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王文永有哪些故事?

作者:铁面人解读历史人物

王文永老师,中国式摔跤大师、20世纪50年代中国体坛上颇有盛誉的中国式摔跤名将、摔跤名家、摔跤界泰斗。

这个运动项目叫做中国式摔跤,它是大陆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在古代、也被称为角立,角抵。相传,早在四千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了摔跤活动,经过各民族相互交流、长期融合,逐渐形成了现代中国式摔跤的雏形。这位老人名叫王文永,当时那年八十三岁,他是那些年轻人的师爷,王文永一生都致力于中国摔跤事业,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王文永就是北京城里名噪一时的“跤王”。在王文永的印象中,刚解放的那几年、摔跤在北京还颇为流行,1953年、中国式摔跤正式被列入国家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开始举行全国性比赛。每次举行比赛的时候,北海体育场、文化宫体育场、东长安街体育场,这人啊、买票买不上,五六千人买票买不上。到了1956年,国家体委颁布了《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等级制》,次日又颁布了《中国式摔跤规则》,自此以后、中国式摔跤有了统一的赛制。三分钟一局,撂三局,中间休息一分钟,三分钟休息一分钟,第二局又休息一分钟,那阵儿还没有说什么三分、两分、一分,没有。摔一跤,不管你多漂亮跤、也是一分,因为那阵儿拿一个冠军真不容易。北京市摔跤多了,尤其我这级轻量级的,好的全在这级呢,那阵儿拿一个冠军真不容易。王文永第一次夺冠,是在1957年,随后几年更是连战连捷、称霸北京跤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么一个“常胜将军”,在第一次参加北京市摔跤比赛的时候、竟然连一个对手也没有拿下。因为那阵儿背着自己父亲参加摔跤,在官园体育场、第一次北京市摔跤比赛,这是1956年,那时候还没认师父呢,我自己觉得我了不起、浑身是劲儿,举重自己也举,长跑、踢足球、打篮球,不知道干什么、反正身体有劲了。1956年,王文永二十四岁,一米八的大个子、在北京仪器厂当警卫,他从十四岁起就开始学习摔跤,还跟着父亲学习过八卦掌,因此对这次比赛、王文永信心满满。可比赛刚一开始、对手却立刻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自己跟傻子似的,人家都穿长裤子撂跤,自己穿一条裤衩、红裤衩,让人家给自己摔的、东南西北自己都不知道。三局下来,王文永被摔懵了,总分输了个0比7,王文永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向父亲提起今天偷着去参加比赛的事情,没想到父亲不但没有安慰他、反而火冒三丈。给自己一大嘴巴,谁让你去的,你不练功夫、你到那儿摔跤,后来挨了打了、挨摔受耻辱,那阵儿摔跤跟现在不一样,那输了一跤啊、寒碜着呢,成宿睡不着觉,自己就找了一个临时老师,姓刘、叫刘云,给我们指导,成立这个摔跤队、二十多人在我们厂子里,自己是头儿。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王文永逐渐在北京摔跤圈子里崭露头角,这也引起了摔跤名家金宝生的注意,金宝生是当时北京城里最知名的摔跤高手,王文永的住处离他的家很近、常去请教摔跤技巧,金宝生认为、王文永是一块摔跤的好材料,两人一拍即合,1957年、王文永正式拜金宝生为师。每天晚上五点以后,自己师父骑着那辆自行车、由东直门到郎家园,二两酒、两毛钱开花豆、他们坐在传达室那儿、看着自己练功,自己这还得挎着枪、值着班呢,一瞅这个下雪了,自己说、师父今儿下雪还练吗,那也得练啊、踢腿。自己那厂子进深呢,马路到尽头是三百五十米,握着腰、踢着腿,三百五十米、踢过去再踢回来,那汗甭说了。

王文永跟随师父金宝生学习的那些年,师父常会给他讲起这门跤法的历史,在老北京、王文永练的摔跤被称作撂跤、也叫京跤,它是中国式摔跤的四大流派之一。蒙古是一派、保定是一派,山西是一派,北京天津是一派,因为天津跤是由咱们北京传过去的,自己说四大派,山西讲究抹泥鳅、不穿褡裢,蒙古是以力服人,保定有快跤,北京是功夫跤、是皇系。撂跤的技法,最早源自白山黑水间的满族传统运动,后来清朝入关后带入宫廷,这就不得不从康熙年间说起。康熙皇帝继位后,顾命大臣鳌拜欺负康熙年少,把持朝政、胡作非为,于是、少年康熙在宫外挑选了一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每日练习摔跤,在一次、鳌拜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康熙身边的跤手们蜂拥而上,一举将鳌拜擒拿,这些跟着康熙一起撂跤的年轻人、后来就组成了清廷的内卫部队 善扑营。清朝善扑营东西两营,西营在小护国寺、东营在咱们美术馆后头大佛寺,清朝那阵儿分等级了,就是专业队,西营跟东营一年腊月二十三、皇上在那儿看着,还有各国大臣、外国大力士、到中国来进贡,有的人大力士、就跟现在保镖似的,那大力士是什么、洋人。咱们中国跤呢,一等布库、二等布库、三等布库。金宝生告诉王文永,“布库”在满语中、既说的是这种运动形式,同时也指从事这种运动的摔跤手,当年金宝生的这身摔跤功夫就是拜清末善扑营的著名布库习得的。在清朝,布库们除了保卫宫廷,同时也要在皇帝面前表演摔跤,布库们依摔跤水平不同、也分等级,水平最高的是一等布库。一等布库等于四品带刀护卫,一等布库拿一万、二等布库拿五千、三等布库拿两千,还有往下就是、陪练队员叫答辛密、是预备队员,管吃管喝、给俩零钱花。练习摔跤的布库等级越高,俸禄也会越高,这样在布库间的相互竞争之下、撂跤技艺在清朝发展到了极致。谁都愿意上一等,那么上一等怎么办呢,就得要 你是一等布库你会使什么,我得想办法赢你,二等跟这一等俩人撂上、我想进一等 我得把你摔了,每年有这么一次,那书里也写着呢、这叫等级,撂等、撂殿、撂金殿,为什么刚才自己说撂字,撂金殿、撂跤,这技术是这么来的。

王文永是金宝生的第九个徒弟,当年师父收了十三个徒弟,后来他们被称作跤坛“十三太保”,师兄弟间、属大师兄的摔跤技术最强。那时候自己大师兄摔自己、往死里摔自己,自己师父也不扶、自己父亲也不扶,后来自己师父跟自己父亲说、你带他练一年、找他大师兄。这一年里,王文永跟师父学习撂跤技艺、没少吃苦头,不论三九天、还是三伏天,王文永都要咬牙坚持,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师父要求他每天上午四点都要去院子里练习解一种师娘编好的绳扣。蒜苔疙瘩,编完了以后扔到水桶里头、三九天,当时拿出来扔在窗台上,这完了踢腿、使凉水洗澡,那大缸啊、使凉水洗澡,旁边附着一缸 二号缸、缸口这么大,转那缸去、走着步,练那大缸,那大缸子里练的运用自如了、往里搁沙子,还是这么走。后来,王文永明白了师父的用意,解绳扣是要锻炼他的手指头的力量和巧劲儿,运缸则是为了把太极拳的功夫融入到撂跤的技法之中,你比如说八卦掌、太极、形意,都把这些东西加里了,八卦掌也好、太极也好,讲揉手、推手,摔跤把它给进化了。

王文永说、老北京撂跤与中国式摔跤的其它流派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它融合了很多中国传统武术的精华。打拳也好、各种武术也好,都是这个距离,对不对,是不是这距离,俩人抱在一块怎么办、抱在一块叫摔跤,一张一弛、啪,对方的反应是往后退,这不是目的,啪、等你离的时候我再摔你,你往后离是你的进,这都是武术里的精华。

后来的比赛中,王文永摔跤的手法、越发熟练灵活,师傅传授的很多技巧也都派上了用场,拜师的第二年、王文永就获得了北京市摔跤比赛的冠军,王文永清楚地记得、那一年的大年初三,也是与大师兄约好的一年之后,两人再次进行了比赛。他个儿高啊、长得跟蒙古人一样,我们俩就穿上了,他过去给自己穿上,自己一张飞打鞭马、照他腰上啪就一巴掌,这一下他那脑袋扎到墙里了,大伙从这墙里给他提拎出来了,起那儿、我翻身,他脱了褡裢,告诉我账还你了,我该你的跤帐我还你了,起这咱俩不撂跤。

就在王文永夺得了四次北京中国式摔跤的冠军之后,1961年6月、为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家体委开始压缩运动员编制,中国式摔跤队遭遇到了被撤编的窘境。摔跤就不动了,区委找自己、说咱们三年自然灾害,暂时把这摔跤停了,到了1962年、恢复摔跤,朝阳区体委主任周部长把自己找去了,咱们还有六个月,北京市要搞选拔赛,咱们朝阳区这总分、冠军还得要拿回来,你得参加比赛。尽管王文永的身体和竞技状态已大不如前,但这位年近三十岁的摔跤老将、还是决定了再次参加比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