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苏联最惨烈的导弹事故:元帅瞬间汽化,科学家团队无一生还

作者:甜瓜

在冷战的阴影下,苏联与美国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在这场竞赛中,导弹技术成为了双方争夺的重点之一。力求在核武器和导弹技术上与美国抗衡。

苏联最惨烈的导弹事故:元帅瞬间汽化,科学家团队无一生还

当时苏联拥有着P-5、P-12和P-7A三种导弹,但P-5和P-12只能算是中程导弹,而P-7A则主要服务于航天任务,它们都无法直接威胁到美国本土。与此同时,美国已经部署了40枚洲际弹道导弹,并且还有能力通过部署在英国、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导弹轻易打击苏联。

这种明显的军事差距让苏联感到极度不安,因此他们决定加速推进自己的洲际导弹研发计划。P-16洲际导弹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而苏联炮兵的首领涅杰林被选中担任项目总负责人。为了感谢赫鲁晓夫过去的提携,涅杰林承诺要在苏联的十月革命纪念日之前完成导弹的研制,并将这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成果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呈献给刚从美国访问归来的赫鲁晓夫。

为了追赶美国的军事步伐,苏联不惜投入巨额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到P-16洲际导弹项目中。终于在1960年9月赶造了出来。

苏联最惨烈的导弹事故:元帅瞬间汽化,科学家团队无一生还

接着一支顶尖的科学家团队便进行着最后的测试工作。这支团队汇聚了苏联最顶尖的导弹专家和核物理学家,就在这群专家为了这个目标奋斗的时候。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性事故震惊了世界,成为了苏联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页。事故发生在1960年,正值苏联研制新型导弹的关键时刻。

10月21日,P16完成了发动机对接,被运送到了试验用的发射阵地。

10月23日,导弹和火箭完成对接,内部被加注了燃料组分和压缩气体。

但就在发射前半个小时,P-16洲际导弹项目却出现了意外。工作人员在进行最后检查时,听到了P-16导弹燃料管路内高温隔膜起爆的声音,这可能导致导弹无法正常点火并升空。此外,气体发生器关阀门的引爆管也出了问题,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人们面临着两个选择:放弃这次发射计划、推倒重造,或者花一天时间把它修好。

苏联前期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员和金钱当然不可能放弃,于是决定修理,可是修理导弹可不是那么好修的,要知道p16是个液体导弹。低温液体可是有强烈的腐蚀性的,必须在一天之内修好,要不然导弹就报废了。

苏联最惨烈的导弹事故:元帅瞬间汽化,科学家团队无一生还

于是负责人涅杰林元帅下了决断:在不排放燃料的情况下直接修!

实验人员在紧张地排除P-16导弹的故障后,身心疲惫不堪。他们匆忙中取下了防护性的闭塞装置,原本用于防止发动机意外启动,然而却未能及时或疏忽了将其重新装回。

与此同时,控制站的工作人员也在忙碌地修理程序配电器,这是负责向发动机发送启动指令的关键设备。在旋转配电器至起始状态后,他们未对线路进行细致检查。结果,仪表错误地启动了二级发动机,而此时闭塞装置已被移除。二级发动机从上方喷射出的火焰瞬间穿透了氧化剂箱和一级燃料箱,导致160吨燃料猛烈爆发成熊熊烈焰。

苏联最惨烈的导弹事故:元帅瞬间汽化,科学家团队无一生还

导弹内部及周围的人员瞬间被火海吞噬,那些距离导弹稍远的人虽然尝试逃离,但燃烧的燃料迅速蔓延,将他们困住。涅杰林元帅元帅,由于距离爆炸点过近,瞬间被高温汽化,连尸骨都未能留下。而那些正在紧张工作的科学家们,也无一幸免于难。他们的身体在强大的冲击波和高温下瞬间化为灰烬,整个团队无一生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