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有多少位被追尊的皇帝?其中哪些实至名归,又有谁引发争议?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历史上被追尊的皇帝们,构成了一幅充满辉煌与争议的画卷。被追尊的皇帝们,有的实至名归,功绩彪炳;有的却饱受争议,其执政之道引发了后人的深思与讨论。

然而,在明代这个追尊皇帝的风潮中,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名正言顺地登上了这个至高无上的宝座?又有多少人是借助权力斗争和政治手段,强行追尊先祖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明朝有多少位被追尊的皇帝?其中哪些实至名归,又有谁引发争议?

太祖朱元璋:开国之君,追尊四祖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刚刚在金陵登基的朱元璋,便立即追尊了自己的四代祖先为皇帝和皇后。这是一种体现新王朝正统性的传统做法,也是对先人的最高敬意。

朱元璋的家族出身并不显赫,他们世代都是普通的农民,靠种地为生。但朱元璋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羞愧,反而以自己的农民血统为荣。在他看来,一个真正的君主,应该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疾苦,而不是盲目崇拜名门贵族。

明朝有多少位被追尊的皇帝?其中哪些实至名归,又有谁引发争议?

因此,当他登基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追尊自己的四代祖先为皇帝和皇后。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先人的孝心,也昭示了他的治国理念。他要让天下臣民知道,一个真正的君主,应该是来自于民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朱元璋的高祖父朱百六,被追尊为"德祖玄皇帝";曾祖父朱四九,被追尊为"懿祖恒皇帝";祖父朱初一,被追尊为"熙祖裕皇帝";父亲朱五四,被追尊为"仁祖淳皇帝"。

明朝有多少位被追尊的皇帝?其中哪些实至名归,又有谁引发争议?

这四位先祖,都是出身寒微的农民,靠种地为生。到了朱初一那一代,家道中落,不得不带着儿子逃往盱眙县。后来一路逃荒,最终定居在钟离县。

可以说,朱元璋的家族世代遭遇了沧桑巨变,但他们始终保持着淳朴善良的本性。这种品格,正是朱元璋登基后所追求的治国理念的根源。他要让天下臣民知道,一个真正的君主,应该是来自于民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这种追尊先祖的做法,为朱元璋开创的大明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不仅体现了朱元璋的治国理念,也昭示了他对先人的虔诚孝心。在这个以血统论为重的时代,朱元璋的这一做法,也为他赢得了广大百姓的拥护和信任。

明朝有多少位被追尊的皇帝?其中哪些实至名归,又有谁引发争议?

朱标:储君遗恨,追尊引争议

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原本是皇储人选,被册立为皇太子。朱元璋对他倾注了全部的期望,不仅请名师为他授课,还逐步放权,让他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朱标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教育,在文武双全的训练下,他逐渐成长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因此,在朱标年仅二十三岁的时候,朱元璋就开始让他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可见对他的信任和重视。

然而,朱标在38岁时突然暴疾去世,朱元璋为此伤心欲绝。这位开国皇帝,对自己的长子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却在他正当年时失去了他。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让朱元璋感到了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常。

明朝有多少位被追尊的皇帝?其中哪些实至名归,又有谁引发争议?

朱允炆继位后,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统性来自于父皇,便追尊朱标为"孝康皇帝"。这一做法,无疑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毕竟,朱标作为朱元璋的长子,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声望,都远远超过了朱允炆。如果不给予他应有的尊崇,恐怕很难让人民接受朱允炆的统治。

但在靖难之役中,朱棣(后来的明成祖)夺取了皇位,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便废黜了朱标的皇帝尊号。从此,朱标只能被称为"懿文皇太子"。这一决定,引发了明朝上下对于"大礼"的激烈争论。

明朝有多少位被追尊的皇帝?其中哪些实至名归,又有谁引发争议?

朱棣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不得不屈服于文官集团的压力,最终重新追尊朱标为"睿宗献皇帝"。这场争论,再次印证了明代追尊皇帝的做法,已经远离了传统礼法,沦为了权力斗争的工具。

朱标一生未曾执掌权柄,却因为政治斗争而被反复追尊和贬黜。他的悲剧命运,正是明代追尊皇帝风潮的一个缩影。这种做法,已经完全背离了最初的本意,成为了一种虚伪和欺骗的仪式。

明朝有多少位被追尊的皇帝?其中哪些实至名归,又有谁引发争议?

朱祐杬:平民出身,追尊引礼议

朱祐杬原本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平民王子,出身寒微。但在正德年间,他突然被追尊为"献皇帝"。这位"献皇帝"的身世,颇有些传奇色彩。

他的父亲朱常瀛,原本只是一介平民,却因为娶了一位贵妃,而被封为桂王。而朱祐杬,则是桂王朱常瀛的第四子,出身平凡,却因为父亲的身份而被封为兴王。

正德十四年,兴王朱祐杬去世,享年四十四岁。按照当时的礼制,他本应该只能被追尊为"王"的尊号,而不应该被追尊为"皇帝"。但是,在随后的几年里,朱祐杬却被追尊为"献皇帝"。

明朝有多少位被追尊的皇帝?其中哪些实至名归,又有谁引发争议?

这一决定,引发了著名的"大礼议"事件。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认为朱祐杬只有过继给孝宗,才能以武宗弟弟的身份继位。但朱祐杬坚决不从,最终以当廷杖死十六名官员的代价,获得了将其父亲追尊为"恭穆献皇帝"的权力。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朱祐杬的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介平民,根本不配被追尊;但也有人支持他,认为他虽出身卑微,但品行端正,理应得到尊崇。

明朝有多少位被追尊的皇帝?其中哪些实至名归,又有谁引发争议?

这场争论,再次印证了明代追尊皇帝的做法,已经远离了传统礼法,沦为了权力斗争的工具。朱祐杬的遭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出身的偏见和歧视。

即使一个人品行端正,但只要出身不够显赫,也很难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这种做法,是对传统礼法的背离和扭曲。它不再是出于对先人的敬重,而是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筹码。这种虚伪和欺骗,最终也必将导致明朝的覆灭。

明朝有多少位被追尊的皇帝?其中哪些实至名归,又有谁引发争议?

朱常洵:神宗苦主,追尊无疑

朱常洵原本是神宗朱翊钧的第三子,地位微不足道。但由于神宗对他的生母郑贵妃怀有愧疚,便许下重誓,一定要立朱常洵为太子。

这位神宗的第三子,从小就备受宠爱。神宗对他的生母郑贵妃,一直存有愧疚之心。据说,在郑贵妃怀孕时,神宗曾经动了胎气,导致朱常洵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为了弥补这一遗憾,神宗便立下重誓,一定要立朱常洵为太子。

明朝有多少位被追尊的皇帝?其中哪些实至名归,又有谁引发争议?

这引发了长达十多年的"国本之争",朱常洵和他的哥哥朱常洛为此几度反目。朱常洛作为长子,理应继承大统。但神宗却偏向于朱常洵,这也引发了宫廷内部的激烈权力斗争。

最终,在文官集团的压力下,神宗不得不将朱常洛立为太子,而将朱常洵封为福王,远离京师。这是一种妥协,也是对朱常洵的一种折磨。作为神宗最宠爱的儿子,他本可以成为大明王朝的接班人,却因为宫廷政治的纷争,而被迫远离权力中心。

明朝有多少位被追尊的皇帝?其中哪些实至名归,又有谁引发争议?

在崇祯年间,朱常洵不幸遇难,朱由检为此"长叹泣下",并追尊他为"恭宗孝皇帝"。这一追尊,可谓名正言顺,没有任何争议。朱常洵一生备受磨难,最终以一个悲剧收场。

但他的命运,却见证了明朝皇室内斗的残酷一面,也折射出追尊皇帝这一做法,已经沦为了权力游戏的筹码。即使是神宗最宠爱的儿子,也难逃这种命运。

明朝有多少位被追尊的皇帝?其中哪些实至名归,又有谁引发争议?

唐藩四帝:远亲作乱,追尊无理

随着明朝中央政权的衰落,各地王公贵族纷纷作乱,自立为王。其中,唐藩的朱聿键和朱由榔,更是分别自称"隆武帝"和"永历帝"。

这两位自称"皇帝"的人物,都是明朝皇室的远亲。朱聿键是唐定王朱桱的曾孙,而朱由榔则是桂王朱常瀛的第四子。从血缘关系来看,他们和明朝中央王室,只能算是几百年前的远亲。

明朝有多少位被追尊的皇帝?其中哪些实至名归,又有谁引发争议?

但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们不得不追尊自己的先祖为皇帝。朱聿键追尊了四代祖先,分别是"惠皇帝"、"顺皇帝"、"端皇帝"和"宣皇帝"。而朱由榔则追尊了自己的父亲桂端王朱常瀛为"礼宗端皇帝"。

在明朝,只有皇室的直系血脉,才有资格被追尊为皇帝。而像朱聿键和朱由榔这样的远亲,根本没有这个资格。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合法性,而不是出于对先人的真挚敬意。

明朝有多少位被追尊的皇帝?其中哪些实至名归,又有谁引发争议?

这两位"皇帝"的命运也极为悲惨。朱聿键在逃亡中被杀,朱由榔则很快被清军击败。他们的追尊之举,不仅没有为他们带来应有的尊严,反而成为了历史的一个笑柄。它不再是出于对先人的敬重,而是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筹码。

当一个朝代连最基本的礼仪都已经被扭曲,它又怎么能指望臣民们对它心怀敬畏呢?他们的悲惨下场,也警示了后世的统治者,不要将追尊皇帝这一传统做法,变成一种权力游戏的工具。

明朝有多少位被追尊的皇帝?其中哪些实至名归,又有谁引发争议?

结语

明代的追尊皇帝风潮,从最初的名正言顺,到后来的礼崩乐坏,可谓是一个缩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太祖朱元璋对先人的虔诚孝心,也看到了后人为了权力而不择手段的丑陋嘴脸。

不过,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追尊皇帝这一做法,已经彻底沦为了明朝晚期权力游戏的一个工具。它已经完全背离了传统礼法,成为了一种虚伪的、充满了欺骗性的仪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