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薛仁贵的后人出现了哪些英雄人物?薛家将的最后结局到底又如何?

作者:富足豆浆Ug

薛仁贵的后人出现了哪些英雄人物?薛家将的最后结局到底又如何?这是一个令人扑朔迷离、引人入胜的传奇。自从宝戟英雄薛仁贵横空出世后,薛家将就成为了大唐英雄辈出的名门。然而,随着岁月流逝,这支曾经辉煌的武家后人又经历了怎样的兴衰沉浮?面对艰难重重的环境和命运考验,他们最终又走向了何方?让我们一起追溯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揭开薛家将最后的神秘面纱。

薛仁贵的后人出现了哪些英雄人物?薛家将的最后结局到底又如何?

一、薛丁山:薛仁贵的嫡传宗承

当宝戟英雄薛仁贵的年岁渐高之时,一个锐不可当的年轻将士已然初露锋芒。他正是薛仁贵的嫡长子薛丁山。自幼跟随父亲征战沙场,薛丁山早已将武艺修炼得炉火纯青。在王敖老祖门下,他学习了紫金藤枪的精髓,枪法凌厉无匹,当世无人能敌。

薛仁贵的后人出现了哪些英雄人物?薛家将的最后结局到底又如何?

年岁渐长,薛丁山的功勋也日益彪炳。在征西之役,他以统帅大权,引领大唐军队深入西域。锁阳之战,当铁板道人率领狂徒割据重镇时,薛丁山亲自临阵,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三位名震天下的女将元凤仪、阿洛氏与罗氏均一见倾心于薛丁山的英武不凡和挺拔身姿,纷纷投军并嫁于他门下。在薛丁山的征战指挥下,铁板道人被击溃,狂徒覆没,重镇很快被大唐所夺。

此役之后,功勋卓著的薛丁山被册封为两辽王。然而,身为王侯之后,他并未骄纵躭态,反而更加勤于钻研武学,将所学枪术竭力授予四子。长子薛勇师承其父遗风,刻苦磨练,枪法遒劲有力;次子薛猛心性热烈,枪路洒脱爽利;三子薛刚四子薛强更是天分过人,枪路狠辣凌厉,无人能敌。正是这一手好的家传枪术,让薛家将扬威武林,响彻云霄。

薛丁山退伍之后,薛家又迎来了全盛时期。年老之年,薛丁山定居锁阳,师从能师,教养儿孙,兴办家学,将薛家枪术代代相传。当时,薛丁山以高尚风范和非凡远见,使薛家将在武林中声望鹊起,名垂青史。可以说,薛丁山不仅是薛家将百年根基的开枝散叶,更是撑起了整个武林的中流芳华。

二、薛家分支:薛刚与薛葵两支后人

薛仁贵的后人出现了哪些英雄人物?薛家将的最后结局到底又如何?

薛丁山四子英武过人,但最为突出的当属三子薛刚和四子薛强。薛刚生性刚直,纵有千钧之力,于长安城屡屡惹是生非,人称"通城虎"。为免他贻害无穷,薛丁山将他送往少华山,拜师学艺。经过一番严格磨砺,薛刚悟出了刚鞭之法,并铸就了一杆丈二钢矛,刀枪棍棒无所不精。后他远征西凉,技压群雄,威慑四方。

薛强年少时家遭变故,逃亡途中被李靖老英雄所救。李靖见他资质非凡,遂亲自将枪术精髓传授与他。薛强学有所成后,奔赴大宛国,在那里一展身手,最终被册封为驸马爷。如此看来,薛刚薛强二人虽出身薛丁山之后,却都在别家名宿门下矻矻成材,足见薛家将实为人才辈出。

而薛丁山的另一位嫡孙薛葵,则是名扬武林的锤法高手。薛葵自幼毅力过人,历经艰苦磨砺,终铸就一对擂鼓瓮金锤,单锤重达三百八十斤。然而,他的上佳功力并非凭蛮力凿就,而是源于修行佛家武学,内有真气运转,外借锤影施展。凭此非凡神力,他大战群雄,谁与争锋。众多锤门高手尽在薛葵手下失手,他最终成为当世无双的"八大锤"之首。

薛葵又收下四徒弟,亲授家传锤法绝学,将薛家锤路薪火相传。二徒薛克勤、薛克俭虽为他亲孙,却只得一身皮毛,未能学得锤法全貌;而另两位徒弟薛克峰、薛克虎却是后来居上,尤其是薛克虎,更是锤路精髓的继承人。他枪羁彪炳,锤震群雄,曾力压银锤鲍官保等一众名将。后他投靠唐廷,成为征剿太行山的先锋将士,扫荡山东一带,赫赫有名。

薛仁贵的后人出现了哪些英雄人物?薛家将的最后结局到底又如何?

九牛二虎一龙护身的薛葵虽已驰名武林,往日英勇恐怕也怅然若失。因为就在他生前,便有另一位巾帼英豪席卷江湖,惊动朝野。这就是晚唐黄巾军首领黄巢。黄巢枪法精湛,身怀异力,当年曾在长安举办比武招亲。届时,一身白衣的薛崇携银戟惊艳亮相,决意与黄巢一决高下,重振薛家雄风。这一幕定将成为薛家将后人追捧景仰的不朽典范。

三、家谱散落:薛氏谱系寻访不易

自薛仁贵开疆扫垣之后,薛家将武勇远播,彪炳千秋。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支璀璨一时的武林名门,却也渐渐走向没落。后人子孙虽不乏英豪出类拔萃者,但整个家族已然分崩离析,家谱散落各地,寻访实属不易。

北至燕云十六州,便有薛家子弟崭露头角。当年,北方权倾一时的归义军攻陷幽州,俘虏了太子李珣。李珣为保全性命,不得不投靠归义军首领薛林。后来回师京畿,李珣即位称帝,赐封薛林为安国将军。距今已有八百余年,但薛林家族依旧薪火相传,枪法代代不衰。

薛仁贵的后人出现了哪些英雄人物?薛家将的最后结局到底又如何?

再往西行,川峡大江之畔,亦有武力彪炳的薛氏宗派绵延至今。明季西川巨擘薛斗,即是这一世家后裔。薛斗自幼习武,初凭一手好枪法,从而小有名气。及长,他又渐悟佛理,投身行脚高僧门下,习得绝世武功"六神通"。后受朝命平定岷蛮,立下赫赫战功,一时名震天下。

如今的陕西关中,亦有薛氏身影。传说巩姓宗亲有位姑娘名曰巩氏,生性刚烈,武艺超群。她不幸遭遇奸人迫害,走投无路之时,被薛家留后的一名侍卫所救。薛氏侍卫赏识她的过人才能,遂留她在家中习武受教。不料二人私订了终身,结下了梁子。虽日后薛氏侍卫负了伤,但他们的后代却一直生息于关中,代代相传武学秘笈。

南面的江浙一带,亦是薛氏武家集中的重镇。金陵城中就有一个名叫"薛家园"的武馆,规模宏大,生源遍布南北。据说当年有个薛英年,是家族中黑白两道兼修的奇人,他创下了"无色无空门"这一绝学,后被传为家传密典。他的嫡传弟子薛英杰则习得"龙爪手"的精髓,曾大开杀戒,血洗武林。直至他的弟子薛升发,才重拾了正途。

薛家将这一武林名门,虽几经流离分裂,但却遍布祖国各地,子孙虽散亦非绝嗣。只是这股正统武家血脉何去何从?又将走向何处?这仍是个未解之谜。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薛氏英雄虽已离世,却终将永垂不朽。

薛仁贵的后人出现了哪些英雄人物?薛家将的最后结局到底又如何?

四、英雄迟暮:环境压制武学式微

虽然薛家将声威赫赫,绵延数代,但随着时代变迁,这一武林豪门也渐露衰颓之象。这其中,晚唐政局的剧变和社会环境的压制,实为导火索。

自武则天执政之后,唐朝由盛转衰,中央集权日渐式微。宦官奸党扰国作梗,家道中落的武林门阀纷纷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股浓厚的文风书香气息。诗词歌赋、经籍典章成为时髦,而武家子弟如薛氏后人,在这股汹涌澎湃的儒风中,渐失根脚。

当仕进士,习读圣贤为上;纵横江湖,身怀枪棍反成了避嫌。在这种氛围下,薛家子弟纷纷弃武从文,以躲避时弊。据载有位宗族中人曾对晚辈诲谕道:"吾家自宝戟英雄始祖后,代有英杰拨乱反正。今日儒门扬盛,武道衰替,诚不若终老书斋,循规蹈矩为高。"从此,薛家子弟很少再涉足武林,反而纷纷投身文场。

薛仁贵的后人出现了哪些英雄人物?薛家将的最后结局到底又如何?

时过境迁,唐王朝渐次黄昏。随着黄巢起义的爆发,戎马重重,战火燃遍中原。然而,作为武林名门的薛氏子嗣,却只能饱读詩书,无从施展家学渊源。部分薛家族人甚至逃往山野,隐居终老,避其锋芒。比如有一支就定居陕西锁阳,远离尘嚣,将薛家枪术秘法终老于此。

从这个角度看来,唐末社会大环境的确给薛家将这一豪门带来了致命一击。武学式微,家族瓦解,昔日英雄的子孙们无不黯然神伤。有识之士慨叹道:"夫宝戟声伐鼓气昂扬,英雄所向披靡它的激昂慷慨;今日门阀谪仙穷径,教学世守空门冷途。"可见,不仅仅是薛家将,整个武林在这个浩劫中都遭受了空前重创。

五、曲终人散:薛家将走向终点

随着黄巢军阻挡政权更迭,新朝伊始,武林门阀渐行渐远。身为曾经名门正宗的薛家将,亦走向了终点。虽存有少数遗脉散落各地,但主干已然腐朽殆尽。

薛仁贵的后人出现了哪些英雄人物?薛家将的最后结局到底又如何?

最后一位彪炳一时的薛氏英雄,当属北宗薛升发。他继承了薛英年的"无色无空门",并将其融会贯通,创下"五衰疾"之绝学。后他在燕云一带横行无阻,独步武林,一度声震华夏。然而,新朝连年征伐,终于累及薛升发一脉。在平定北方叛乱之役,太宗命其两位亲信飞天阎罗率兵拥靠薛升发。经过一番龙争虎斗,薛升发虽败下阵来,却也重伤了阎罗夫妇。

太宗见薛升发实在威武过人,生怕日后称王称霸,便将其极刑伏诛。此后,薛升发的徒弟门人无一幸免,全遭屠戮。这支武林豪门,由是彻底破碎凋零。有关薛升发的历史记载,也就戛然而止。

自此之后,薛家将的正统血脉几乎就此中断。仅存的一些薛氏子弟,亦都游离于山野林间,无足轻重。譬如江南一带,就有后人在湖州武林授徒传艺,招徕生源。然而,这支私塾初见成型便再度夭折,无法为继。也曾有一度,薛家子弟进入宦海,以世家门阀身份受人礼遇。奈何,宦途艰辛,很快又销声匿迹于朝野。

总的来说,随着门阀权力的终结和新王朝的根绝,这支武林豪家几经兴衰,最终归于寂灭。后人子嗣或游手好闲,或另辟蹊径,却已很难再重现昔日的辉煌。不过,即便不复当年,薛家将的光荣传统和不朽事迹,仍将永远铭刻在华夏武林史册的最高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