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朱棣的同母弟,在明朝丢人,却对世界贡献巨大

作者:雨潇潇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一生英勇无畏,功勋卓著。然而,他的第五子朱橚却是个令人费解的人物。作为嫡子,朱橚自小就备受朱元璋的期望与重视,被封为周王,拥有重兵把持开封。可就在这时,朱橚突然行为失常,做出一系列荒唐事迹,令朱元璋大为光火。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朱元璋最看重的儿子突然间行为如此反常?更令人费解的是,尽管在朝为人所不齿,但朱橚却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位被朱元璋和朱棣都深深忌惮的王爷,到底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让我们一探究竟。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朱棣的同母弟,在明朝丢人,却对世界贡献巨大

朱橚受朱元璋器重,前程似锦

朱橚自幼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他不仅学识渊博,武功也是出类拔萃。朱元璋对这个嫡长子寄予厚望,视之为明朝未来的栋梁之才。洪武三年,朱橚才九岁,朱元璋便已封他为吴王,镇守杭州。虽然年纪尚小,但朱元璋对他的期许可见一斑。

到了洪武十一年,朱橚年方二十有余,已是大好年纪。此时朱元璋本想让朱橚继续镇守杭州,但有大臣上疏,认为杭州乃国家财富重地,若由藩王把持,必将造成重大损失。朱元璋虽有不舍,但也只得将朱橚改封为周王,镇守开封。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朱棣的同母弟,在明朝丢人,却对世界贡献巨大

对朱元璋而言,开封地位非同小可。他建国之初虽定都南京,但一直怀揣迁都开封的打算。将朱橚安插于此,正是对其寄予厚望。而为了进一步巩固朱橚在开封的权势,朱元璋更是与冯胜结亲,将其女儿许配给朱橚为妻,与开国六公之一的常遇春也由此结下姻亲关系。

就这样,朱橚一跃成为明朝最有权势的藩王之一。他手下不仅有三卫重兵,就连兵力也高达数万之众。可以说,朱元璋是把最好的资源都给了朱橚,希望他能在开封一展宏图。

朱橚初至开封,表现确实不错。他循规蹈矩,勤勉尽责,深得朱元璋欢心。每逢朱元璋有所吩咐,他都全力以赴、勿勿疏忽。比如洪武十八年,朱元璋闻有异象之说,便令朱橚加强防范,朱橚自是遵从无违。

就这样,朱橚在开封当了八年之久的周王。期间他表现稳健,未有过错,令朱元璋对他更是倍加器重。可就在这时,朱橚的行为却突然生了变化,做出了一连串荒唐之事,令朱元璋大为震怒。

朱橚行为失常,遭朱元璋流放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朱棣的同母弟,在明朝丢人,却对世界贡献巨大

洪武二十二年,朱橚突然做出一连串令人费解的举动,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那一年八月,朱橚擅自离开封地开封,带着妻妾前往凤阳。凤阳乃朱元璋的老家,在明朝地位极高,被尊为"中都"。朱橚之所以前往凤阳,或许只是出于一种乡愁怀旧之心。

然而,朱橚的这一行为已经触犯了明朝的禁令。根据明朝法律,藩王不得擅自离开封地,必须先行奏请。朱橚这一私自行动,无疑是对朱元璋权威的公然挑衅。更为严重的是,朱橚在凤阳期间,还与其岳父冯胜会面。

冯胜乃开国六公之一,手握重兵,素来为朱元璋所忌惮。朱橚作为冯胜的女婿,与之私下会面,朱元璋自然会生疑,怀疑两人勾结谋反。果不其然,很快就有人将此事告知朱元璋,朱元璋大怒,当即将朱橚流放至云南。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严厉惩治朱橚,主要是出于对藩王与重臣勾结的忌惮。历代皇帝无不对此防范有加,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况且朱橚与冯胜不仅是姻亲关系,两人的关系更是亲密无间,朱元璋自然会生疑心。

于是,朱元璋下令将朱橚流放云南,交由平西侯沐英看管。朱橚的长子朱有炖则被命令掌管王府事务。朱元璋对朱橚的处置如此严厉,可见他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朱棣的同母弟,在明朝丢人,却对世界贡献巨大

朱橚被流放云南后,并未就此服输。相反,他在云南见识到当地百姓的疾苦,这极大触动了他的心灵,也为他日后投身医药事业埋下了伏笔。云南作为西南边陲,自古就是贫瘠之地,当地居民生活艰苦,疾病缺乏治疗。朱橚目睹这一切,萌生了救世之心。

在云南度过近两年流放生涯后,朱橚获准回京。朱元璋对他进行了数月的思想教育,这才放他回到开封。然而,朱橚一回到开封,便再次做出一系列荒唐之事,彻底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

据史料记载,朱橚曾射杀一名王府校尉,任由手下卫士走私货物,还霸占了一名已有婚约的女子为妻。可以说,朱橚的行为已经完全偏离了一名王爷应有的操守,令朱元璋大为光火。

然而,细究朱橚行为失常的根源,却发现他只是在默默追求一个崇高的理想。朱橚之所以会突然变成一名荒唐王爷,其实是因为他痴迷于医药研究,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拯救苍生。

朱橚痴迷医药研究,创造不朽功绩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朱棣的同母弟,在明朝丢人,却对世界贡献巨大

朱橚虽然在朝为人所不齿,但他的一生却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切,都源于他对医药研究的执着追求。

洪武二十八年,朱橚被流放云南后,亲眼目睹了当地百姓的疾苦。云南作为边陲之地,生活环境恶劣,医疗条件落后,疾病缺乏治疗,令朱橚触景伤怀。在云南度过两年多流放生涯后,朱橚获准回到开封。

一回到开封,朱橚便全心投入医药研究。他召集了刘醇、滕硕、李恒、瞿佑等名医,并聘请画工、工匠等技术人员,开始对中草药的钻研。为了培植优质草药,朱橚斥巨资修建了一座植物园,里面种植了各种珍贵药材。他亲自下地劳作,尝试各种配方,对中草药的疗效了如指掌。

朱橚的行为令朱元璋大为光火,多次派人申斥,但朱橚置之不理,全身心投入研究。在朱元璋去世前夕,朱橚已写就了《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等著作,为后世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继位,担心朱橚实力太大,遂将其削藩流放云南。朱橚并未就此放弃,反而借此机会四处查访,寻找新的中草药品种。建文四年,朱棣攻入南京后,第一时间接回了朱橚,并恢复其王爵。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朱棣的同母弟,在明朝丢人,却对世界贡献巨大

永乐二年,朱棣召见朱橚,欲将其封地改为洛阳。朱橚婉拒了,理由是自己正在研究医学,开封的植物园不易迁移。朱棣见状,不但没有强迫,反而赏赐朱橚大量财物,支持其研究。

永乐四年,朱橚的代表作《救荒本草》问世。这部巨著不同于其他医学著作,它是一部植物学专著,详细记录了各种中草药的种植方法、用途,以及消除毒性的办法,填补了科学空白。

《救荒本草》的出版,标志着朱橚的医学研究达到了顶峰。尽管当时这部著作并未引起太多重视,但后世对它的评价却是无与伦比的。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大量引用了《救荒本草》的内容,可见其价值。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朱棣的同母弟,在明朝丢人,却对世界贡献巨大

到了清代,《救荒本草》的影响力更是遍及亚洲、美洲和欧洲。俄国医学家贝勒对其中百余种植物进行辨别,认为它的成就早于西方至少七十年。美国科学家施温高则评价它是"中世纪最卓越的本草书"。

英国学者李约瑟更是直言:"朱橚等人的工作是中国人在人道主义方面的一个很大贡献,朱橚既是一个伟大的开拓者,也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从明朝一个被视为荒唐王爷的朱橚,到后世被捧为"科学巨人"、"人道主义者",朱橚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执着追求的力量。他的医学研究成就,不但拯救了无数生命,更为世界科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朱棣的同母弟,在明朝丢人,却对世界贡献巨大

朱橚遗世独立,医药著作流传万世

朱橚晚年隐居乡间,潜心著述,不再理会朝政。他的一生虽在朝为人所不齿,但他对医药学的贡献却永垂不朽。

永乐十年,朱棣下旨将朱橚的封地改为洛阳。然而朱橚却婉言谢绝,理由是自己正专心研究医药学,开封的植物园不易迁移。朱棣见状,不但没有勉强,反而赏赐朱橚大量财物,支持其研究。

永乐十六年,朱橚的代表作《救荒本草》问世。这部巨著共分十二卷,记录了数百种植物的种植方法、用途及除毒办法,堪称东方植物学的奠基之作。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朱棣的同母弟,在明朝丢人,却对世界贡献巨大

《救荒本草》一书出版后,并未引起太多重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部巨著的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大量引用了《救荒本草》的内容。

到了清代,《救荒本草》的影响力更是遍及亚洲、美洲和欧洲。俄国医学家贝勒对其中百余种植物进行辨别,认为它的成就早于西方至少七十年。美国科学家施温高则评价它是"中世纪最卓越的本草书"。

英国学者李约瑟对《救荒本草》的评价最为中肯。他直言:"朱橚等人的工作是中国人在人道主义方面的一个很大贡献,朱橚既是一个伟大的开拓者,也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朱棣的同母弟,在明朝丢人,却对世界贡献巨大

可以说,《救荒本草》这部巨著,不仅填补了中国植物学的空白,更为世界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它的出版,标志着朱橚医学研究达到了顶峰。

永乐二十年,朱橚年过六旬,已是垂垂老矣。他在这一年正式卸任周王爵位,隐居在开封乡间。从此再也不问朝政,只潜心著述,将多年医药研究的心得记录下来。

永乐二十四年,朱橚完成了他的另一部代表作《本草衍义》。这部著作共十卷,记录了数百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可视为《救荒本草》的姊妹篇。

永乐二十八年,朱橚在开封去世,享年六十八岁。他一生潜心医药研究,为拯救苍生奉献了毕生精力。尽管在朝为人所不齿,但他的医学贡献却永垂青史。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朱棣的同母弟,在明朝丢人,却对世界贡献巨大

朱橚的医学著作在明代并未引起太多重视,但到了清代则备受推崇。乾隆皇帝下令将《救荒本草》等著作彩绘成册,并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

进入近现代,朱橚的医学贡献更是获得国际认可。195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救荒本草》列为"世界珍贵古籍名录"。

1997年,朱橚还被美国植物学会授予"杰出植物学家奖"。

朱元璋第五子朱橚,朱棣的同母弟,在明朝丢人,却对世界贡献巨大

从一个被视为荒唐王爷的朱橚,到后世被捧为"科学巨人"、"人道主义者",朱橚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执着追求的力量。他的医学研究成就,不但拯救了无数生命,更为世界科学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