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宦官为祸到底谁之过?不是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而是朱棣爷孙

作者:史小晋

若是提到明朝时期的权宦,想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王振。毕竟王振虽然并非明朝权力最大的一个宦官,但却是第一位权宦,而且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让大明王朝50万大军(实际上是20万)全军覆没,而且还让明朝的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人俘虏,让朱祁镇成为明朝十六帝中唯一一位成为俘虏的皇帝。

明朝宦官为祸到底谁之过?不是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而是朱棣爷孙

01大明第一位权宦—王振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王振是一个落地的秀才,略通经史,后来考中了举人。或许是因为王振觉得科举这条路太难了,所以王振便自阉入宫成为太监。因为他读过书,再加上善于体察人意,很快便受到宣宗朱瞻基的喜爱与重用。宣宗便让王振前去东宫,服侍在太子朱祁镇的身边。

朱祁镇非常依赖宠信王振,1435年年仅9岁的朱祁镇继承皇位。

王振作为朱祁镇最信任的太监,被擢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在宫里的地位已经很高了。

王振颇有野心,想要干预朝政。

但是因为有张太皇太后(诚孝昭皇后,仁宗朱高炽的发妻张氏),以及内阁“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在尽心尽力辅佐年幼的英宗,所以王振即便是想干政也无从下手;更何况王振非常忌惮张太皇太后。

明朝宦官为祸到底谁之过?不是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而是朱棣爷孙

然而1442年,张太皇太后病逝;

而三杨也都已经年迈,先后去世。

此时的王振深得朱祁镇的宠信与器重,就像是脱了缰的野马一样,无人能够制约。很快王振便成为朝廷上下、宫里宫外都非常忌惮的权宦,专权长达8年的时间。英宗尊称王振为“先生”,而朝中大臣尊称王振为“翁父”,真相巴结王振。

1449年瓦剌人率兵南下,入侵大明;朝廷完全可以派骁勇善战的大将前去征讨,然而王振的偶像是朱祁镇的曾祖父明成祖朱棣,朱棣在位22年先后五次御驾亲征。王振便极力地劝说朱祁镇能够跟宋真宗一样亲征,以便青史留名。而朱祁镇当然也希望能跟自己的曾祖朱棣一样,亲自率兵入漠北建立赫赫战功。

更何况朱祁镇原本就十分听从“先生”王振的话,这一次也不例外。

明朝宦官为祸到底谁之过?不是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而是朱棣爷孙

俗语有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然而朱祁镇从决定御驾亲征到率兵出发,仅仅两天的时间,很多出征的事情都未准备好。就这样朱祁镇率领20万大军(号称50万)从京城出发,结果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朱祁镇被活捉。

此次跟随朱祁镇一起出征的,大多都是朝中骁勇善战的大将、朝廷重臣以及京城的精锐部队,结果因为王振而全部死在了土木堡,实在是可惜。

好在,王振也死在了土木堡的战场上。

负责监国的朱祁钰,下令将王振全族斩杀,抄没家产。

自此,大明王朝的第一位权宦终于消失。

正因为英宗朱祁镇对宦官王振如此宠信,才导致其逐步成为朝廷的权宦;也正因为朱祁镇听信王振之言才御驾亲征结果被俘,导致大明王朝开始走下坡路。

自王振以后,明朝又出现了几位权宦,甚至比王振的权力还要大:

出自王振门下的权宦曹吉祥,因参与“南宫复辟”而有功,他的子侄全部被加官进爵。朝中很多的大臣都是因为依附曹吉祥而平步青云,曹吉祥在朝中的权势非常大,同忠国公石亨并称为“曹石”。

明朝宦官为祸到底谁之过?不是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而是朱棣爷孙

宪宗朱见深与万贵妃非常宠信的宦官汪直,权势熏天;每到一个府县,当地的官员都是跪迎

武宗朱厚照在位时的权宦刘瑾,人称“立皇帝”,而武宗朱厚照则是被称为“坐皇帝”;如此便可见刘瑾在朝中的地位,真正掌握大权的是刘瑾而非武宗。

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时的权宦魏忠贤,人称“九千九百岁”,熹宗一朝人们“只知有魏忠贤,而不知有皇上”,距离“万岁”的皇帝仅一步之遥而已。

所以很多人认为,英宗朱祁镇是明朝权宦为祸的罪魁祸首。

但实际上,真的是始于英宗朱祁镇吗?

非也非也!

英宗虽宠信宦官王振,导致王振专权;但其实真正让宦官一步一步可以干政甚至能够有专权机会的,是英宗的父亲宣宗朱祁镇与英宗的曾祖朱棣。

明朝宦官为祸到底谁之过?不是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而是朱棣爷孙

02 太祖皇帝时期的宦官制度

其实明朝并非是第一个权宦横行的朝代,汉朝与唐朝时期便已经存在这样的现象:

汉朝时期尤其是东汉,皇帝继位时一般年龄都比较小,所以在朝政便只能依靠外戚,而在日常生活起居上则是依靠宦官。但随着皇帝越来越年长,便与掌握大权的外戚势力之间矛盾越来越大,所以汉朝时期的宦官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要帮助皇帝,将外戚手中的势力夺回来。

到了唐朝,宦官的权利比较大,他们手里有兵权,若是忠于皇帝,便是皇帝对付藩镇武将的利器;若是有二心的话,能直接左右皇帝的废立。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又怎么会不知道宦官制度的利害关系呢?

吾见史传所书,汉唐末世皆为宦官敗蠹,不可拯救,未尝不为之惋叹。

但是之所以宦官制度能够在历史上存在这么多年,必定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所以在1367年朱元璋便设置内监,正式开始使用宦官。并且在洪武二年,制定内侍制度。

朱元璋制定的内侍制度,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防止宦官干政”:

明朝宦官为祸到底谁之过?不是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而是朱棣爷孙

所有的宦官不得兼任文武职衔,更不得穿戴外臣才能穿戴的服饰,宦官最高的品级便是正四品。每月的月俸是一石,而且所有的衣食住行全部在内廷。

也就是说朱元璋之地的内侍制度,将宦官所有的职权范围全部限定在内廷的事务上。

“不过供洒扫、给使令而已。”

即便是如此,朱元璋在洪武六年还专门设置内正司一职,专门来负责监察宦官的言行举止以及是否有行不法之举者。

洪武十年,有一位在宫里伺候多年的太监,仗着自己资历老,而在朱元璋面前妄议朝政。朱元璋非常生气,直接将这位太监赶出宫,并下旨此人不得再回宫。作为宦官,若是离开皇宫还能有什么奔头呢?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下旨:宫里所有的宦官都不准读书识字。

不得不承认朱元璋此举,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宦官干政。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直接在宫门树了一块贴牌,上边写着:

明朝宦官为祸到底谁之过?不是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而是朱棣爷孙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朱元璋如此做,就是不想让这些在宫里伺候的宦官,与朝中的大臣们勾结在一起,彼此互通消息。可见朱元璋虽然使用宦官,但是他很清楚宦官专权的厉害,所以绝不允许内官监(明朝的二十四衙门)与朝臣们有所勾结,更不允许宦官参与朝政。

然而朱元璋亲自设定的规矩,却在洪武二十五年不得不打破: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命司礼监内侍聂庆童,前往河州负责茶马事务。

这是明朝宦官第一次参政,紧接着朱元璋多次使用宦官来处理事务: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派宦官前往陕西下旨,命陕西都指挥使训练将士;

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下旨宦官前往桂林等地购买耕牛

......

朱元璋既然深知宦官干政的厉害,为何要如此呢?

其实这跟洪武朝后期的历史背景也有关系,朱元璋不得已而为之:

明朝宦官为祸到底谁之过?不是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而是朱棣爷孙

自朱元璋登上皇位,为了加强皇权,发动胡惟庸案一案废除了在历史上存在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六部直接由皇上统管,做到了权力的集中。然而没了丞相帮助皇上处理朝政,朱元璋便只能另寻他人来协助自己。朱元璋确实也找了很多朝中的大臣来协助自己,但是朱元璋生性多疑,对朝臣们并不能完全信任。

所以便在不知不觉中,便开始用宦官。

宦官与朝臣不同:他们完全在内廷,一举一动都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中;而且宦官大多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入宫,并没有任何的背景,自然不会有谋逆篡位的心思,很容易驾驭。

虽然到了洪武朝末年,宦官参与的事务越来越多;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朱元璋的统治下,宦官即便是被“委以重任”,也不敢恃宠生娇、作威作福,是能尽心尽力去处理事务。

03 朱棣准许宦官干政

然而到了永乐一朝时,宦官的地位便大不同了,这其实跟靖难之役也有很大的关系。

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后,朱元璋便听从朝臣刘三吾的建议:将朱标的儿子立为皇太孙,将来继承皇位。就这样,朱元璋其他的儿子便没有了继承皇位的可能。

明朝宦官为祸到底谁之过?不是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而是朱棣爷孙

然而朱元璋在位时,已经将自己的儿子全部分封为藩王,尤其“九大藩王”手握重兵,既能帮助侄儿建文帝守护大明王朝,又是建文帝十分忌惮的眼中钉。若是藩王造反的话,建文帝的皇位便很可能不保。所以建文帝刚登基便开始削藩,很快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削掉了五位藩王。很可能下一位便是燕王朱棣,朱棣抢先一步发动靖难之役,并且通过四年的靖难之役取代侄儿坐到了皇位上。

朱棣通过造反坐到皇位上,自然会被一直遵守孔孟之道、遵礼守节的文官们所鄙夷。

然而朱棣想要治理好大明王朝,还不得不依靠文官集团;但是整个永乐朝,朱棣同文官集团的关系还是有些紧张的。但是内廷的官宦便不同了:

在靖难之役中,虽然南京城内的皇帝是建文帝,但是宫内很多官宦倾向于朱棣,所以为朱棣偷偷传递了很多朝廷的消息;朱棣能够靖难成功,自然跟这些宦官有很大的关系。

明朝宦官为祸到底谁之过?不是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而是朱棣爷孙

另外在靖难之役中,原先燕王府的宦官,很多跟随朱棣上战场杀敌立功,朱棣虽不能将他们封侯,让他们入朝参与朝政,但可以将很多重要的事情交给这些有功的宦官去做。

而其中名垂青史、我们最熟悉的一位,便是“三宝太监”郑和。

洪武一朝时,洪武十七年大将傅友德与蓝玉奉命征讨云南,此战郑和被俘随军到了南京。洪武十八年傅友德奉命北上北平,郑和再次随军北上。了解明史的应该知道朱棣被封燕王,封地便是北平,就这样郑和来到北平后,便进入燕王府做了侍童。

郑和喜欢读书,可以称得上是博览群书;由于他办事机敏,所以很快便得到朱棣的宠爱而成为近侍,早晚都侍奉在朱棣身边。

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此时的郑和已经30岁左右,跟随燕王一起冲锋陷阵,多次立下战功。1402年朱棣率兵进入南京,正式登基称帝。

明朝宦官为祸到底谁之过?不是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而是朱棣爷孙

朱棣原本就非常喜欢郑和,再加上郑和在靖难之役中过人的表现,便将郑和提拔为内官监太监;而没多久又将郑和提拔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了解明朝宦官制度的应该知道,司礼监掌印太监可是众太监之首,如此便可见朱棣对郑和的器重。

而且在1404年,朱棣正式赐其姓“郑”,三宝改名为郑和。

朱棣是一位又雄才伟略的君主,在永乐盛世时,便将目光放在了辽阔的海疆之上,想要与海外诸国建立友好的关系;而且朱棣听说建文帝逃到了南洋,朱棣担心建文帝会死灰复燃,所以便决定派人下西洋。

而郑和便是最合适的人选,被朱棣任命为钦差总兵太监,组织船队下西洋。

永乐一朝,郑和先后五次下西洋。

当然朱棣之所以重用宦官,还有一个原因:

明朝宦官为祸到底谁之过?不是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而是朱棣爷孙

朱棣登基后自然要考虑皇太子人选,朱高炽在朱棣做燕王时便是世子,毕竟朱高炽是徐皇后所生嫡长子,自然是最合适的皇太子人选;然而朱棣更加喜欢骁勇善战的嫡次子朱高煦,而且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多次救过父亲朱棣的命,建立不少战功,受到朝中武将们的支持。

虽然最终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但是朱高炽与朱高煦,甚至还有第三子朱高燧之间争夺储君的斗争持续了多年。如此便导致朝中绝大多数的势力也都参与其中,其中便包括朱棣最信任的锦衣卫。锦衣卫的首领纪纲作为朱棣最信任的人,理应事事以朱棣为主,也应当在立储一事上保持中立,但是纪纲却坚决地支持汉王朱高煦。这让朱棣对锦衣卫很不放心,为此朱棣便不得不开始重用宦官。

永乐十八年,东厂正式设立,用于监督锦衣卫。

东厂的职责并不牵扯朝政,所以东厂的设立还是很顺利的;不过随着朱棣对宦官越来越信任重视,便开始让宦官负责很多事务的处理,这必然会牵扯到朝政。

但是太祖留下的祖训是:宦官不得干政!

明朝宦官为祸到底谁之过?不是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而是朱棣爷孙

朱棣为了能“遵从祖训”,便规定:宦官不得皇帝准许,不得擅自调动一兵一卒。

虽然朱棣如此规定,但也算是彻底开始准许宦官干政。

但是在永乐一朝,不管宦官如何干政,都在朱棣的控制之中,并没有造成宦官专权的现象。

宦寺之盛,自宣宗始

不管是太祖皇帝还是永乐大帝,虽然都曾准许宦官干政,但是宦官并没有多大的权利;而明朝的宦官正式开始走向政治舞台,开始于宣宗一朝。也就是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在位时,所以便有了这样一种说法:

宦寺之盛,自宣宗始

了解明史的应该知道,朱瞻基的父亲仁宗朱高炽,之所以能够坐到皇位上跟文官集团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朱高炽登基后非常重视文官集团,导致文官集团的势力迅速增大。不过朱高炽仅在位十个月的时间便病逝了,朱瞻基登基。

朱瞻基虽然是朱高炽的儿子,但实际上朱瞻基从小是由祖母徐皇后抚养长大的,而且也是由祖父朱棣培养起来的皇太孙。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朱瞻基更加倾向于祖父朱棣,希望能够跟自己的祖父一样建立文治武功。

明朝宦官为祸到底谁之过?不是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而是朱棣爷孙

但是朱瞻基登基后不得不受制于文官集团,这让一国之君非常的不满。

为了能够应对文官集团,朱瞻基便想到宦官。

朱瞻基在位时,票拟权在内阁手里,而批红权则是在朱瞻基手里。

明朝的批红权和票拟权是皇帝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分配制度。批红权是指皇帝在审阅内阁票拟的奏折后,可以同意或不同意内阁的意见,并用红笔批示在奏折上。

但是朝政繁忙、奏折太多,朱瞻基实在是忙不过来,所以便让司礼监的太监,将内阁票拟的内容抄下来,然后代替自己批红。代替朱瞻基批红的太监,便是司礼监秉笔太监。

不过司礼监秉笔太监还不是权力最大的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才是。

毕竟司礼监秉笔太监虽然能够代替皇上批红,但是所有奏章的批示需要盖章才可以执行。如果司礼监掌印太监能够兼任东厂太监的话,便是真正的权倾朝野。比如明朝中后期的魏忠贤与冯保。

明朝宦官为祸到底谁之过?不是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而是朱棣爷孙

当然太监若是想要代替皇上批红的话,是需要读书识字的。太祖皇帝曾下旨:太监不得读书识字。但是朱瞻基继位后,与宣德元年,便下旨:设置“内书堂”,专门教太监们读书识字。

在此之前,宦官虽然可以干政,但毕竟文化素养比较低,不认得几个字,自然无法参与到重要的朝政讨论上;虽然朱瞻基设置的内书堂主要教太监们如何判答外廷的奏章、如何批红,但是朱瞻基此举,无疑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宦官干政的能力。

更何况教太监们读书的是朝廷命官,如此一来宦官便有机会与朝臣们联系在一起;太祖皇帝曾规定:宦官不得结交朝臣;而他的曾孙朱瞻基,却直接违背了这一规定。而且内书堂的老师慢慢地转变为专门由翰林院的翰林来负责。

明清时期有这样一句话: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也就是说,这些教太监读书识字的翰林,很可能在将来入阁拜相,成为权倾朝野的重臣。而这些由翰林教读书识字的太监,则将来很可能会掌握“批红权”,如此一来权倾朝野的内阁重臣,与掌握批红权的太监之间,很可能不是相互牵制的关系,而是互相合作的关系。

明朝宦官为祸到底谁之过?不是被瓦剌俘虏的朱祁镇,而是朱棣爷孙

另外内书堂学习的太监,在结业后要么进入文书房,要么在宫内教书,要么就是侍奉在太子身边,比如朱祁镇身边的宦官王振。

结语

可以说朱瞻基设立内书堂,本意是想要培养一批忠于皇上的宦官,牵制文官集团;但实际上慢慢地宦官集团的发展,会违背朱瞻基的初衷。

虽然朱瞻基此举也实属无奈,但确实是彻底地将束缚宦官集团的缰绳给打开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