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勞動節:探索古詩詞中的勞動号子

作者:經方中醫張先生

勞動号子簡稱"号子",北方常稱"吆号子",南方常稱"喊号子"。号子是直接伴随體力勞動,并和勞動節奏密切配合的民歌。它産生于勞動過程中,直接為生産勞動服務,真實地反映勞動狀況和勞動者的精神面貌,其音樂形象粗犷豪邁、堅實有力,是某些體力勞動中不可缺少的有機部分。

勞動号子是産生并應用于勞動的民間歌曲,具有協調與指揮勞動的實際功能。在勞動過程中,尤其是集體協作性較強的勞動,為了統一步伐,調節呼吸,釋放身體負重的壓力,勞動者常常發出吆喝或呼号。這些吆喝、呼号聲逐漸被勞動人民美化,發展為歌曲的形式。從最初勞動中簡單的、有節奏的呼号,發展為有豐富内容的歌詞、有完整曲調的歌曲形式,勞動号子展現出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并通過勞動号子表現出勞動人民的樂觀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勞動節:探索古詩詞中的勞動号子

勞動号子,是與生産活動直接聯系的一種口頭即興創作,曲調比較簡單,節奏強而有力,有領有合,頓挫分明。内容根據勞動特點随意發揮。

号子的歌唱方式,主要是"領、合"式,即一人領,衆人合,或者衆人領,衆人合。勞動号子的歌唱形式有獨唱、對唱、齊唱等,但一領衆和是最常見、最典型的歌唱方式,領唱者往往就是集體勞動的指揮者。領唱部分常常是唱詞的主要陳述部分,其音樂比較靈活、自由,曲調和唱詞常有即興變化,旋律常上揚,或比較高亢嘹亮,有呼喚、号召的特點;和唱的部分大多是襯詞或重複領唱中的片段唱詞,音樂較固定,變化少,節奏型強,常使用同一樂彙或同一節奏型的重複進行。

勞動号子作為民歌的一個主要體裁,早在原始時代人們開始從事集體勞動時就已産生,而直到現代社會某種機器取代某種集體勞動才逐漸消失。數千年來,它伴随着勞動大衆在與自然的搏鬥中發揮了巨大的社會功能,創造了人類戰勝自然的一個又一個奇迹。同時,号子又是人與自然和勞動相結合又相碰撞而産生的最早的精神、藝術之花。是以,它具有永恒的曆史文化價值。

勞動節:探索古詩詞中的勞動号子

古詩詞中對勞動号子多有描述,表現出那種雄渾有力、激越粗犷的氣勢,昂揚向上、勇往直前的情懷。

最早的勞動号子,當屬選自《吳越春秋》的《彈歌》。《彈歌》是反映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先民狩獵生活的古歌,全詩僅兩行八字:“斷竹,續竹;飛土,逐宍。”意思為:砍伐野竹,連接配接起來制成弓;打出泥彈,追捕獵物。哼唱時音調短促有力,節奏明快,需要古音古調加上修飾音、拖腔,更能表現出那種铿锵張揚、雄壯豪邁的氣概。

還有一首《擊壤歌》,是先秦時期記錄下來的歌謠:“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全詩僅有23字,反映上古堯舜時代先民那種坦蕩恣意、優哉遊哉的生活方式。

勞動節:探索古詩詞中的勞動号子

大陸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裡,有很多表現勞動号子的詩,如采桑歌(《魏風·十畝之間》)、擇菜歌(《周南·芣苢》)、收割謠(《周頌·良耜》)、豐收歌(《周頌·豐年》)、牧羊曲(《小雅·無羊》)。最典型的是《國風·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這是伐木勞工伴随着有節奏的伐木聲痛快淋漓吆喝出的勞動号子,既是對勞動創造财富的贊美,又是對不勞而獲的剝削者的嘲諷。

古代詩人也常在詩歌中描述勞動者喊号子的情景,頌揚勞動之美。唐代詩人李白寫有組詩《秋浦歌》,其中第十四首詠贊了冶煉勞工:“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爐火熊熊燃燒,紅星四濺,紫煙蒸騰,廣袤的天地被紅彤彤的爐火照得通明。冶煉勞工在明月之夜,一邊唱歌一邊勞動,他們的歌聲打破幽寂的黑夜,震蕩着寒天河流。

勞動節:探索古詩詞中的勞動号子

北宋詩人王禹偁寫了五首民歌風格的《畬田詞》,其一為:“大家齊力劚孱顔,耳聽田歌手莫閑。各願種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滿青山。”這樣淺白直露的詩作,不僅文人雅士可以傳唱,亦适宜農人勞作時歌唱。是以其五寫道:“畬田鼓笛樂熙熙,空有歌聲未有詞。從此商於為故事,滿山皆唱舍人詩。”

南宋詩人範成大作有60首《四時田園雜興》,描寫鄉村四季不同景色和農民的生活狀況,其中一首描述的是收打稻谷的場景:“新築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聲裡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這繁忙熱鬧的勞動場景,展現了豐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