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理论|杨柯:建好用活委员工作室 当好界别群众贴心人

作者:各界导报
理论|杨柯:建好用活委员工作室 当好界别群众贴心人
理论|杨柯:建好用活委员工作室 当好界别群众贴心人

建好用活委员工作室

当好界别群众贴心人

杨柯

委员工作室是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要平台,是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载体。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省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彰显人民政协履职为民价值取向,引导委员不断扩大同心圆、增强向心力的实践之举。作为基层政协,我们要持续锚定委员工作室职责定位,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持续推动委员工作室建设向纵深发展。

理论|杨柯:建好用活委员工作室 当好界别群众贴心人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机制。加强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对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上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和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是委员履职的应有之义。作为基层政协,我们要高度重视委员联系群众工作,准确把握政协性质定位,深入调查研究,为委员联系群众搭建平台。提高政治站位,从制度层面明确委员工作室的职责定位、活动内容、主要类型、组建程序、退出机制,切实提升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发挥委员界别代表性强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委员工作室,为委员履职重心前移,旗帜鲜明亮出委员身份,积极主动联系界别群众搭建新的载体,使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更加有形、更加有效。

积极探索实践,规范建设运行。建立健全“主席会议成员联系、专委会指导、党建指导员联络、相关单位配合”的联系指导机制,主席会议成员根据分工,加强对分管专委会相关委员工作室建设运行工作的领导,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政协各专委会联系指导委员工作室,负责委员工作室的沟通协调、牵头指导和组织管理,充分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有效形成协同推进、各司其职的工作推进机制。积极探索“委员工作室+”工作模式,加强与相关界别、区域、行业领域协同联动,很好地形成密切协作的工作体系。强化履职考核,将委员参加委员工作室履职情况纳入履职评价予以赋分,作为委员履职考核评价重要内容和评比表彰参考依据,进一步强化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激发委员履职实践的内生动力。

把握职责定位,明确活动内容。强化阵地建设,准确把握委员工作室职责定位,按照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坚持委员主体地位、坚持不建机构建机制原则,不断推动委员工作室工作动起来、实起来、活起来。各委员工作室要立足界别特色,选择切口小、落点实、委员擅长的议题,常态化开展“小而实”的服务活动,要以“微学习”提高站位素质、“微调研”了解社情民意、“微协商”纾解急难愁盼、“微建言”献妙计良策、“微公益”募捐救助献爱心的“五微”模式,广泛凝聚共识,不断扩大政协社会影响力。活动前要通过充分调研,准确把握界别群众需求,结合中心工作和前期调研提炼活动主题,活动中委员与群众面对面互动交流,根据活动主题邀请相关政府部门现场宣讲政策、解疑释惑,回应群众关切,增强活动实效。

强化作用发挥,提升建设效能。严格按照“八有”标准,即有固定工作场所、有标识、有工作室简介、有联系方式、有工作内容、有工作时间、有工作制度、有履职成果,持续强化委员工作室运行管理。依托委员工作室,委员要密切联系界别群众,在广泛凝聚共识、反映社情民意、助力中心工作、提供专业服务、参与基层协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规范协商议事规则,通过委员工作室多方收集界别群众意见和需求,以政协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调研报告等形式反映给有关部门,切实把委员工作室活动办成“连续剧”,不断提升履职为民实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党委政府关注、群众普遍关心建言献策、凝聚共识,打通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将委员工作室打造成基层政协做好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的特色和品牌,奋力书写履职为民的时代答卷。

作者系华阴市政协副主席

(来源:各界导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