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六年後重回美國定居,我在全世界最大的郵輪上繼續兩分錢

作者:一心一意暖陽fZj

#評論區表情包##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頭條創作挑戰賽#

文字|Sunny

編輯|渡十娘

十六年後重回美國定居,我在全世界最大的郵輪上繼續兩分錢

2019年的大年初二,我帶着兒子托運了六個大箱子,搬回了闊别十六年的波士頓。幾天後,在上海出生長大的他成了一名美國公立學校的國小生。

2022年春節,我決定寫一寫我重新落地美國三年後的一點感受(十六年後重回美國定居,我的兩分錢)。

那篇文章,成了我的第一篇十萬加。

本來覺得自己應該每年都總結一下,但去年覺得想寫的沖動不大,是以就偷懶一直到今天。

此時此刻我窩在全世界最大的郵輪icon of the seas觀景酒吧的沙發裡,我想跟我的讀者聊聊這兩年我的一些新想法。(之前有國内讀者問為啥“兩分錢”?其實就是英語的一個俚語:my two cents的意思就是我的一點“小想法”)

十六年後重回美國定居,我在全世界最大的郵輪上繼續兩分錢

我希望這個系列我會一直寫下去,每兩年或者隔幾年,回頭來看看我作為一個移民美國的華一代,是如何真實看待這個國家和面對我的選擇的。

要不要來美國,你自己決定

跟之前總是喜歡鼓勵别人來美國不同的是,我現在越來越不會輕易讓人莽然行動了。因為我發現其實很多人并沒有準備好。

那什麼樣的人應該來美國呢?

首先,這兩點你至少占任何一條都可以,最好兩條都有:有錢,英語要好。至于多有錢或者英語要多好都無法真正衡量,但至少你可以有基本生活保障以及語言溝通的能力。

其次,你要能夠放下身段面對自己的選擇。假如你的錢足夠讓你可以不用出去工作那自然是最好的。但絕大多數人可能來到這裡需要另外找一份甚至幾份自己原來不會也不屑的工作(比如超市收銀員)來養家糊口。這其實是蠻大的考驗的。

我也曾跟相熟的朋友分析過如何賣掉一套北上廣的大平層來美國“躺平”的。比如你房子賣了2000萬人民币,然後這些錢又可以合法進入美國并不需要交稅的話,你可以拿出一部分自己買個房子住,其餘的就投資。除了CD和國債這些穩定收益的,你也可以買點納指基金之類的,甚至美股(假如你看好美國經濟的話)。

當然你也可以買房子投資,像所有中國人一樣。但請記住,美國房子隻住(租)不炒。妄想有幾倍甚至十幾倍漲幅的,那是天方夜譚(一般正常的是遞增7%,跑赢通脹)。

美國房子租售比比較高,是以你也可以在合适的地方買房子出租,以房養房。(如果大家有興趣了解,可以私信我,人多的話我另外寫一篇)。這裡有兩個坑要避免:一是不要貪圖便宜買不那麼好的區,房客是個問題。美國大多數州都不能随便趕房客,是以做好background check很重要;第二,不要貪圖小利租給沒有經濟擔保的人(美國房東自行腦補)。最後,租給政府補貼的窮人是一個好選擇(美國政府會出錢給低收入的人租房子,就是普通的房子但是大部分房租是政府付的,是以肯定有保障)。千萬不要對窮人有偏見。

基本生存解決以後,你就會發現能不能真正enjoy這裡的生活跟你的價值觀以及語言能力都有很大的關系。

假如你英語不好,很可能你根本從來也不看這裡主流媒體的新聞,你的所有資訊都是來自于簡中管道,并不是說完全不好,但是……

有時候跟人苦口婆心說一些事情很辛苦,于是我和我的同僚們就在《渡十娘》開了個專欄,叫做“站在美國的高度批判美國”。

懂的都懂。

十六年後重回美國定居,我在全世界最大的郵輪上繼續兩分錢

美國并不“自由”

很多人被問到“為啥要來美國”的時候,總是很容易說兩個字,自由。但其實很多貿然來美國的人都誤解了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在我看來,自由需要三個條件:健康的身體,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不斷自我學習增長見識的能力。在美國,簡單來說,“自由”應該是可以讓你選擇不做什麼而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為有些紅線你踏了都不知道,很危險。

近期來,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故”在海外屢屢發生,比如新加坡的“你猜”女(是什麼讓“你猜”女網紅敬酒變罰酒的?),倫敦地鐵的“Don't touch her”男(倫敦老K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等等。

甚至那個自诩為資深媒體人的前Y視訪談主播,在潤到日本成為油管部落客後,因為前段時間在寶島對殘障人士的“不當”言行惹起軒然大波的的,其實也是一樣的德行:誤解了自由的意義。

美國當然有足夠的自由:比如你可以上網用幾分鐘時間就注冊一個公司甚至非盈利組織;你也可以不用報備就遊行罷工或者變男變女;你還可以吸大麻和擁槍……但這些也都是有條件的。要不即使貴為總統,鼓噪老百姓沖國會違反了憲法照樣要被起訴的。但奇葩的是,即使坐牢,還是可以競選總統的。

總之,有一條底線你千萬要記住了,美國的立國之本是“人生而平等”。一切違反了這一條的,你都要小心了。

“歧視”這件事在叢林社會可能是生存本能,在文明社會就可能是重罪。

比如你可以罵總統,但你如果對弱勢群體發表不當言論那就可能有牢獄之災。最近兩位藤校女校長都被迫辭職了,很大程度跟她們的言行有關。當然,這件事比較複雜,我沒有資格站隊,也許等我在美國再多待十幾二十年後看法會更明晰。

總之,美國并不是你以為的“什麼都可以說什麼都可以幹”的地方。

比如小朋友們在中國扮演“好人壞人”用手比槍是個很常見的行為,沒人會take it in serious。但是的但是,假如你在美國國小對着同學這樣做,家長可能就要被叫去校長室了。

我一個朋友的女兒,是個心地善良又很有思考能力的高中生。她在自己的一篇作文裡同情了校園槍擊案的槍手,說因為他長期被欺負是以心生報複。自己作為一個曾經有同樣想法的人,非常了解他。

結果……悲催了。

是以如果你要帶孩子移民或者隻是留學,請你一定要好好關照孩子,家長千辛萬苦送他們來這裡不是讓他們為所欲為的。

他們以為的“自由”是不存在的。甚至在某些方面美國的限制會更多(比如21歲才能喝酒,對校園霸淩的零容忍等等。)。一個靠教堂和法律作為持續發展的工具的國家絕不可能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淩駕法律之上的。

隻要你在精神上覺得足夠“平等”,其他都是浮雲。看看複旦畢業留美的流浪博士,你就知道錢不是尊嚴的判别标準,至少不是唯一的。

你所認為的“左右”其實都不是那麼回事兒

現在國内很多所謂“精英知識分子”很喜歡把所謂“白左”挂在嘴上。整天動不動就稱人家“白左”怎樣怎樣的。

雖然作為無黨派支援人士,我對民主黨左派們的一些過激行為也有所疑惑和不解。但我認為至少我們作為少數族裔不應該以譏笑的态度來看待這些政策或者提案。因為沒有這些人的努力,你我今天都不可能坐在這裡享受自由的呼吸。

美國之是以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就是因為聲音雖雜但不亂。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再奇葩也會有人支援(比如邊境牆,比如消毒水治療新冠)。因為各種聲音太多,就要求你有足夠的獨立思考能力。

從根本上講,憲法所賦予人的公權力和私域保護是我們這些在“隻有一個聲音”的國家裡長大的孩子所不能了解的。

比如說,吳京讓你拿護照救命,而美國人會覺得,那還需要拍個電影來說明麼?這不是國小公民課的内容麼?米國不就是讓我罵完還需要保護我的麼?是以很多觀念我是在兒子的言論中開始改變。

《渡十娘》最近開始在做“了不起的華二代”,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讓更多中文世界的讀者了解華裔孩子在這片嶄新土地上的脫穎而出。

他們的父母漂洋過海千辛萬苦,絕大多數都放棄了自己的愛好和享受。我身邊為了能找工作留下來而改變研究方向甚至不得不放棄已經很有成就的研究領域而成為碼農、會計師、保險經紀人、房産中介甚至餐廳老闆、牙醫、移民律師等等職業的,比比皆是。

隻要能生根發芽,漢民族最大的堅韌就是以自我犧牲來換取下一代甚至下幾代的“出人頭地”。

随着楊安澤、吳弭這樣的政治人物的出現,随着黃仁勳這樣的矽谷大佬的出現,華裔在整個美國社會的刻闆印象将會被越來越打破。就如美國國歌所唱的,這是自由的土地勇者的家園。一代一代華裔随着在這片土地上互相促進,總有一天,不會再有人莫名其妙問你,Where are you from?(注意!不要随便在美國問這句話,有可能就是種族歧視了)。

我特别喜歡谷愛淩的自信(雖然有點狡黠):在美國我是美國人,在中國我就是中國人。(不喜勿噴)。我們的孩子未來将生活在一個日新月異的世界,一個打破各種看得見和看不見的牆的世界裡。AI技術的廣泛使用也将會改變我們很多傳統的選擇。是以讓孩子們能夠更好地建立“我就是一個美國人,或者說我就是一個華裔美國人(回到中國就是一個美籍華人)”的自我界定是我們每一個選擇移民的家長應該面對的。否則,不僅你自己痛苦,孩子更痛苦。

我們這代人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盡量避免中美關系的惡化。成為中西文化和價值觀溝通的橋梁。

十六年後重回美國定居,我在全世界最大的郵輪上繼續兩分錢

美狗Hannah讓我學習如何“融入”

Hannah是條小美狗。這是我記錄我們家娃和我們家狗朝夕相處的視訊号。

因為有了Hannah,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國化”。我的很多次與鄰居互動都是因為Hannah。在美國,孩子和狗都是被寵愛的家人,也是大人們交流的媒介。

是以有時候有人會在我的一些評論下留言,說你是條美狗。我真的笑不夠。要知道,一條美狗的幸福你真的不可企及。

我們家Hannah今天正好滿兩歲,從她來到我家,零零碎碎大概已經一萬多美元花掉了。比如此時此刻我們在郵輪上度假,Hannah則被爺爺奶奶(她狗爸爸的主人)接回家Winter camp了。

十六年後重回美國定居,我在全世界最大的郵輪上繼續兩分錢

讓我在這雪地裡撒點野

這每天的看護費再加上來回接送的費用,這一個多禮拜小一千就過去了。但看着Hannah每天跟爸爸媽媽兄弟姐妹一起玩得不亦樂乎,我們也樂得成全。

前兩天我帶娃出去買菜回家,看到獨自在家的Hannah腳上流血一碰就痛,弄得我來不及預約獸醫直接送了ER。跟人看病不同,狗狗看病要先付錢——一千六百刀!我眼皮也沒眨一下就刷了卡。結果啥也沒有,上麻藥剃毛照X光……一圈下來最後結賬1500多刀。雖然我給狗狗買了保險,但因為需要先付掉每年的自付額,最後也隻有報帳了兩百多塊,等于我這一年的保險費倒是賺回來了。

但跟狗狗形成有趣對比的是,我兩個月前被别人家的狗狗咬了,去了urgent care,一個多月後賬單寄來了,本來我還以為至少得百八十塊,結果一看才十四刀。我的保險支付了大部分費用。沒有對比沒有傷害,我真不如我們家狗狗“精貴”。

是以以後人家看到你的IP在美國就叫你“美狗”的,你盡可以笑納。因為認知限制了他/她的想象力。

十六年後重回美國定居,我在全世界最大的郵輪上繼續兩分錢

放心,我已經不想勸你來美國了

這些年,微信世界的割裂愈演愈烈。我們的朋友圈也越縮越小。這其實沒有什麼不好。我是一個很單純的人,每一次觀點的表态都讓我明白一些人我可能正在失去。除了極個别的不那麼想失去的朋友,絕大多數人笑笑就是了:who cares。

年過半百,除了人生感悟和知識積累,其他都需要做減法。包括朋友,甚至親人。很多人移民之前或者剛來都覺得要“融入”美國。後來發現很難又徹底放棄了。

其實我從一開始就告訴自己,假如你堂堂正正把自己當作這片土地的“主人”,你就不會那麼糾結:“融入”的前提是了解,了解遊戲規則,風土人情甚至生活方式,然後才決定對自己更合适和舒适的。無論任何一種文化都是有值得學習和應該摒棄的。世界在變化,我們也要随之而變。

我不能說誰一定适合來美國,但有一種人肯定不适合來美國,那就是一心想做人上人的。在一個總統的權力都是關在籠子裡的國度,你想繼續淩駕于他人之上那是行不通的,也是一定會碰壁的。

而且無論你當多大官有多少錢,這個環境下的價值觀決定了沒有人會真正尿你,還是那句話,who cares。你隻有生而為人,辦人事說人話,才能赢得尊重。

這些年因為兒子的關系,我接觸最多的就是美國的教師群體。可以說,我能專門寫本書來講如何跟美國人溝通(雖然我溝通的對象比較局限但也代表着美國中産階級的普遍價值體系)。是以每次看到那些崴腳布們“義正言辭”的樣子就覺得又可笑又着急。這哪裡是溝通嘛,分明就是……

可惜,吃這一套的人還挺多。覺得自己“強大”了可以這樣“理直氣壯”了。但其實在一個把“關懷弱勢群體”作為文明标準的國家,越有power越需要語氣溫和。Calm Voice是我們家娃國小階段的學習目标。強者之是以成為強者,那是因他們以一己之強關愛更多的弱者和自己一樣成為平等的human beings。

十六年後重回美國定居,我在全世界最大的郵輪上繼續兩分錢

像一個真正的美國人一樣生活

寫下這個小标題,我其實有些忐忑。我想解釋一下,這裡要表達的“美國人”并不是特指白人。他們隻是比其他族裔早來一點而已。除了印第安人被稱為native American,其他都是移民。是以“美國人”的定義其實就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大的夢想而來到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回到兩百多年以前,他們都是過客。是以所謂美國文化它是在一個基督教文化為主旨的基礎上融合了各族裔之間互相的文化滲透。其中當然也包括中華文明(China Town其實就是典範,可惜那麼多年還是給人“髒亂差但食物好吃”的印象)

這次一路上竟然碰到好幾個白人開口跟我講中文。餐廳的經理也每天來我們桌子上問一句:好不好吃?滿意不滿意?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還真不是蓋的。我們家娃的學校第二外語就可以選擇中文。

十六年後重回美國定居,我在全世界最大的郵輪上繼續兩分錢

Icon of The seas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郵輪,此次則是她的第四個航程。

和每一次其他郵輪中華裔家庭衆多且吵吵鬧鬧相比,這次的亞洲面孔并不多。(但很有意思的是幾乎家家都跟孩子們講中文),而且他們再也不像有時候讓人很尴尬覺得跟這個環境格格不入了。

有人喜歡用“高華”這個詞來諷刺那些在海外跟主流文化融合很好的人。其實大可不必。隻有越來越多的華裔人士往文明的高階行走,大漢民族才有希望不是?

很有意思的是,以前你在郵輪上往往看到華裔要不就是大呼小叫占位置,要不就是一大盤一大盤地搬運食物。以前我都特别煩跟這些人迎面碰上,而這次我發現當我們在用中文不經意交流的時候會有人冷不防跟你用中文問好。(昨天我聽到旁邊一對老夫婦講上海還差點沒忍住想上去搭讪幾句)。

以前華人一上郵輪就直奔自助餐廳,感覺不吃回成本都不能生而為人了。這次我不僅沒看到這樣的情形,甚至在我早上去健身房的時候還遇到了華裔面孔,然後她問一句:Are you Chinese?然後就愉快滴交流起來了……

十六年後重回美國定居,我在全世界最大的郵輪上繼續兩分錢

從搶食物,到花時間健身;從看劇場秀,到去小劇場看成人comedy;從打麻将到參加拍賣;甚至在郵輪上做一些慈善,越來越多的華人已不知不覺地“融入”到了主流文化當中。

其實世界的文明是一種普世的價值,無論你是什麼樣的文化背景和語言,好壞你總是會慢慢厘清楚的。作為新移民,我們既不斷接受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同時也在向主流社會輸出自身的文化。

重新回到美國的第六年,娃從一個國小生變成了一個中學生。我感謝美國的公立學校教育,讓他這樣一個被國内家長聯合“趕”出來的“問題孩子”在美國特教老師的無微不至的關懷下已經越來越獨立懂事,和自信。最主要,心裡充滿着好奇和愛。

我常常自嘲是個“學渣”媽,反正從中國到美國,“奪命連環call”幾乎充斥着我的日常生活。現在他可以一個人在偌大的郵輪上自己去探索,作為老母親還是很欣慰的。

十六年後重回美國定居,我在全世界最大的郵輪上繼續兩分錢

每個孩子的起點不同,爆發點更不同。大概或許隻有在美國這樣物質極大豐富周邊又充滿善意的地方,他這樣的孩子才能有機會成為真正的自己。每天晚上聽着馬斯克自傳入睡的他,漸漸秉承着把Asperger當作一種ability而不是disability,能夠正視自己而絕不自怨自哀,這要感謝每一位經曆過他的老師們,每一位讓我想起的時候都會鼻酸眼熱。

我曾經那麼害怕他成為“美國的孩子”,但今天看着他總是驕傲地Identify自己是Asian American 時,我隻能說,那時候,認知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我希望當他成年以後,能夠像一個真正的美國人一樣生活:熱愛生命,堅持運動同時健康飲食;有對他人的深切的同情心和愛;有永遠不會消失的好奇心和童真;有無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充滿安全感和對明天的信心;擁有對事不對人的批判精神;不以金錢、膚色、學曆、年齡、性别等種種來區分他人;永遠保持莫名其妙的自信與對他人的尊重;永遠承認自己是一個普通人,而每一個人也都是普通人而已;永遠懂得冷靜和溝通;永遠有相信的能力…………

(摘編自微信公衆号渡十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