展來說,郵輪旅遊同樣備受關注。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祝振宇透露,自2023年9月全面恢複進出大陸境内郵輪港口的國際郵輪運輸以來,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大陸郵輪中外旅客運輸量達10.7萬餘人次。截至目前,已有21艘國際郵輪在中國境内港口開展營運。

“郵輪入境旅遊市場發展勢頭良好。”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副局長石澤毅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今年2月至4月,德國途易郵輪公司陸續組織1萬名遊客來華旅遊,“翠德丹”号、“邁希夫五号”、“銀影”号國際郵輪分别抵達大連、上海、天津等港口。

“此次将相關政策進一步向其他沿海省區市郵輪口岸拓展,将吸引更多的外國郵輪通路大陸港口,對促進大陸郵輪港口發展、拉動國内消費具有重要作用。”祝振宇說。

多部門合作

不同于過境免簽,對郵輪入境免簽政策來說,從試點開放到全面實施,探索的腳步走了多年。

上海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地方。

2016年10月1日起,上海口岸正式實行“外國旅遊團乘坐郵輪入境15天免簽”政策,對于乘坐郵輪,經上海港口入境的外國旅遊團,遊客可從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口岸免辦簽證整團入境,但活動範圍限于郵輪靠泊港口所在城市及其周邊省内城市,還有北京市。

“政策試行以來,上海接待郵輪旅客年均增長10%,為上海市及沿海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毛旭說道。

試點的成功經驗讓試點範圍得以進一步擴大。毛旭介紹,盡管開放了上海,但單一的入境口岸不能滿足郵輪來華航線設計及外籍遊客日益增長的實際需求。“這次我們将郵輪入境口岸擴充到沿海所有郵輪口岸,有利于外籍郵輪提前規劃更加豐富的航線,便于通路港郵輪來華多點入境,也便于郵輪公司及旅遊企業設計更多旅遊線路。”

對于原先政策中暴露出的不足,新政也進行了補全。毛旭補充道,為了能夠讓旅遊團規劃設計更豐富的岸上旅遊産品,此次全面開放政策将旅行團的活動範圍擴至全國沿海省(區、市)和北京市,這是突破先前上海試點政策的内容之一。

不過,這還遠遠不是全部,國家移民管理局相關從業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免簽政策背後還涉及多部門的協作。

支付問題的解決就是其中之一。文化和旅遊部國際合作局副局長石澤毅提到,此次新政推出前,文旅部就注意到,國外遊客來華旅遊時常常遇到支付困難的問題。為此,今年4月,文旅部特地與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彙管理局等機關聯合印發了一份通知,從境内外銀行卡受理全覆寫、保留人工售票視窗、支援現金支付、提升外币兌換服務水準等多方面提供保障。

石澤毅還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目前,文旅部正在聯合相關政府部門,梳理入境旅遊全流程、全領域工作,查找解決堵點難點問題,通過持續優化簽證和通關政策、推進航班等國際交通加速恢複、完善入境旅遊綜合服務、提升文旅場所開放管理水準、改善入境旅遊購物環境等,讓外國遊客在中國的旅遊更加順暢、更加舒心。

“(我們還将)鼓勵和引導旅遊市場主體針對不同群體的特點,推出相應的入境旅遊産品,設計精品旅遊路線,提供互動體驗項目,提升旅遊公共服務國際化水準,更好地滿足遊客旅遊消費需求,讓外國遊客不僅可以看到最美的中國風景,也能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石澤毅說。

南方周末記者 蔣敏玉 南方周末實習生 楊笑

責編 錢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