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德伦的屯垦往事

作者:双河融媒
王德伦的屯垦往事

1963年,18岁的高中毕业生王德伦从山东老家来到八十九团,从此就把根扎在了这里。

60多年来,他以认真的工作态度、敬业奉献的精神,在巩固边疆、建设边疆的事业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当年建设边疆意气风发的青年到如今白发苍苍的老军垦,王德伦见证了这片戈壁变为一座新城的奇迹。

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1963年,王德伦刚高中毕业,当时因为三年困难时期,老家很多人都吃不上饭。在新疆七一棉纺厂工作的叔伯告诉他,新疆到处都需要人,好找工作而且能吃饱饭,于是他决定来新疆。尽管家人反对,但他认为自己已经成年,需要为家里分担责任,于是下定决心去闯一闯。他记得很清楚,当时乌鲁木齐劳动局在招技术工人,要求是高中生,他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了名。没过几天,劳动局的工作人员就找到了他,告诉他被录用了,要被分配到农五师工作。

1963年9月,王德伦来到了博乐市的友谊农场,也就是现在的八十九团前身。当时这里芦苇丛生,根本就没有路。走在平地上,只要看到地上有烟囱冒烟,就说明那个地方是个地窝子,有人住。说实话,刚从山东老家来到农场时,王德伦心理落差很大,感觉这里跟老家相比太荒凉了。但山东人的骨子里有股倔强,自己选择的路再难也要坚持下去,所以他留了下来。

王德伦刚来到八十九团六连时,放眼望去是一片荒凉,连一间房子都没有。连长带他来到一个地窝子里,里面只有一张用板子搭的床,床上放着未打开的军用被褥,还有一个洗脸盆。连长告诉他:“这就是你的宿舍,先休息会,等晚饭熟了,我再喊你。”这样的条件比起更艰苦的地方已经算很好了,可是对于初次离家的王德伦来说,一时还是难以接受,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在团场接受的磨炼对王德伦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他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的,都是那些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比如清晨的号声,比如那时用过的那些很原始的工具。

王德伦记忆最深刻的是在1965年,农场成立了机务排,负责全团农机作业。作为有文化的年轻人,王德伦被选拔成为一名农机驾驶员。那时候的机务人员、车辆均由连队管理。王德伦负责开链式拖拉机,主要任务是开荒犁地,昼夜不停地干,工作量大得出奇。一辆拖拉机配了6名农机手,需要两班倒,没日没夜地工作,吃住都在地里。

那段日子里,王德伦最怕晚上犁地,因为狼很多,它们经常两眼闪着绿光尾随着机车,让人心里害怕。拖拉机行驶时颠簸得厉害,把人晃得东倒西歪,头上、胳臂上到处是淤青,甚至有时还会磕破头,简单包扎一下,也顾不上休息就又继续驾驶着拖拉机犁地了。这让他明白,工作时,要在思想上树立起要吃苦、能吃苦、不怕吃苦的观念。

每一个时期的劳动内容不一样,但劳动对每一个人潜移默化的作用却始终是一样的。在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间,王德伦主要任务是开荒造田、挖排碱渠。为了激发大家的劳动热情,团场和连队都会组织各种劳动竞赛。大家在荣誉感的激励下,以一种积极、昂扬的状态对待劳动。

坐在车斗里和牛羊挤在一起赶路

在农场工作的日子里,王德伦经历了从学生到职工的转变,学会了独立生活,适应了农场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王德伦深刻体会到了工作时的艰辛和付出,也让他明白了思想、劳动和生活锻炼的重要性。这些经历对他的成长和人生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德伦记得自己在担任八十九团修造厂厂长时,有一次,修理拖拉机缺零件,需要到乌鲁木齐市采购。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王德伦立即出发,没想到在半路上车子出了故障。天色已晚,他便尝试搭乘便车。幸运的是,他搭上了一辆从伊犁开往乌鲁木齐的拖拉机,车上拉的是牛和羊。拖拉机驾驶室里没有副驾驶座位,他只能坐在车斗里和牛羊挤在一起赶路。结果弄得满身都是粪便,一路上被牛挤被羊撞,十分痛苦。经过艰难的两日跋涉,王德伦终于到达精河,重新坐上了去乌鲁木齐市的班车。

生活就是要积极面对,用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灵活的头脑,去认真努力地生活。这样的生活,既有挑战,也有收获,永远值得我们去珍惜和追求。

对新楼房满意极了

王德伦还清楚地记得,1968年,他与妻子刚结婚时,住在十多平方米的地窝子里。一下雨地窝子里就会漏雨,早上起来鞋子都在水里泡着。后来,王德伦自己打土块,盖了一间70平方米的土房子。虽然搬离了地窝子,但居住条件依旧不理想。地面没有铺砖,房顶也没上瓦,常常外面下大雨,屋内就下小雨。隔几年就得上一次房泥,夏天时孩子们被蚊虫叮咬得身上到处是包。

随着改革开放,团场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第一批楼房应运而生,这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德伦用积蓄购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楼房。这个温馨的家拥有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孩子们也有了自己独立的房间。住上楼房后,王德伦感到心情特别舒畅,这套80平方米的楼房,他们一家一住就是20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团场的小城镇建设步伐日益加快,新楼房越建越多、越建面积也越大。于是,王德伦与家人在2015年投入19万元在八十九团和景苑小区购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新楼房。新家宽敞明亮,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冬天有地暖,夏天有空调。楼下环境优美,健身器材齐全。王德伦对新楼房满意极了。

王德伦一家住房的变迁,不仅见证了一个普通家庭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也记录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记录着党的富民政策,反映了团场职工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这些变化见证了我们的国家在发展,我们的团场越来越繁荣,我们的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记者 郭晓维)

来源 | 第五师双河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 | 孙京京

责任编辑 | 李海霞

执行主任 | 毛艳

审核 | 王文华 何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