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打出强化审判管理的“组合拳”——《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综述之三

作者:中国审判
打出强化审判管理的“组合拳”——《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综述之三

文 | 本刊记者 朱雅萌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多次强调,向审判管理要“公正与效率”。

3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2024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第三场访谈,介绍人民法院2023年加强审判管理、提升案件质效的新举措新进展。

打出强化审判管理的“组合拳”——《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综述之三

3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2024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第三场访谈,介绍加强审判管理,提升案件质效的成效,图为审管办主任赵晋山在接受访谈 摄影 胥立鑫

《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各级法院收案4557.4万件,结案4526.8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5.6%、13.4%。

“从《报告》数据看,今年的收结案数量远远高于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审管办主任赵晋山表示,“海量案件涌入法院,给审判执行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要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必须坚持以理念上的‘能动司法’和工作上的‘提质增效’双管齐下、一体抓实。”

“审判管理是破解当前法院工作中突出问题的一把‘金钥匙’。”赵晋山表示,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诉源治理;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强审判管理。从审判管理破题,练好“内功”,以现代化的审判管理理念、制度、机制和体系,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有效破解制约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性问题。

压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责任

2023年9月8日,张军院长在国家法官学院秋季开学典礼暨“人民法院大讲堂”授课时提出,要以“阅核制”为抓手,落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

针对一些地方院庭长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以及由此导致的案件质效不高、审判权力监督制约不到位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的要求,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把院庭长“阅核”融入审判管理。全国各地法院结合具体实际创造性落实,切实把审判管理责任落到了实处。

2023年9月14日,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院庭长履行案件“阅核”职责的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所称院庭长,包括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等院领导和庭长、副庭长等审判执行部门主要负责人。”这是《办法》第一条对“阅核”主体作出的规定。据悉,这也是江西省首份关于“阅核制”的正式法律文件。

对于距离张军院长授课结束后仅6天就出台了相关法律文件是否操之过急的疑问,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管办主任徐英荣指出,早在2023年7月的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上,江西高院院长傅信平便以“压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责任”为主题,作了重点发言,就江西的经验成效进行了介绍。近年来,江西法院一直在探索落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责任的可行性路径,从如何深化理念,到进行体系创新,再到机制改革,进行了众多有益尝试,目前已经形成切实有效的经验模式。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三级法院院长带头办案细化具体要求;山东省三级法院推行要素式审判;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领域对“阅核制”作出积极探索……“阅核制”有关工作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向前推进。

重构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

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是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做实能动司法理念的生动实践。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进行了重构,分类设置了质量、效率、效果三大类26项指标,实施后充分发挥了科学考评“指挥棒”的作用。

《报告》中指出,将年度结案率调整为审限内结案率,2023年审限内结案率为97.7%,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多年难以解决的一些地方“年底立案难”问题从根子上得到治理。

“结案率是用来评价法院和法官审判工作效率的指标。”赵晋山说,“年度结案率就是一个年度内法院收了多少案件,结了多少案件。这个指标看似正常,但无论审结多简单的案件,都需要一定时间。起诉时间越接近12月,案件就越不可能在这个年度办结,这样就会拉低‘年度结案率’,可能引发年底拖延立案、不愿立案的问题,当事人对此意见很大。这也反映出,年度结案率这一指标不符合司法审判的客观规律。”

“而‘审限内结案率’就是看有多少案件是在法定审限内审结的。”赵晋山指出,按照这一指标,即便是年底新收的案件,因为还没有到法定审限,完全不影响“审限内结案率”的计算,相关法院就会做到应收尽收、应立尽立。所以,这看似是一个很小的调整,显然更符合司法审判的客观规律,也有利于从机制上有效解决“年底立案难”问题,更契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司法实践的实际效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数据显示,2023年年底,全国法院立案形势总体平稳,人民群众对立案工作的满意度为90.2%,同比增长了10.3个百分点。

此外,《报告》中提到的“案—件比”指标,也引起多方关注。赵晋山对此作出了解释:“‘案—件比’是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指标。其中的‘案’,就是老百姓的揪心事、烦心案。‘件’就是法院办案经历的一审、二审、再审等司法程序。‘件’数越多,说明一个‘官司’经历的审判执行程序越多、衍生的案件越多。”

张军院长强调,老百姓到法院是为了解决问题,绝不是来“走程序”的。“一次性解决纠纷”是老百姓对公平正义最朴素的需求与期待。

“创设‘案—件比’指标,就是要引导各级法院注重矛盾的实质性化解,引导法官将目光从‘案件结没结’转向‘矛盾解没解’,力争把每一个程序、环节做到极致,避免‘一案结多案生’,防止程序空转,减少司法资源消耗,更快更好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赵晋山表示。

在地方法院层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的运行情况如何?还取得了哪些成效?直播访谈现场视频连线了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海龙。

“实践证明,有没有指标体系,抓不抓指标,是完全不一样的。”孙海龙对此深有体会。

作为全国首批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试点之一,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重庆市三级法院(以下简称“重庆法院”)的26项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或优于全国均值,15项指标同比提升。据悉,重庆法院在实践中坚持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动司法理念,创新具有“渝法特色”的司法资源下沉路径,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指标体系表面上看是26项指标,实质上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受。”孙海龙介绍,比如,2023年,重庆法院的“刑事二审开庭率”指标同比提升了19.6个百分点,当事人有更多机会在法庭上陈述理由和事实,让审理更加公开透明。又比如,在反映积案清理成效的“超12个月未结案件占比”指标上,重庆法院大力开展案件清积工作,让正义不迟到。截至目前,重庆法院三年以上未结案件已全部清零,一年以上未结案件占比也下降到了1%以下。再比如,2023年重庆法院的“执行到位率”为52.7%,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重庆法院以实际行动用“真金白银”兑现了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

此外,在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引领下,重庆法院还构建了“党建+审执”两张表融合评价机制,做实“评案”与“考人”协调贯通的法院人员考核体系。

“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懂业务,还要会看数据,到基层去调研,不再只是简单听取汇报,而是用‘两张表’上下对表,真正找准制约发展的症结问题,做到有针对性综合施策。”重庆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探索完善审判管理机制

司法审判数据体现人民法院审判工作质效,反映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际成效。张军院长强调,要坚持数据思维,提升数据素养,增强数据意识和数据敏感性,以数据化信息化赋能审判管理,助力审判工作现代化。

2023年4月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每季度举行审判数据会商,班子成员和各审判庭主要负责同志围绕突出、异常的数据,逐条线、地域、类罪和类案加以研究,分析原因、研提对策,形成进一步抓实的工作安排。据了解,目前该项机制已经推行覆盖到全国四级法院,高级法院一般是每两个月、中基层法院一般是每一个月召开一次数据会商会。

“分析研判会商实际上包括分析研判和会商两个阶段。”赵晋山介绍,各一线审判执行业务部门、审判管理部门等先对司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发现、梳理出问题及其原因,再通过开展全院集中会商研提对策、明确要求、部署工作。会商中特别强调要直击要害、直面问题、动真碰硬。审判管理部门持续加强对会商决议事项的督办,对问题紧盯不放,确保逐一解决。

最高人民法院在2023年上半年会商时,发现一些地方上诉案件移送时间过长。会商结束后,有关部门立即对这些法院集中进行约谈问责,相关法院立即开展了专项治理。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法院上诉案件移送时间同比下降5.5%,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下降21.5%,效果良好。

2023年,江苏省三级法院(以下简称“江苏法院”)一审裁判被改判率、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等指标居全国前列。其着力打造的“审管部门+业务部门”协同配合、“全面分析+专项分析”有机融合的工作模式,初步形成的以“定期分析+备案+评选+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在促进执法办案提质增效方面颇有成效。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李玉柱在直播访谈现场的视频连线中介绍,为使数据分析会商质量进一步提升,江苏法院一方面改变以往分析工作由审管部门“单打独斗”的状况,促进审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同配合,共同“把脉问诊”,形成审判管理工作合力。另一方面,促进全面分析与专项分析的有机融合。在全面分析审判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突出问题、异常数据、重点工作、类案情况的专项分析,全方位推动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2024年1月召开的数据会商会议中,最高人民法院首次邀请各高级法院领导班子成员及部门负责同志视频参加,共同把脉问诊,结合当地实际,把问题挖得更深、原因找得更准。这样的互联共商实际上是岁末年初的一次“体检”,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分析“会诊”,促进全国法院以更加健康的“体魄”扎实做好今年的审判工作。

人民法院案例库的建成和法答网的上线也是《报告》中备受关注的亮点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利明指出,人民法院案例库上线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是法律界的一件大事。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是完善中国特色案例制度的必然要求,是规范类案裁判规则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人民法院案例库于2024年2月底上线并运行以来,目前入库案例已达3800多件。案例库既供法官办案参考,也向社会开放,供律师办案、学者科研、群众学法使用,社会各界反映良好。”赵晋山表示。

法答网作为最高人民法院为全国四级法院干警提供法律政策运用、审判业务咨询答疑和学习交流服务的信息共享平台,2023年7月1日上线以来累计提问已逾30万个、答疑数量超过24万个。“有问题,找法答”的理念已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干警内心,对于推动裁判标准统一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体推进审判管理与队伍建设

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关键在队伍。张军院长强调,队伍管理,关键在导向明、管理严、责任实。

《报告》指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从严管党治院,把审判管理融入队伍建设,坚决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基于树立‘大管理观’,把‘评案’与‘考人’相结合、相贯通,明确将管住‘案’作为管住‘人’、治好‘院’的落点,把政治建设、队伍管理融入、落实到审判管理中,以管住‘案’促推管住‘人’、治好‘院’的思路,张军院长在《报告》中把审判管理和队伍建设放在一起,也是《报告》的一个特色。”赵晋山指出。

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激发队伍活力、提升审判质效,全国法院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针对新形势下法院队伍的新发展需求,推出新时代上海法院队伍建设现代化“1+6+X”工作体系,即1个意见:《关于奋力推进新时代上海法院队伍建设现代化服务保障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6大体系:思想政治引领、干部选育管用、人才高地高峰、文化品牌建设、基层基础夯实、从严管理监督,以及X项队伍建设工作制度和创新成果,确保队伍现代化建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功能互补。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体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和检视整改,聚焦突出问题,进行深入整改整治,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的成效。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大力加强纪律作风能力建设,2023年累计培训干警2.28万人次,对天津市6家法院开展政治督察、司法巡察。

……

加强审判管理,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要求的实措重举。过去一年,人民法院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齐心协力向前行,在加强审判管理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新征程上,面对党和人民对司法公正的更高要求,人民法院将继续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能动司法,狠抓提质增效,努力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本期封面及目录

《中国审判》杂志2024年第5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39期

编辑/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