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科技视角】虞宁宁 刘承波 李仲浩|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基本特征与建设原则

作者:山东省科协
【科技视角】虞宁宁 刘承波 李仲浩|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基本特征与建设原则

摘 要: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源,坚定走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是大陆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具有自主性、系统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国际先进性,以及培养环境的包容性和异质性等基本特征。建设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应坚持目标引领,优势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和全局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强化研究型大学在体系中的核心战略地位;坚持系统内部、领域内外、国内国外的高效协同与和谐互动;坚持数智化体系建设,以数字智能教育赋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新时代大陆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当前,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是大陆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实现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要深入领会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交互共生的内在逻辑和拔尖创新人才对大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探索立足国情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基本特征,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应秉持的基本原则,以期为增强国家科技创新实力,实现科技强国战略提供战略人才支撑。

  一、拔尖创新人才概念解析

  近年来,学界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和外延并未形成明确一致的见解。拔尖创新人才强调的是突出的、有创新性的人才,即个体首先要成为人才,在成为人才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成长为突出的或卓越的,创新性强的人才。人才是具有某种才能的人,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也有学者将人才界定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的发展,作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由此可见,人才不仅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群体,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创造性和广泛性。而拔尖创新人才对人才的卓越性(拔尖程度)、创造性和社会贡献度有更高的评价标准。由此可以理解,拔尖创新人才应是卓越的智力或专业才能、突出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综合。

  在实践中,拔尖人才通常被窄化为具有卓越的学科学习能力的人或在学习上具有天赋的人,包括处在高校人才培养金字塔顶端的博士研究生,高校内部试点的各类学院、书院在读学生,以及高校、中学所设实验班、菁英班、少年班的资优学生等,都被视为拔尖人才或潜在的拔尖人才。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拥有8种或9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博物学家智能等,这超越了以语言和数学逻辑为依据的传统智能理论框架。加德纳还提出,“这些智能是相对独立的;可由个体或文化以多种适合的方式加以制作与组合”。基于此,拔尖人才可以被理解为多元智能领域的卓越人才。美国1972年通过的《英才教育》将英才儿童定义为“在一般智力、特殊学术性向、创新能力、领导能力、视觉或行为表现艺术、心理运动能力等6个领域中的个别或全部领域表现优异或具有潜力的儿童”,就凸显了智能的多元性和相对独立性,且卓越应体现在不同领域。

  当今社会系统日益复杂,新的职业和分工系统不断形成,人工智能的发展对重复性劳动产生巨大冲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呼唤创新,各领域创新都具有其独特价值,创新已成为一切职业在未来持续存在的必要条件。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在一种大的创新人才观视角下重新审视,需要从广义上界定。在各学科和社会实践领域做出创新性成果,为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社会民主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丰富和提升等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才都能称之为拔尖创新人才。

  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将是大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坚定走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是大陆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自主创新一直以来就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自主创新的强大源泉是创新人才。历史上,英国、法国、德国以及美国等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得益于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开创性探索和突破。世界科技与文明中心的转移是以人才高地的转移为轴,拥有足够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把握世界科技与文明前沿的必要条件。大陆只有成为世界的科学技术创新高地、思想高地,才能把握和引领世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才能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社会变革中抢占先机。当前,大陆面临比以往更加严峻的国际发展环境,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自力更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牢牢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竞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二、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培养理念、培养主体、培养内容、培养机制、培养成效评价等全方位的内容,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应具有自主性、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国际先进性、包容性和异质性等基本特征。最终的建设目标就是形成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标准、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

  (一)自主性

  自主,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做主,是与他主相对的概念,指“个人和组织在从事社会活动和进行社会交往时可以自发地按照社会允许的方式行事,成为自己行动的主体,不依赖他人、排除他人干预,自由地做出判断、主张和行动”。加强人才自主培养是实现国家自主创新的根本途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作为社会的有机体,应具有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自主意识是社会组织自主运作、自主发展的主观意志和观念,而自主能力则是这一有机体能动适应社会的主体性力量”。本土化也是自主性的典型表现。所谓本土化,是指大陆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应体现中国特色,是立足中国国情,自主建立的、适应大陆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需求的培养体系。这一特征实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因此,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强调人才培养的立场、方向、道路、原则等都要基于自己的国情,体现中国特色,这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基本前提。

  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自主性,更多体现在对高端人才的培养条件有充分完整的把握,在面临国际局势恶化时,面临高端人才培养“卡脖子”风险时,有依赖自身力量进行应对的策略或“替代方案”。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有益的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先进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培养出高质量的、具有正确价值观,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高端人才,包括拔尖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大国工匠等。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以德为先,培养一大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可以依靠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优秀人才;培养具有崇高家国情怀和强烈使命担当意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要以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文化底色浸润新时代的人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各领域中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能为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才。

  (二)系统性

  不论何种体系,系统性无疑其根本属性,也是体系之所以成为体系的根本理由。基于系统的整体性原理,“系统是由若干要素、子系统组成的具备新功能的有机整体,且具备各独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与功能,形成了新的系统的质的规定性,系统整体的性质与功能也超越各要素与系统的简单加和”。基于系统的开放性原理,“系统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子系统在培养理念上的一致性、培养过程上的整体性和贯通性、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衔接性,以及多元培养主体的协同性。

  拔尖创新人才体系是跨越经济、教育等多个社会子系统的有机体。其建设难点就在于整体的一致性有赖于分支体系的集合展现,每个分支体系都是整体的有机组成,彼此间是有相互作用的合成,而非物理性的堆积。培养理念的一致性指向不同子系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遵循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定位应是无违和的,关注个体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有机结合。基于培养理念的一致性,不同子系统的培养过程就可以整体贯通,在统一的培养方案中,各有侧重地承担不同的培养任务。因为人的成长成才是全生命历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自身“百年树人”的长周期性,以及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划分都决定了人才培养需要各个学段之间的有效关联和贯通。课程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最重要媒介,是教育活动开展的核心载体,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内容要有别于一般教育活动,这就对不同子系统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是否能够有效衔接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主体的协同性则是指在整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各培养主体的主观认识和教育实践都指向共同的目标,因共同的目标而建立起彼此协作的有效机制,使整个体系运作通畅,和谐自洽,资源互补,成效显著,真正实现不同主体、不同阶段、不同场域的协同育人。

  (三)科学性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制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要体现人才成长的普遍规律;二是要体现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特殊规律;三是要具有针对性,聚焦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质提供制度保障。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表明,学生个体的成长具有阶段性,与其身心发展特征相适应。由于个体间差异显著,有的学生表现出早慧,有的学生则大器晚成,但就其个体自身而言,心智的发展与身体的成长、情感的丰富、社交的拓展都是相辅相成的。虽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对的是一批才智超群、有一定创新天赋的学生,但揠苗助长不可取,过度教育危害更大;要遵循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学生的“自由”探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遵从其自然的兴趣爱好和天资,顺势而为,自由发展,由创新至卓越,逐渐成长为拔尖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是在广泛的创新性教育中,凭借自身的智能、兴趣和信念,自然而然脱颖而出的,是不断涌现的,是尊重人的多元智能、多样志趣的,是真正先天与后天的交汇、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个性突出与整全发展的结合。

  林崇德通过对创新型拔尖人才创造性群体的研究,发现科学创新人才的成长由5个阶段构成,分别为“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以及创造后期”。针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5个阶段,培养主体应建立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过程性指导方案,在自我探索期,尊重个体的个性和选择,鼓励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制定个人计划;在集中训练期,要突破学科壁垒,推进跨学科交叉培养,同时关注个体差异,为个体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实践资源、个性化指导和支持;在才华展露和领域定向期,强化个体主体意识,引导个体自主思考和学习,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人才发展自己的优势,培养宽广视野和创新思维;在创造期及创造后期,要通过科学、人本的评价机制,肯定人才的积极成果,进一步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养。

  好奇心是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的首要特质,高质量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能够保护培养和激发个体探究未知的好奇心,并有效地引导个体将对未知的好奇转化为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内在动机,使之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创新的持久强大的内驱力。批判思维能力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另一特质,是指能够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理性的判断和分析,具有强烈的质疑精神和思辨能力。研究发现,历史上拔尖创新人才在学习经历上往往具有学科交叉的突出特点,具有在不同的复杂实践环境当中解决复杂问题的经历。另外,具备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宽阔的学术视野、融会贯通和创新发展的能力、敢于批判和变革创新的勇气、坚定执着的信念、勤奋刻苦的实践、精深的专业造诣、永不言败的坚守、持之以恒的意志等在拔尖创新人才的身上都有鲜明的体现。在面临复杂问题艰难挑战的时候,拔尖创新人才有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定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从外部看专业领域是多元的,从内部看能力结构是复合的,都需要构建科学的制度框架来支撑。

  除了从历史中梳理总结出拔尖创新人才所具备的共性特质,还应注意到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要求,如较高的信息化综合素养,拔尖创新人才要对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云平台等现代信息科技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顺利提取有效信息,发掘信息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创造新知识。另外,拔尖创新人才还应当具有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团队合作的意识。当下的科学研究和重大技术创新突破,早已跨越传统的单打独斗的模式,需要强大的团队,相互合作开展有组织科研,才能取得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的创新性成果。

  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也是大陆拔尖创新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特质。大陆自主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的首要特质是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民生福祉的强烈责任感。

  (四)开放性和国际先进性

  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定是开放的,其开放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培养体系面向所有人开放;二是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的全面开放;三是国际化。所谓培养体系向所有人开放是指所有人进入或退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轨道的路径是自由且畅通的。对具有拔尖创新潜质者的培养与对其他个体的培养是同一体系中的不同分支,彼此之间的立交桥是畅通无阻的,这样更多有潜质的个体因体系的开放性可以随时进入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轨道,而原本处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轨道中的个体也可因兴趣转变、能力不足等原因重回常规的培养轨道,且在学习内容上衔接无障碍。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成长初期,其兴趣、潜质、能力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会不断发生变化,通过突出开放性,扩大培养规模,增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基数,就可能基于量的积累而产生质的变化。所谓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的全面开放,主要针对内容上以单一学科为主且偏重知识记忆的问题,强调打破学科界限,突破学校教育以学科知识为重点的教学内容,注重思维能力提升;在培养方式上,打破以学科专业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校政产地协同育人;在培养方式方法、时间空间、课程供给、培养管理等各维度上建立灵活的机制,给予充分的自由和自主权,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国际化是人才培养体系开放性的又一表现。建设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体系,不是与世界隔绝,“闭门造车”式的自我摸索,强调的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自主可控和培养能力的提升,是为了满足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确保人才供给可以不受制于他国。而国际化体现人才培养体系的开放程度,建设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发展高水平开放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通过生源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环境国际化以及师资国际化等建设,加大交流合作、扩大学术影响、借力国际教育资源增强大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能力和实力,特别是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一流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理念,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其国际竞争力,逐步转变大陆优秀科技人才较多依靠发达国家教育体系培养的现状。

  国际先进性是指大陆的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在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要形成中国特色,达到国际领先程度,具有全球引领性。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国际先进性的根本体现。世界一流大学在精英人才培养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在重视通识教育对人格品性培养的同时,强调参与科学研究对专业素养的提升,建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模式,打造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践品质和实践能力提升也是培养体系国际先进性的重要表现。从全球对人才的需求看,拔尖创新人才除了具有卓越的研究创新能力,更应具备社会实践的视野和素养,关注并致力于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此外,自主培养体系的国际先进性还体现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领先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评价标准,使大陆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具有国际话语权和深远影响力。

  (五)培养环境的包容性和异质性

  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所营造的环境应具有包容性和异质性。“人的发展就是不断生长的有机体在他的一生中与其所处的不断变化的环境逐步地相互适应。”在生态学中,人类生态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在内的复合生态环境;其中规范环境(又称价值环境)是人类在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各自态度、风气、价值观念等,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与教育生态的关系最为密切。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需要有潜质的个体,有创新思维的指导者,科学的培养内容,更需要有良好的利于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除了提供充分的、可随时获取的自由探究硬软件条件外,还应具有包容性和异质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的包容性体现在价值环境的各要素上,如对拔尖创新的科学认识,整个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尊重和渴求,以及对人才成长过程中各种不完美的宽容以待等。因为许多创新都来自思想的碰撞,拔尖人才的涌现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的指导教师和具有创新发展潜力的个体在自由的环境中密切交往,相互交流、互相碰撞,激发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意味着反传统、反常规、求异,也伴随着事物初生的不完美。因此,自由探究的环境对奇思怪想是包容的,确切地说,是欢迎的,对失败也是包容的。包容性强的环境提倡多元思维的碰撞,不树立权威,不尊崇统一,营造的是对“不同”的欣赏,对失败的正确认识;只要方向不错,提倡坚持不懈、刨根问底的探究氛围,从而使学生保持思维活力,逐渐形成持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生态学理论认为,多样性导致稳定性。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所包括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之间自然具有异质性,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磨炼,最终形成稳定的拔尖创新品质。当前,大陆以博士生为主的拔尖创新人才,大部分由研究型大学或科研机构培养,微观层面的人才培养生态环境具有高度的同质性,所培养出的博士多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较强能力;但一些真正的人才都是干出来的,是通过社会实践磨炼出来的。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应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均创设异质性的培养环境。在微观层面,主要指学校内部的环境创设,体现在跨学科专业、跨院系的组织创新、模式创新;在中观层面,是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社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特征差异显著的培养环境;在宏观层面,是利用不同区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培养环境,增强拔尖创新人才的适应性,增强稳定性。

  拔尖创新人才在成长过程中,其在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学术共同体、不同场域、不同文化社会环境中的学习经历将极大地促进个体思想的丰富性、灵活性,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多角度、多通路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性。学缘异质性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有特殊的作用,时空与环境场域的变化可以使创新人才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新的体验与信念,与适合的外部环境匹配将成为现实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硕博贯通培养将学生固定在缺少变化的场域中,能够加强卓越人才成长的规划性和贯通性,提高培养效率,但相对封闭的环境,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涌现。学生所处空间束缚的解放,对单一学校封闭场域的突破,意味着更多与“他者”相遇的机会。

  三、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建设原则

  由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审思大陆当前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长期以来以学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质上局限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场域和内容结构,缺乏完善、高效的自主培养体系,培养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才卓越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大陆急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这是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紧要问题,要科学统筹、优先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目标引领,优势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和全局规划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要坚持长远宏大的目标引领,确立厚基础、宽视野、大格局、高素养的人才培养规格;坚持优势发展,全面提升的教育思路,做好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全局规划。

  长期以来大陆在人才培养上一直遵循的是一种底线教育的思维,也就是补短板的教育。在人才成长的过程当中,常常把重心放在对学生不擅长的科目的培养上,而忽视对个体所擅长的领域的引导与培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恰恰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底线教育的思维,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教育资源投入人才所擅长的领域中。此处所指的个体所擅长的领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领域,而是超越知识划分框架的多元领域。自主培养体系建设应做好顶层设计,全局规划,立足中国实际进行建设,确保在现有经济社会环境中获得人才培养所需的充分且必要的资源要素,且保证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

  科学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一定是适合本国实际的泛教育政策制度体系,能够在现有环境中实现且有成效。教育规模庞大,优势教育资源缺乏是大陆教育的基本现状,科学的体系设计要在整体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受教育人口基数大,区域分布差异显著的情况下建立能够让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将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统一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体系之内。通过科学的制度运行,创造尊重个体、促进交往、鼓励创新的适宜环境,使有潜质的学生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形成对科学探究长久而稳定的兴趣,并在与杰出的导师团队、卓越的科学家、行业的领航者等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流互动中,激发个体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自由探索未知奥秘。科学的评价制度也是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通过创新、优化薪资结构、考核评价、职称晋升等制度,提高人才培养指导老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激发导师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在动力,使导师的潜在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人力资本,提高人才培养的成效。

  (二)坚持思维养成重于知识记忆的培养理念

  当前,大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性不足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培养的重心仍偏于以记忆为主的知识,而非思维方式的养成和思维能力的提升。许多拔尖创新班办成了对更高更深知识的提前学习、更广领域知识的记忆或者不同学科知识的堆积。一批有潜力的尖子学生因此陷入比普通同学更加繁重的课业之中,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则更少。未来拔尖创新人才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不是单一学科领域、单一向度的,系统化、融通多学科范式的思维方式是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因而培养这样的思维方式非常重要和紧迫。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实现由加速模式,转向充实模式为主,适度加速,即从跳级与先修到更加重视扩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培养高阶思维。最近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全国文科拔尖基地的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在学术型拔尖学生培养的目标取向上已经呈现出由片面强调知识掌握向能力发展、综合素质提升转变;其中,批判性思维成为认同度最高的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目标。

  (三)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强化研究型大学在体系中的核心战略地位

  新时期建设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提倡多元主体参与,建构人才成长的多元场域,但学校教育依然居于核心地位。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是人才培养活动的基本要素,在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环境中,要更加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学生选拔和教育内容的创新。在导师队伍建设上,要选拔高水平、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担任导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在人才选拔上,要通过深化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使有潜质的学生能够被发现并被筛选出来;在教育内容上,要建立包括塑造学生科学思维的课程、跨学科课程、双学士学位课程、第二学士学位课程、微课程等的多元课程体系,并注重创新,实施探究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头脑风暴等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习者亲身经验,积极思考,主动建构,成为问题探究的主导者,让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学生在观念、思路上相互碰撞、相互激发、相互补充。

  研究型大学在大陆教育体系结构中居于金字塔结构的顶端,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强大的优质资源保障,总体上更接近培养创新人才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能够在建设高质量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中发挥更突出的引领作用。经过适当的改造改革和创新,研究型大学能够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微观生态环境,促进创新型教师和具有发展潜质的学生在科学探究的领域中密切交往自由探究。除相对自由的、师生可以密切交往的空间和机制,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还包括高质量的课程与教学系统、科研创新实践基地。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水平高,学术基础积淀深,科研创新氛围浓,可以说有大师、有大楼、有朋辈,有导师指引;有探究空间和条件,有同辈优秀同学的相互激励,有自由的探索空间和氛围,相比一般高校,能够营造出远离急功近利,以纯粹探寻之心探究真理、探索未知的学习探究环境。

  大陆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机构也形成了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多种类型高校并存的多样化体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现在本、硕、博各个培养阶段,本科阶段是打基础的教育,硕士阶段展现培养体系的活力,让有创新思想的人才不断涌现,博士阶段则展现人才培养的高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高度,但当前大陆博士生的培养还面临诸多问题,仅就如何遴选出具有创新潜力的学生而言,在一些“双一流”建设学校集本科生培养到博士生培养于一体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改革试验中,虽然选拔过程包括材料初审和面试等环节,但整体而言还是“一考定终身”的形式,考生的临场发挥、面试题目的随机性等都会影响专家组对考生的判断。提高博士生自主培养质量成为当务之急,研究型大学自然被寄予厚望。因为研究型大学在“激发博士生内生动力,优化博士生能力结构,改进评价方式,完善学习制度机制”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因此,应进一步强化研究型大学的核心战略地位,增强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感;进一步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中国意识、中国立场、突出中国特色,整合校内校外资源要素,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创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和社会环境。世界范围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表明,一流大学普遍以高层次精英人才为育人定位,强调科教融合与产学协同,培养卓越的科学家、业界领军人物乃至社会领导者。

  (四)坚持系统内部、领域内外、国内国外的高效协同与和谐互动

  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是全社会共同支撑的教育活动,既需要教育体系内大中小幼各层次学校的共识和普遍参与;也需要教育体系外社会、产业各相关主体对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问题有统一的认识和积极、主动的参与。但就目前而言,研究型大学是大陆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核心主体,其他培养主体的参与意识、参与范围、参与程度、参与规模都明显不足,没有意识到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应是全社会共同致力于其中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不同培养阶段的多元跨界培养主体跨学段、跨领域、跨区域的协同与合作。从教育系统的视角看,体现在纵向教育体系中的合作,高等教育与经济产业、科技创新等之间的合作,以及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个要素间的合作。当前,各个教育阶段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衔接是不足的。基础教育阶段重视拔尖人才培养对学生升学的作用,致力于使学生通过学科竞赛和其他活动获得更好学校的升学机会,因此关注点常放在培养竞赛人才、提升中高考学科成绩等方面,容易出现拔尖人才培养狭隘化、功利化的倾向。高等教育机构对于基础教育的培养过程缺乏系统认识,对以不同渠道进入高校的本科拔尖学生缺少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对大多数完成本科教育的拔尖学生而言,其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又重新开启另外的模式。总之,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阶段、从高中到本专科教育阶段,再从本专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学段教育未形成畅通的培养机制,在培养目标、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缺少有效的沟通和衔接,致使创新拔尖人才不易被及早发现、及时培养;也难以保障有潜质学生的优秀成长。从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关系来说,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科技助力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人才又是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理想的关系格局上,三者应高效协同,统一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中,以教育、科技和产业等链条的全要素投入,以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共同致力于人才的成长。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同样需要整合资源要素,使科研资源转化为促进拔尖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将教学和科研融合起来,将不同主体和职能部门实施的多样化的创新实践活动统筹纳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

  从个体角度而言,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是连续的,不是割裂的,无法在某一阶段独立完成。当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质形成后,会内化为个体的人力资本,具有长效性,但仍需要持续的滋养和保持,否则,随着体力、精力的衰退,人力资本会逐渐流失。在教育大规模普及的现代国家,仅面向少数才能者的英才教育以何种形式存在,既能获得充分支持以实现教育目标,又与教育体制和社会生态相融无碍,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理论问题。

  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需要系统内部、领域内外、国内国外的高效协同与和谐互动。在高校内部需要超越学科边界,打破院系管理壁垒,充分利用高校实验室、工程中心、创新研究中心、研究院等各类科研平台,共享教育空间、教育资源和优秀师资;学科之间需要交叉与整合,教学与科研需要紧密结合,开拓学生学术视野,扩大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前沿探索机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在多元学术共同体的实践经历中形成和巩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教育领域内,高等教育机构与基础教育机构需要协同,促进不同教育阶段的衔接和贯通培养,国内高校间需要紧密合作,以项目交流、平台合作、跨校选修和科研等形式为拔尖学生提供有挑战性的、异质性的发展环境,增加不同学派、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间的学术交流甚至碰撞,激发新思维。教育与产业界的协同共育则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实践环节,使其直面真实产业环境中的综合性复杂问题和技术挑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国内国外的协同上,要坚持自主性和独立性,以我为主,促进国内高层次人才资源再生“大循环”,并在国际广泛接触中,借力引力,充分利用国外人才资源,构成“双循环”,使外国教育资源不为我有,但为我用,借力发展自主培养能力。

  (五)坚持数智化体系建设,以数字智能教育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数字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数字化社会的发展,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指标。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日新月异使教育快速推进到新的数智化教育时代。教育要培养的人才,首先应具备数字化社会公民必备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所谓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指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具体包括:数字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社会责任。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有更高的数字素养,在数字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创新等方面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并具备高度内化的数字技术与能力,这样才能在专业领域的改革创新中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不受限于数字资源使用和研发能力的不足。

  由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面向未来的,因此,培养体系自身的建设应当是前瞻性的,引领性的,走在教育理念、技术支持的最前沿,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体包括数智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建立核心课程资源库,多元教学案例库等;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区域和全国基本数据库,跟踪记录拔尖创新人才各阶段发展情况,与不同培养主体共享信息,科学制定个性化最佳培养方案;确立拔尖创新人才的科学测量和评价指标,通过各阶段人才培养的大数据平台,汇集学生全面的发展数据,基于测评指标,建构科学、精准模型,动态监测和追踪学生发展数据,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数字化,及时发现有潜质的学生,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培养、长期追踪、动态调整。

  总之,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应有助于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能通过先进的理念指导、技术支撑、产教融合和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格局,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力和对复杂问题的胜任力。通过前瞻性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关注其基本特征,坚持基本建设原则,形成更加适应国家、社会和时代发展需求,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特色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培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涌现的良好环境和丰厚土壤,在普及教育、普惠教育体系中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更大贡献的舞台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虞宁宁,济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刘承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研究员

李仲浩,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助理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4年第3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