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远程考古学大师黄河清先生主编的巨著《欧洲文明史察疑》中,第五篇安排的是“三炮”黄忠平先生的文章《<二十四史>是检验西方伪史的试金石——以“食货志”为例》。
打开《欧洲文明史察疑》的正确方式
在题为《古希腊城邦的粮食贸易与交通》中,忠平大师提到:
“据古希腊史,古希腊人的最先进的船只,是靠170名桨手摇桨的三层桨船,……假设每名船员体重140斤,则每条三层桨船可以装载粮食:140*200=2.8万斤。我们姑且按3万斤计算。这里,我们暂不考虑船员的重量。当然,这些船员是必须存在的。因此,事实上,我们的假设是每条船载重6万斤即30吨,与一千多年后征服者威廉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航船的载重量相当。无疑,这大大高估了。”
——船员的总体重,等于船员可以装载的粮食的总重量。这是“黄忠平守恒定律”决定的么?如果这样的话,运输原油的船上只有10名船员,难道30万吨油轮的载重量就只有1400斤?
30万吨油轮上只有几十名船员
——载重量30吨的船,大约有多大呢?显然,30吨粮食,要有适当的空间储存。那么,30吨粮食需要占用的空间有多大呢?小麦的比重略大于水,我们按等于水的比重取较大空间,相当于30立方米空间。30立方米的船舱有多大呢?——你家的卧室有多少空间呢?假如你的卧室面积是12平米(长4米,宽3米),高度是2.5米,那么体积恰好是30立方米,可以放30吨粮食。难道古希腊的三层桨船里储存粮食的空间就只有你家的卧室那么大么?
——显然,不论是西史辨·伪史论者粉条家的卧室,还是“三炮”忠平大师家的卧室,大约确实都不能挤进去扛着船桨的“170个名桨手”——除非他们像装沙丁鱼罐头那样装进去。170名船员,如果每人需要一个坐得下并且摇得开桨的哪怕1立方米的空间,那总的空间就需要至少170立方米。如果加上其它空间,船舱内的空间大概要超过300立方米。
实际上,古希腊的三层桨船的甲板高度是3米,宽6米,总长40米——这个空间是720立方米。按一半计算舱内空间,确实是超过300立方米的。而这样大的体积内可以装载的粮食,最大可以超过300吨。
30立方米的空间
有人也许会说:哥伦布发现美洲时的旗舰,排水量不过才120吨。古希腊人怎么可能有载重量300吨的船只?——春秋末年(前476年前),吴国跨海攻齐,包括吴越争霸,中国先人就已经建造了很大的船只。吴国的“大翼”船,长27米,宽3.6米,装载战士桨手91人,可见其容积早已超过100立方米。欧洲也并非没有大船。在哥伦布出海之前,欧洲最大的船只载重量已经超过1000吨,这个数据并不比郑和的宝船差太多。只不过,这样的船只未必适合进行远洋航行,只能在地中海的“池塘”里扑腾。至于哥伦布,既然技术上达到了,谁会为一个前途未卜的航行赌上条大船呢?——这从反面证明,哥伦布时代的欧洲,有着远比120吨排水量更大的船只。
按照忠平大师的计算,雅典年进口粮食54750万斤,每年4趟需要4562.5艘船才能满足从保加利亚运粮的需要。显然,我们无须认定希腊运输船的载重量可以达到300吨,因为这样所需船只就会下滑到228艘。现在只需要认定希腊人船只的载重量平均为120吨,那么忠平大师需要的船只为570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