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千古补心良方,心脏乱跳、担惊受怕的,可参考此方

作者:经方中医张先生

整本《伤寒论》里面就两个方子治里虚,里虚有两种状况,一种是腹痛,就是小建中汤;还有一种是炙甘草汤。

今天要说的是《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原文载: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何谓心动悸?就是心慌、担惊受怕、想哭;脉结代,就是西医说的“心律不齐”,就是脉跳二下停一下,或跳三下停一下,或者跳几下、十几下而停一下,没有规律的停跳。

现代常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实验研究表明,炙甘草汤可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超微结构,降低外周血肌钙蛋白含量及脑钠肽含量,以实现保护受损心肌的作用。

千古补心良方,心脏乱跳、担惊受怕的,可参考此方

结就像绳子上面打很多结,结的距离不一定,然后手摸上去就是结脉,代脉就像滴水,久久才滴一滴,结脉和代脉都是一种症状,脉结代了就是炙甘草汤。大约三剂就好了。

为什么会脉结代?

肠胃本虚之人容易看到,肠胃虚的人,消化不好,所以常常在妇人身上看到有,思能伤脾、脾就肿起来了。

吃下食物后,因小肠(心与小肠)蠕动太慢而有间隔,食物经过人的肠胃吸收了之后,才变成血,血再供应给心脏。

如果有时候给血,有时候又不给血,心脏有时候抓得到血,有时候又抓不到血,就停一下,所以本虚的人就会有脉结代的现象。

张仲景发现这心律不整是肠胃引起的,当胃的津液不足的时候可以看到。

因为知道是肠胃本虚,所以处方用到甘草、人参、大枣、生姜,这四味药是固定的。

脾脏本身有动能,把脾的血挤出来到脾之大络,就是胰脏,胰脏的血管到胃的下方,胃得到由脾脏过来的血、热,胃开始蠕动。

如果热度不够了,蠕动没了,胃本来存在的热气就往上走,这热气本来在胃的津液里面的。

因为胃的燥气往上走,肺也会跟着燥,所以心情会不好,肺和大肠相表里,所以知道这人的大便一定不会好。

千古补心良方,心脏乱跳、担惊受怕的,可参考此方

并不是便秘,但大便不是很好,要下焦的大便好,上源一定要滋润,否则肺太热,热到后来会没有大便,所以加麦门冬,麦门冬专门是润肺的,让肺里面的湿度够。

然后加麻子仁,因为他不是便秘,肠子里有宿食,虽然肠子有在走,但是走太慢了。

如果用大黄、芒硝又太强,所以用麻子仁慢慢的把肠子清出来,中药的仁剂,如杏仁、郁李仁,都是油质比较多的,可以润滑。

本来血就不够了,加生地,阿胶,专门补血的。这时候如果光靠甘草、人参、大枣、生姜,再吃食物去补太慢了。

所以把补血的药加在里面,要让它进入心脏,所以重用桂枝。这九味药加起来就叫炙甘草汤,重用炙甘草让胸阳壮起来。

炙甘草汤方: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现在处方可参照如下:

炙甘草12克、生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生地黄50克、阿胶6克、麦门冬10克、火麻仁10克、大枣10枚。

千古补心良方,心脏乱跳、担惊受怕的,可参考此方

以上8味(除阿胶)用水800ml,加入黄酒或者清酒700ml,先煮前8味药,煮好后去滓倒出,将阿胶烊化兑入药液中,分2-3次温服。

阿胶生用,药生用的时候,药力锐且迅,煮熟的药比较纯但缓走下,生用阿胶,可以马上到心脏去,心血马上补足。

因为知道病人的身体虚掉了,所以生地用一两。

麦门冬和麻子仁是表里药,一个润肺,一个清肠,所以常常并用且等量。清酒,白的酒,米酒就可以了。

在《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篇中提到:

何谓津?

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何谓液?

岐伯曰:榖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若以津液二者来分阴阳,则津为阳、液为阴。津不足的时候我们用人参来补之;若液不足的时候,我们用生地来补之。

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炙甘草汤中用到人参与生地的药理所在。

《方舆輗》本方条曰:此为仲景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圣方也;孙真人用以治虚劳,王刺始利用以利肺痿,凡仲景之诸方,其通变如此。

故虽云通变如此,而此方之妙,在脉结代,故又名复脉汤。无论何病,凡脉结代者,概当先用此方。

千古补心良方,心脏乱跳、担惊受怕的,可参考此方

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其证是由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治宜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方中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缓急养心为君;生地黄滋阴养心,养血充脉。二药重用,益气养血以复脉,共为君药。人参、大枣补益心脾,合炙甘草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化生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阴养血补心,配生地黄滋心阴,养心血,以充血脉,共为臣药。桂枝、生姜温心阳而通血脉,使气血畅通脉气接续有源,并使诸味厚之品滋而不腻,共为佐药。桂枝与甘草合用,又能辛甘化阳,通心脉而和气血,以振心阳。用法中加清酒煎服,温阳通脉,以助药力,为使药。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沛,阴阳调和,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由于炙甘草、人参亦可补肺气,润肺止咳;阿胶、麦冬又善养肺阴,润肺燥;生地黄、火麻仁长于滋补肾水,与阿胶、麦冬合用,有“金水相生”之功,故可用于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的治疗。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应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1.用方要点:炙甘草汤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临床应用以心动悸,脉结代,虚赢少气,舌光少苔为辨证要点。

2.心律失常:对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定,对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后纳入8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炙甘草汤随证加减治疗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心悸患者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且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第28期)

千古补心良方,心脏乱跳、担惊受怕的,可参考此方

3.早搏: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室性早搏100例,与盐酸美西律治疗78例对照,疗程为2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以治疗后经动态心电图监测早搏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为治愈;动态心电图监测早搏次数减少50%以上为好转。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对照组为89%,且治疗组Holter记录室早次数下降优于对照组。(《安徽医药》2007年第10期)

4.失眠:炙甘草汤加减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30例,与阿普唑仑治疗组30例对照,疗程为21日。临床疗效评价以睡眠恢复正常,每晚睡眠时间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梦少无疲乏感为痊愈标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6.67%。且对照组有药物依赖性,治疗组未出现药物依赖性。(《中国老年性杂志》2012年第17期)

千古补心良方,心脏乱跳、担惊受怕的,可参考此方

5.心力衰竭:炙甘草汤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25例,与西药(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24例对照,疗程为3周。临床疗效评价以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为显效。并通过超声观察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9.2%。(《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6.便秘:炙甘草汤加味治疗习惯性便秘42例,疗程为10日。结果:38例患者于治疗5日后正常排便,4例患者于治疗10日后正常排便。(《山东中医杂志》2007年第1期)

7.心肌炎:本方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5例,与西药(ATP、辅酶A、细胞色素c、维生素C)治疗25例对照,疗程为4~6周。临床疗效评价以症状和体征消失,心电图、心肌酶及心功能检查正常为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年第3期)

8.使用注意:采用水酒合煎,文火久煎;阴虚内热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