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结婚前该如何彻底看清一个人?看完这篇文章婚姻少走很多弯路!

作者:咨询师陈曼

最近有人留言问:陈曼老师,如何在婚前看清一个人?怎么确定对方能不能和自己走进婚姻?

婚姻不像谈恋爱,只要有眼缘、有心动、有激情就能构建一段或长或短的关系,婚姻是比恋爱更近一层的关系,它被赋予了契约的属性,牵扯了经济财务、家庭责任、性格适配这些长期要素,婚姻比起恋爱让人们更加谨慎的原因是当关系破灭后,两个人要承担多少代价才能全身而退?

有人说婚姻是一场赌博,筹码就是和你结婚的人,胜算就是你对另一半能有多了解,所以在步入婚姻之前,你总想尽可能的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法去了解对方,希望和眼前的人安稳幸福的一直走下去。

如何在婚前看清一个人呢?

首先泼个冷水:

被大家津津乐道的看清一个人的标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如果你一股脑的按这些标准来,可能会让你误入歧途,陷入对方刻意而为之的圈套。

比如说:

有人说看他圈子都是什么样的人,这样能看出他的品性;

有人说看他父母的感情,这样能判断他对另一半的态度;

有人说看他工作情况,这样能看出他是否有上进心;

这些标准听着好像挺有道理的,其实你仔细想会有些不切实际。

第一是这些标准可以延伸的太多,不好梳理清楚;

第二是这些标准大家都知道,一个人要诚心想骗你,有可能会按这些标准,给你演出来!

结婚前该如何彻底看清一个人?看完这篇文章婚姻少走很多弯路!

假亦真时真亦假,你不是侦探,哪有那么多的识人技术和识人精力,去一五一十的检验这些标准呢?

再说了,你怎么确定别人的标准,一定适合拿来考验你的结婚对象呢?

圈子参差不齐的人,就一定是个品行不端正的人?万一只是工作需要呢;

原生家庭不好的人,就一定没有爱人的能力?万一正因为如此,他更想努力营造好的家庭呢;

工作目前一般,就一定是个不上进的人?万一这个人是个潜力股呢。

所以你还不如没有标准,跳出“大众标准”的框架,把这个问题抛给对方,让对方抓不住头脑,说不定还能看出点什么呢。

在认清对方这件事上,乍一听好像我们掌握了审判权,但其实我们是相对被动的。只要对方不肯展现,只要他有意欺骗,你用标准考验出来的东西都有可能是假的。

所以不如换种思路,从利用具体标准被动检验某个人的某些方面,转而没标准的观察对方愿意主动披露多少自我?

社会渗透理论认为个体之间关系从表面化到亲密化的过程,“自我披露”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开始“自我披露”只是起到了打破陌生的作用;

当关系得到确认,基础信息的交换就变少了;

关系要再进一步深化,就要看对方是否愿意将平等“交换”的自我披露,转化成主动“渗透”的自我披露。

沿着这个逻辑,你会发现那些千篇一律看清一个人的标准,不过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交换基础信息的程度罢了。

比如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工作情况、待人接物、社交圈子、家庭情况......你知道这些东西,它并不能证明你能看清楚这个人,也不能说明你们关系亲密程度,是否足矣走入婚姻。

结婚前该如何彻底看清一个人?看完这篇文章婚姻少走很多弯路!

这些信息更像是客观资源的一个匹配,在未来的婚姻生活里,或许能让你们少一些生活上的矛盾,但并不能减轻你们情感上的矛盾。

而当对方的自我披露不仅仅停留在和你交换信息,而是向你主动“渗透”般的披露他的信息,那你才有机会真的了解对方,才能说明对方对你还算是坦诚的。

因为一个人在自我披露中主动接受你的“渗透”,起码说明对方为这段感情是愿意多牺牲一些隐私的。

这意味着他将自我置于“被看”的角色,即使这其中是有意暴露利己方面的,但是他也不可避免的承担着不利己的“真实自我”被暴露的风险。

对方接受你的“渗透”,就是对你放下防备,所以在对方不断自我披露的过程里,你就要抛开人云亦云的“认清标准”,从外到内、由浅入深、从单一到多样的一层层的打开对方。

01“认清伴侣”这4个地方,不是等着看就行

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和哈里提出一个人不同程度自我披露的认知模型——乔哈里视窗,将一个人对自己认知和对他人自我披露程度分为公开区、隐私区、盲目区、未知区。

01公开区

公开区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

比如一个人的工作、家庭、兴趣、人际关系、这些信息是公开的,通常来说都是这个人较为积极的一面,是对方想要展示的社交名片。

比如有些人和你谈兴趣爱好、带你见他朋友家人、为你发朋友圈,这让你感觉得到公开的认可,误以为对方对你很坦诚。

但事实上他只是做到了表面的自我披露,因为这些事是他可以为你做,也可以给别人做。

02隐私区

隐私区是他自己知道,但是你不知道的信息。

这类信息通常是一些对方的小秘密,比如他的怪癖、过往情感经历、不利的负面信息等等。

在这里很多伴侣容易碰到比较典型的问题,就是要不要看对方手机。

事实上看手机只是验证对方忠心的一种不痛不痒的方式,一个人想瞒着你,手机也可以伪装起来。

你强行要求看对方手机,总是天天盯着他一举一动,如果他真有什么问题,这会让对方更加警惕的防备你,如果他真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你的不信任又会灼伤对方的心。

隐私区和公开区的比例深刻的影响着你们的亲密程度。

一般来说,隐私区越小,公开区越多,你们的关系才会越深入。但过度侵入对方的隐私空间,并且以此来达到完全了解对方的目的,最后可能会适得其反。

结婚前该如何彻底看清一个人?看完这篇文章婚姻少走很多弯路!

在亲密关系里,渗透对方的世界,应该做到刺猬法则,不能因为太近而扎疼对方,也不能因为太远而无法亲近。

在查手机这事上,你的目的不是为了看清他手机,而是看他对你渗透他隐私区的态度是怎样的?当你提出了你对他不信任时,他是怎么让你感到安全的?

查手机说到底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隐私区的不确定感太过强烈,表面上是查手机,内心是对当前这个人的怀疑,对这段关系的焦虑。

你想看他手机,可能是这个人某些方面让你缺乏信任感、安全感,比如和你没分享欲、很少让你参与他的兴趣爱好、很少关注你的感受等等。

这时候你不如和他直接表达你的诉求,看看对方是否愿意主动拉近你们的隐私区。

03盲目区

盲目区是你知道,对方不自知的地方。

一个人如果盲目区太大,很可能说明这个人对自我缺乏认知和反思。

比如有些人不懂浪漫、不知道如何应对伴侣情绪、喜欢粘人缺乏安全感、大男子主义等等,这些不自知的行为在亲密关系中就容易伤人不自知。

但是作为伴侣我们不能一开始就彻底放弃对方,只负责认清对方,而不协助对方认清自我。

应该多给予对方“磨合机会”,因为对方既然愿意在你面前表现出他不自知且不利于他的一面,这说明他对这段关系是卸下一些防备的,你不再是一个只知道他公开信息的陌生人,他是愿意向你袒露真实自我的。

那你不防给对方一些建议和帮助,多一些耐心和宽容去看他是否能做出改变,比如对方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或许是因为他原生家庭和以往感情里得到的确定感、认同感少.那你就向他表明你坚定的选择,多积极的和他沟通,让他不要患得患失,他了解了自己,正视问题,就能缓和你们之间的一些矛盾,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你们关系的。

结婚前该如何彻底看清一个人?看完这篇文章婚姻少走很多弯路!

04未知区

未知区是你不知道,他本人也不知道的部分.

这一块是最让人捉摸不透的地方,一些恋爱往往走到这里就仿佛看不到“路”,亲密关系就戛然而止。

甚至有些情侣在结婚后抱怨对方和婚前不一致,冲动之下就离了婚,然后再和新的人结婚,又开始重蹈覆辙般的离婚。

不确定是关系里不可避免的、日新月异的“雷区”,它可能是冲突感,也可能是新鲜感。

在亲密关系里,看清一个人本就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你和伴侣应该是双向互动的,与其说你是作为观察者去看清他,你更应该是参与者.

你需要了解对方、给予反馈、共同为关系努力,这样才能持续增加彼此公开区、无限接近真实的对方、探索新生的对方,更好的把握未来不确定的风风雨雨。

02接纳动态真实的彼此,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

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解了对方的公开区、隐私区、盲目区、未知区就能算认清一个人吗?和他走入婚姻绝对不会出问题吗?

那遗憾的告诉你,不太可能。

因为人是会随着环境变化的,这意味着这个人的公开区、隐私区、盲目区、未知区即使大致方向不变,也会有微小变化,你不可能一次性看清楚一个人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事。

没错,“真实”也是会随现实情境、人生际遇、身体素质等等原因而发生改变的。

所谓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之所以让人唏嘘,不是之前我们体验到的“真实”是假的,而是它已不再是“当下的真实”而已。

亲密关系中的爱恨情仇,往往也充斥着这种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桥段。

你以为自己很了解TA、早已看清了TA,于是在漫长的婚姻中,开始把心放在肚子里,开始忙着做其他更有益于家庭、有益于孩子、有益于未来的事。

最后,猛然发现自己竟然被最亲密的爱人背刺了,于是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当初在婚前就没有看清这个人的本性?

结婚前该如何彻底看清一个人?看完这篇文章婚姻少走很多弯路!

有些时候,问题确实是在于你们从未靠近过,他从未有过足够的自我暴露的诚意;

可有些时候,更多问题在于你们曾经彼此靠近过,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个体角色的增加、际遇的变化,你们彼此都降低了自我暴露的意愿,于是,你对TA的理解不再立足于现在,而是基于过去的记忆。

所以,接纳真实的彼此并不是一锤子买卖,看见过、接纳过就完事了,还是需要聚焦在彼此当下的感受和需求上,保持一种当下的同频与链接。

那如何在这种波动的认知变化中,保持一段逐渐了解、深入、稳定的关系呢?

你需要转变你认清一个人的目的,去掉你对他的滤镜、期待、需求,将你希望确认他是适合结婚的人,变成确认他是一个有好有坏,是否愿意和你相互接纳对方优缺点,并且一起变好的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这是稳定的、独一无二的感情的基础。

每个人都是具体的、真实的、动态的,如果你不能带着辨证思辨的态度去了解对方,只站在当下的个人角度去衡量,一丝不苟的指责对方如何变的爱生闷气、不浪漫、没分享欲,那你永远只会停留在过去静态的滤镜里,最后本末倒置,赢得了过去,却失去了未来。

我们身边注定不会出现一个你不需要努力经营关系的完美伴侣,有时候纠结对方变化,不如想想为什么,能不能一起变好?

结婚前该如何彻底看清一个人?看完这篇文章婚姻少走很多弯路!

对方爱生闷气,或许是因为双方情绪阻碍沟通;

对方不浪漫,或许是因为工作压力冲淡了生活仪式感;

对方没分享欲,或许是因为经常没有得到你的正向反馈;

当你开始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替他着想时,你对他而言就会不一样了。

你们的关系从相互披露、相互争吵、相互理解、最后到相互改变,这其中环环相扣的默契是你们心里的柔软爱意和深刻记忆,这个过程是别人很难代替并且全程参与的情感历程。

在心理学上,亲密关系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1+1=1,两个人处于激情幻想阶段,因为瞬间的情投意合而误以为对方和自己非常投缘。

第二个阶段

1+1=0,两个人处于幻想投射破灭阶段,对彼此的幻想被真实的对方打破,不理解、不适配、不改变让两个人痛苦。

第三个阶段

1+1=2,两个人处于相互尊重接纳阶段,你是你,我是我,还可以互相携手成就更好的对方。

所以在婚前“看清彼此”应该是动态发展的认知,当两个人在接纳对方真实的样子,再去处理麻烦,你们的共同经历越多,你们在对方心里就越坦诚,交换的信息就会越多,利益交织越多,伤害对方就会伤害自己,那时候你们才算得上是曾经互相“认清”后,有信心的去建立一段踏实的亲密关系。

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我们永远无法完全看清一个人,只能在相互探索中相互坦露,不断接近外人无法触摸、无法替代的真实彼此。

当你们的共同经历让你们能并肩站在一起,成为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时,谁又忍心因为未来的不确定随便放弃另一方呢?

-END-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