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定格历史经典瞬间:渡江战役中的“背影小姑娘”,记者苦寻50年

作者:慧言史说

今天,我们踏入南京的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都会被一幅名为《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所吸引。

定格历史经典瞬间:渡江战役中的“背影小姑娘”,记者苦寻50年

照片的画面非常简洁:在照片底部的三分之一处,是一艘行驶中的木船;十几个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战士坐在船上,其中的3人望向摄影者,剩下的人则是将钢枪靠在肩上,目光专注地看向前方。

小船前方,是长江一望无际的水面,有4只小木船正在行驶,远处虽然不是很清楚,但应该是敌人的江防阵地。

画面的左下角,是一个年轻女孩的背影,只见她梳着及腰长的粗辫子、双手正使劲地摇着橹。

她的身材虽然瘦弱却很挺拔,我们仿佛能从她的姿态,看到她注视对岸、望向胜利的灼灼目光。这张照片展现出人民的力量,以及共同迎接胜利的希望,仿佛能穿越时空,直击人心。

然而可能没人会想到,正是画面中的这个小女孩,在50年后,引起了一场寻找她的热潮。

定格历史经典瞬间:渡江战役中的“背影小姑娘”,记者苦寻50年

究竟是什么人在寻找她呢?她的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谜团呢?事情还要从渡江战役时期的一个难题说起。

战争背景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已歼灭国民党军大部主力,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解放军总兵力已经发展到四百多万人,声势浩大,士气高涨。

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一统中国的渡江战役了。

1949年4月初,解放军渡江战役总前委移驻合肥瑶岗村,拉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而要打好这一仗,最为重要的就是解决敌人的长江防线。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总长度6400公里左右,它自西向东横贯大陆,其中、东部,下游江面的宽度,从1.25公里至10余公里不等。

定格历史经典瞬间:渡江战役中的“背影小姑娘”,记者苦寻50年

长江不仅水面宽阔,水流也很湍急,江面情况更是复杂,所以自古就有“天堑”之称。

自古以来,正面突破长江天堑就非常困难。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曹操在占据兵力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仍然失败,在没有得到四川水源地的情况下,强行突破长江困难重重,而解放军面对的情况,比古战场上的情况更加凶险。

为了能守住南中国的半壁江山,国民党军在长江边上,集中了两个大的军事集团,共七十余万人,还有若干海空军,沿着上海、宜昌一线,布置了将近两千公里的防线。

这条一线展开的防线,形成了两个梯队的宽正面、纵深立体部署,企图阻止解放军的登陆和抢滩。

总前委针对国民党军的部署,也提出了自己的破局之策,刘伯承表示:敌人的长江防线,其实就是一个死蛇阵,只要其中一处被斩断,就会全线崩溃。

定格历史经典瞬间:渡江战役中的“背影小姑娘”,记者苦寻50年

刘伯承

为斩断这条死蛇,总前委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将解放军的百万大军分成了东、中、西3个集团,利用敌人方向的突出部位,在一个很宽的攻击面上,进行重点突击,首先歼灭沿江守敌,然后再向南发展。

这个战略没有任何问题,在解放军强大战斗力的碾压下,只要双方在陆地上有所接触,摧毁其防线没有任何问题。

况且,解放军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其攻势必然如雷霆万钧,但是,这次的渡江作战仍然困难重重。

解放军的战士中北方人居多,很多人不会游泳,更不通水性,没有任何水上作战经验,在江水上作战有些困难。

而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船,在撤退时,国民党为了阻止解放军渡江,已经将沿江的船抢的抢、砸的砸,弄得一艘都不剩了。

定格历史经典瞬间:渡江战役中的“背影小姑娘”,记者苦寻50年

为了解决问题,党中央从海外采购了大量救生圈、筏子、软木、军鞋等物资。

但是,船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没有船,靠竹筏、小木排过长江是不现实的,但如果重新造船,必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耽误发起进攻的时间。

但是幸运的是,在一些老百姓的家里,还藏有不少的船,这些老百姓往往是跑航运的,船就是他们的饭碗,不可能轻易送人。

这些船,就成了解放军眼中的宝贝疙瘩,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这些老百姓组成了特殊的支前队伍,专门负责用自家的船,给解放军运兵。

长江边上,有一个名叫颜建发的船家,是多年跑船的老艄公了,他家里,有一条5吨重的大木船,他们一家都十分支持解放军,希望他们能取得全国的胜利。

1949年3月的一天,颜建发带着女儿颜红英、颜根兄,运送一船小麦来到泰州。

定格历史经典瞬间:渡江战役中的“背影小姑娘”,记者苦寻50年

他们在卸货时,听说解放军正在从各地调集船只,准备横渡长江,彻底歼灭国民党反动派,女儿颜红英非常高兴,马上和父亲、妹妹一起赶到登记处,要求参加渡江支前。

二十军是在3月15日,开始集结于扬州以东的丁沟、樊川、宜陵一带,开始做渡江准备的。 按照计划,他们将从江都三江营渡江,而颜建发等船户的到来,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为了方便运兵,颜建发把自家船上的篷子拆掉了,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装,然后便投入了紧张的训练之中。

他们也和解放军一样,要做到指挥有度,令行禁止,在自己训练的同时,他们也见识到了解放军的训练情况。

二十军军长刘飞下达命令,让部队苦练泅水、上下船、滩头登陆、水上射击和登陆联合作战等技术。

为防止国民党军飞机轰炸,所有支前船只,白天都必须用芦苇、柳条遮盖,傍晚再撤掉伪装,参加水上练习。

定格历史经典瞬间:渡江战役中的“背影小姑娘”,记者苦寻50年

4月中旬的一天傍晚,颜红英随部队行动,到江都河口附近的夹江水域,进行一次实景的渡江演习。

突然,她的眼前射来一道亮光,原来是一艘敌舰的探照灯扫了过来。

敌人发现了他们,随即便向木船开炮,船上有一位解放军战士很机警,当即高喊:“注意隐蔽!”

别看年纪小,但颜红英的驾船技术十分娴熟,在紧急关头,她迅速调转船头,离开了刚才的位置,她刚刚完成动作,一发炮弹便在木船边的水里爆炸了,掀起了巨大的水柱。颜红英的耳朵,被爆炸声震得嗡嗡直响,头也痛得似乎要裂开,但是,她仍然凭借坚强的毅力,继续驾船快速行驶,直到进入了安全水域。

这次遇险,让颜红英的耳膜受了伤,部队领导劝她住院治疗,但坚强的颜红英怕耽误运送部队,坚持不肯,她再三恳求领导,一定要允许自己参加部队的输送,部队领导看她心意已决,只得应允。

定格历史经典瞬间:渡江战役中的“背影小姑娘”,记者苦寻50年

1949年4月20日晚8点,渡江战役正式打响,解放军的多兵种联合行动,发起了这场伟大的战役。

在长江的千里战线上,上千艘木船载着解放军强渡长江。他们迅速突破了敌人的长江防线,占领了贵池、江阴、镇江等一系列大小城市,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一字长蛇阵”。

寻找“背影姑娘”

战斗之中,在4月22日凌晨5时,二十军的2个师,将近2万人在扬中地区登陆,国民党军立即弃守阵地溃逃,扬中遂告解放。

下午,颜红英的渡船载着两个班的战士,随着船队从江都出发,缓缓驶入了夹江水域。

稍作休息后,他们再次开船,向对岸的丹徒伏园乡渡口驶去,颜红英的父亲在船尾掌舵,颜红英和妹妹则两个人轮流摇橹。

定格历史经典瞬间:渡江战役中的“背影小姑娘”,记者苦寻50年

一个姑娘,以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为解放军驾船的伟大使命,这种景象,正好与战场上的胜利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军民鱼水情”的别致画面!

随军的新华社记者邹健东,此时感觉到了一种创作的冲动,于是便举起相机,拍下了这张经典的照片。

后来,他把这张照片命名为《我送亲人过大江》,发表在当时的报纸上,一时间,“背影姑娘”成了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象征。

不过,当时由于战况进展太快,大量记者都随军去了前线,未作详细的相关报道,所以谁也不知道,这个给解放军驾船的女孩子,她的名字叫什么。

时间很快来到了1998年春天,为了给建国五十周年、渡江战役胜利五十周年献礼,南京电视台决定筹拍一部大型文献纪录片,名叫《风雨钟山路》。

定格历史经典瞬间:渡江战役中的“背影小姑娘”,记者苦寻50年

纪录片将使用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来呈现当年最为真实的战斗细节,客观再现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历史画卷,而著名的历史照片《我送亲人过大江》,也被选为纪录片的素材之一。

在确定拍摄内容之时,摄制组认为,《我送亲人过大江》这张照片十分经典,极具那个时代的代表性。

如果能找到当年的“背影姑娘”,来讲述当年的一些经历,那节目将会更加精彩,也更有意义。

然而,这张照片上只有背影,连个正脸都没有,更没有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今时间已经隔了将近五十年,要如何找到那个“背影姑娘”呢?

负责寻找“背影姑娘”的任务,落到了摄制组成员张纪福身上,经过联系,张纪福找到了照片的拍摄者。

定格历史经典瞬间:渡江战役中的“背影小姑娘”,记者苦寻50年

邹健东

在谈起照片背后的故事时,邹健东感慨地说:“如果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话,那么,渡江战役就是人民群众用小木船划出来的,这种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邹健东回忆了很多当年的细节,甚至他还记着,那艘船上的老班长是个山东人,在自己拍照的同时,老班长正对摇橹的姑娘说:“有人给你拍照了。”

但是,战斗结束之后,邹健东就迅速随军离开了,根本没来得及问“背影姑娘”的名字。

就这样,寻找“背影姑娘”的第一条线索断掉了,但是,张纪福没有放弃,又开始排查当年活跃在长江一带的老船工,以及渡江战役的知情者。

他来到扬中地区,拜访了一个叫“老码头”的人,据他辨认,虽然他不知道此人的名字,但应该有一个叫“小鸭子”。

张纪福立刻兴冲冲地去寻找这个 “小鸭子”,结果还真找到了一些线索,但是等到他真的来到“小鸭子”面前时,却瞬间失望了。

定格历史经典瞬间:渡江战役中的“背影小姑娘”,记者苦寻50年

虽然这个人帮助过解放军渡江,还得了一个一等功,但是他却是个男的。

这次的线索断掉之后,张纪福再也没能获得更准确的消息,直到纪录片《风雨钟山路》播出,他还是没能找到“背影姑娘”。

不过,为了纪念这位人民的功臣,摄制组特意在影片的末尾,加上了一段关于“背影姑娘”的讲解,以及一段特别的解说词:“照片上的姑娘,你是否记得50年前的那个傍晚,你以纤弱的身躯划着木船,送走了黑暗,迎来了黎明。划船的小姑娘,你现在在哪里呢?”

有的时候,还真的是无巧不成书,在纪录片《风雨钟山路》播出后,很快就被一个叫董小妺的妇女看到了,她一眼就认了出来,照片上的那个背影,不是自己的母亲又能是谁?

于是,她马上让自己的母亲也看了这部纪录片,当照片出现在银幕上时,她的母亲兴奋地高喊:“这就是我!”

是的,董小妹的母亲,就是颜红英!

定格历史经典瞬间:渡江战役中的“背影小姑娘”,记者苦寻50年

原来,在渡江战役胜利后,颜红英一家参加了在扬州召开的庆功大会,在会上,他们获得了支前二等功臣的证书。

此后不久,颜红英就嫁人了,去了吴江县的菀坪乡,1957年,她们家遭遇了火灾,证书化为了灰烬。

从此后,颜红英不再跟人提起自己参加过那场伟大的战斗,时间一长,也就没人再记得她了。

到了70年代,她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去了农场工作生活,她在几十年间换了好几个身份,这也就是为什么谁也找不到她的原因,直到纪录片播出,她的女儿才发现了母亲的秘密。

让人感动的是,颜红英虽然已经隐藏于人海,没有拿过国家的任何补助,但对解放军仍然是一如既往的支持。

在1998年的洪水灾害中,她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买了毛巾,煮了热腾腾的茶水,送到了堤坝上,慰问子弟兵。

定格历史经典瞬间:渡江战役中的“背影小姑娘”,记者苦寻50年

“背影姑娘”找到了!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虽然现在的颜红英,已是一位69岁的老大娘了,而且当年爆炸留下的后遗症仍在,但说起当年来仍然是如数家珍。

后来,颜红英接连去了南京和北京,与邹健东也见了面,当年有过一面之缘的两人再次相聚,自有一段感慨。

这之后,一些媒体竞相对颜红英进行了报道,1999年的一个大型文艺演出中,电视台还把颜红英、邹健东请到演出现场,向全国人民介绍了当年的情况。

定格历史经典瞬间:渡江战役中的“背影小姑娘”,记者苦寻50年

后来,国家给颜红英分配了一套房子,让她安度晚年,在国家的照顾下,颜红英年近百岁仍然身体健康。

当年她用自己的汗水支援了国家,国家自然会对她有所回报,每一位为共和国的解放付出过的人,都是国家的英雄和功臣,国家不会忘记他们,历史也不会忘记他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