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作者:博古通今天下事

2007年4月2日,一场规模可与副国级水平比肩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躺在会场正中间安详长眠的那位老人,正是毛主席的次子毛岸青。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国家领导人纷纷前来送行,人民群众也自发前来哀悼。追悼会现场,还出现了三位相当特殊、惹人注目的人物。

毛岸青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他的追悼会又来了哪三个特殊人物?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 低调朴实,脚踏实地

在毛主席的几个子女中,知名度最高的大概是牺牲在朝鲜战场的、最让父亲骄傲的长子毛岸英,而存在感相对最低的,应该就是毛岸英烈士的一母同胞毛岸青了。

哥哥吃过的苦,毛岸青基本上都吃过。幼年丧母、无依无靠、流浪街头、异国求学、基层历练,他的生命历程仿佛有着九九八十一难,关关难过关关过。

有时候,他也很羡慕最小的妹妹李讷,羡慕她可以在父母的照顾下长大,承欢膝下。小妹那些美好的时光,都是他和大哥内心的遗憾。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兄弟俩从小就没有太多时间与父亲相处,那时候的毛主席忙于革命事业,天南地北地奔波,好不容易回趟家,也只能匆匆的来,匆匆的走。

母亲是他们生命中最温暖的港湾,可这份温暖的力量也在1930年戛然而止。

小小年纪,他们就跟着母亲品尝了牢狱之灾的滋味。杨开慧烈士牺牲之后,毛岸英和毛岸青只能相依为命,互相支撑,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坚持下去。

后来在上海经历九死一生,又被送到苏联留学,兄弟俩才勉强跟父亲取得联系。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1947年学成归国之后,毛岸青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到延安,与自己日夜思念的父亲见面。他的目的地是东北克山县,一处充斥着疾病和贫寒的土地。

这一年的他只有24岁,明明十分稚嫩,却在家国责任面前展现出了强大的担当。

冬天的克山县十分寒冷,生活条件落后的农村正在推行土改运动,毛岸青身边连基本的御寒物资都不存在。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他担心当地干部因为自己特殊的身份而给出优待,所以特意隐姓埋名,化名杨永寿,和前来支援东北建设的青年人一起投入劳动的洪流当中。

他们顶着凛冽的寒风,双手双脚冻得通红,但在田地里干的热火朝天。毛岸青的四肢出现了相当严重的冻伤,可他毫不在意,心中的热情仿佛能够融化一切冰雪。

他积极发挥知识分子的引领作用,白天跟着大家一起参加土改劳动,晚上则组织广大农民一同学习土改基本办法,直到深夜都还伏在桌边书写工作记录。

高强度的劳动,让身体本就不算太好的毛岸青十分疲惫。可他从来没有主动对任何人诉说过自己的辛苦,和家里人通信时,也永远都是报喜不报忧。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生活最为艰苦的那段时间,毛岸青还特意把自己的口粮省下,送给那些承担更多体力劳动的同志。至于自己,一点野菜,一壶冷水,也完全可以充饥。

在他和同志们的全力以赴之下,克山县土改工作推进的非常顺利。1948年5月,黑龙江省委书记亲口对克山县的改造成果表示肯定与赞扬。

农民再也不用受到压迫,土地再也不会垄断到地主手里,耕者有其田,人人有饭吃,毛岸青等人不懈追求的目标,不正是如此吗?

他隐姓埋名的来到这里,完成任务之后,又隐姓埋名的离开。当地群众都不知道,和他们一起参加劳动的那个单薄的青年人,就是毛主席的好儿子。

毛岸青这一生,心甘情愿地藏在父母和兄长的光环后面,从不主动曝光自己,更不贪恋名利声望。

在他的身上,毛主席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他恪守毛家子孙的本分,从不寻求特权,更不会利用自己的身份给党和国家添麻烦。

当农民,当工人,当翻译,他什么工作都愿意承担,只要国家有需要,毛岸青一定会顶上。

伟人父亲,烈士母亲,英雄哥哥,三位亲人是毛岸青毕生最为珍惜的亲人。他们足够耀眼,而他甘于平凡,却绝对不会平庸。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上天给予了他太多磨难,也把一份礼物送到了他的身边。他始终感激着这份馈赠,直到生命终结之时依然如此。

  • 相濡以沫,生离死别

1960年,一场简单朴素又不失喜悦的婚礼在大连举行,新郎新娘笑容满面,真诚感谢来到现场祝贺的每一位宾客。

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工作忙碌,虽然心中记挂着这场婚礼,但没有办法亲自赶来大连,只能托人送来一块手表和一台熊猫牌收音机,给两位新人送上最为美好的祝福。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没能参加这场婚礼,一直让毛主席觉得有些遗憾。因为婚礼的主人公不是别人,正是他唯一一个在世的儿子毛岸青,以及他故交的女儿邵华。

毛岸青与邵华的结合,一直是毛主席乐见其成之事。对于小儿子的恋爱过程,毛主席也和全天下所有的老父亲一样操心。

记得新中国成立前夕,毛岸青回到毛主席身边时,伟人除了操劳国家大事,剩下的时间就用来关心儿子的终身大事。

毛岸青身体不好,性格有些内向,不善于主动与人交际,也没有交到合适的女朋友。若是继续闭塞下去,恐怕很长一段时间,毛岸青都遇不到称心如意的另一半。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毛主席好不容易才找了个机会,亲自打探儿子的心声,他问毛岸青:“你嫂子的妹妹,你觉得怎么样?”

毛岸青的大嫂刘思齐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妹妹,名叫邵华,很受毛主席疼爱,时常出入中南海,几个年轻人也常常玩在一起。

听到父亲这么问,毛岸青不由得有些害羞。邵华的确是他的心上人,各方面都很优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了解儿子的心意之后,毛主席一直鼓励他与邵华多通信。毛岸青在大连养病时,主席还特意拜托刘思齐和邵华代替自己前去探望,给两个年轻人创造见面相处的机会。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在老父亲的积极推动之下,二人终于坦诚彼此的心意,顺理成章的走到了一起。他们的婚姻受到了亲朋好友的祝福,也注定会走向圆满的结局。

邵华是位能干大气的女性,不仅能把自己的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还能好好照顾毛岸青的身体,照顾他们的孩子毛新宇。

有邵华这位贤内助,毛岸青感叹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夫妻俩感情甚笃,携手走过几十年的岁月,一直心意相通,互相理解。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他们是彼此的爱人,也是彼此最好的伙伴。

所以2007年毛岸青离开人世时,最伤心的那个人无疑会是邵华。此后漫漫人生路,失去了另一半,她只能一个人走下去。

4月2日,毛岸青的追悼会在八宝山公墓举行。

这是一次规模很高的告别仪式,虽然毛岸青生前强调过低调简朴,国家还是给了他副国级的规格,领导人们也特意来到现场,表达追思。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这是中国对一位默默奉献一生的老人最大的尊重,也是毛岸青应得的光荣

一位自发参加告别仪式的老者说:“毛岸青一辈子默默无闻,但这也彰显了他的伟大。”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评价也往往最客观,最公正。

追悼会现场,除了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现身,有若干群众送行之外,还出现了三位让人有些惊讶的特殊人物。

  • 特殊人物,到场送别

毛岸青的追悼会,夫人邵华、儿子毛新宇、儿媳刘滨当然需要全程在场,主持大局。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当看到追悼会现场出现三个人时,他们的眼睛又红了,赶紧迎上去,大家手握着手,互相安慰。

这一刻,那份悲痛与伤怀,他们都能感同身受。因为他们都是骨肉,是被血脉紧紧拴在一起的亲人。

这三位特殊人物,第一个人是李敏,也是毛岸青的大妹妹。

当年在苏联时,李敏和两位哥哥就常常见面,互相照顾。他们不是一个母亲生出的孩子,但他们都是毛家的孩子,所以都抱着最大的爱与对方相处。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李敏年纪小,性格敏感,毛岸英与毛岸青便对妹妹多有照拂,在异国他乡,如同父亲那样给予李敏关怀。

回国之后,他们也常常聚在一起,绕在毛主席的身边,让主席尽情感受儿女亲情带来的幸福。

李敏已经是个70多岁的老人,身体大不如前。她能亲自来为哥哥送行,嫂嫂邵华十分感激。

第二个人是他们共同的小妹妹,李讷。

李讷应该算是毛主席几个孩子里最幸运的那一个,虽然她的母亲身份敏感,但她的童年时代却比任何一个哥哥姐姐都幸福。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遗憾的是,李讷的婚姻并不幸福,在她生活最困难的时间,父亲和哥哥姐姐都对她相当关心,这让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骨肉的意义。

1950年毛岸英牺牲时,李讷只有十岁,懵懵懂懂,并不能完全理解生离死别对于一个家庭的影响。后来陆陆续续经历其他亲人的死亡,她也渐渐长大,对生死的解读也更加透彻。

岸青哥哥离开,她应当,也必须来送别最后一程。

最后一位特殊人物,她和毛家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血缘关系,但大家的相处却胜似亲人。整个追悼会现场,与她血脉最为亲近的当属邵华,她就是毛岸青的大嫂刘思齐。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毛岸英是刘思齐和毛家之间的纽带,但不是唯一一根纽带。哪怕毛岸英牺牲,她和毛主席也如同父女一般相处,与毛家的弟弟妹妹们也都感情深厚。

她是毛岸青尊敬的大嫂,也是邵华亲爱的姐姐。于情于理,今时今日,她都必须到场,怀着最沉痛的心情,送别她的好弟弟。

这三个人都是毛岸青和邵华的亲人,他们的出现,生动的体现了毛家优良的家风和温暖的家庭氛围。

家人各自独立,但又守望相助,秉持着相同的精神,在各自的人生中绽放,这就是对亲情最好的诠释。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结语

毛岸青的追悼会,或许是他这一生中最为高调的时刻。从出生到死亡,他严格遵守着毛主席的家训,低调踏实地做人。

大嫂和两位妹妹的出现,让这场悲痛的告别仪式更加圆满,也向世人展现了毛家最坚定的力量。

参考材料:

1、中国新闻网:《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毛岸青遗体告别侧记》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2、金台资讯:《毛泽东二十八封家书传家风》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毛岸青同志逝世》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4、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毛泽东家书中的儿女情长》

毛岸青去世后,追悼会高至“副国级”,而且来了3位“特殊人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