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劳动节:探索古诗词中的劳动号子

作者:经方中医张先生

劳动号子简称"号子",北方常称"吆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它产生于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能。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为歌曲的形式。从最初劳动中简单的、有节奏的呼号,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歌词、有完整曲调的歌曲形式,劳动号子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并通过劳动号子表现出劳动人民的乐观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劳动节:探索古诗词中的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是与生产活动直接联系的一种口头即兴创作,曲调比较简单,节奏强而有力,有领有合,顿挫分明。内容根据劳动特点随意发挥。

号子的歌唱方式,主要是"领、合"式,即一人领,众人合,或者众人领,众人合。劳动号子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但一领众和是最常见、最典型的歌唱方式,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领唱部分常常是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其音乐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常有即兴变化,旋律常上扬,或比较高亢嘹亮,有呼唤、号召的特点;和唱的部分大多是衬词或重复领唱中的片段唱词,音乐较固定,变化少,节奏型强,常使用同一乐汇或同一节奏型的重复进行。

劳动号子作为民歌的一个主要体裁,早在原始时代人们开始从事集体劳动时就已产生,而直到现代社会某种机器取代某种集体劳动才逐渐消失。数千年来,它伴随着劳动大众在与自然的搏斗中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功能,创造了人类战胜自然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同时,号子又是人与自然和劳动相结合又相碰撞而产生的最早的精神、艺术之花。因此,它具有永恒的历史文化价值。

劳动节:探索古诗词中的劳动号子

古诗词中对劳动号子多有描述,表现出那种雄浑有力、激越粗犷的气势,昂扬向上、勇往直前的情怀。

最早的劳动号子,当属选自《吴越春秋》的《弹歌》。《弹歌》是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先民狩猎生活的古歌,全诗仅两行八字:“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意思为:砍伐野竹,连接起来制成弓;打出泥弹,追捕猎物。哼唱时音调短促有力,节奏明快,需要古音古调加上修饰音、拖腔,更能表现出那种铿锵张扬、雄壮豪迈的气概。

还有一首《击壤歌》,是先秦时期记录下来的歌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全诗仅有23字,反映上古尧舜时代先民那种坦荡恣意、优哉游哉的生活方式。

劳动节:探索古诗词中的劳动号子

大陆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有很多表现劳动号子的诗,如采桑歌(《魏风·十亩之间》)、择菜歌(《周南·芣苢》)、收割谣(《周颂·良耜》)、丰收歌(《周颂·丰年》)、牧羊曲(《小雅·无羊》)。最典型的是《国风·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是伐木工人伴随着有节奏的伐木声痛快淋漓吆喝出的劳动号子,既是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赞美,又是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者的嘲讽。

古代诗人也常在诗歌中描述劳动者喊号子的情景,颂扬劳动之美。唐代诗人李白写有组诗《秋浦歌》,其中第十四首咏赞了冶炼工人:“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冶炼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打破幽寂的黑夜,震荡着寒天河流。

劳动节:探索古诗词中的劳动号子

北宋诗人王禹偁写了五首民歌风格的《畬田词》,其一为:“大家齐力劚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这样浅白直露的诗作,不仅文人雅士可以传唱,亦适宜农人劳作时歌唱。所以其五写道:“畬田鼓笛乐熙熙,空有歌声未有词。从此商於为故事,满山皆唱舍人诗。”

南宋诗人范成大作有60首《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乡村四季不同景色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其中一首描述的是收打稻谷的场景:“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这繁忙热闹的劳动场景,体现了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