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22年,一名25岁的花季少女因为牙疼去看病,当医生轻轻触碰牙齿时,她的下颚骨居然像灰烬一样全部粉碎,仅4个月后就不幸

作者:墨珑甲

1922年,一名25岁的花季少女因为牙疼去看病,当医生轻轻触碰牙齿时,她的下颚骨居然像灰烬一样全部粉碎,仅4个月后就不幸去世了。2年后,和她一起工作的十多名少女也相继惨死。

在一个昏暗的工厂内,繁重的工作声和女工们低声的交谈此起彼伏。尽管累得筋疲力尽,却仍旧要保持高效率地涂抹着手表的发光材料——镭。

“玛吉,你的手怎么了?”凯瑟琳注意到她的朋友用手绢轻抚着自己的下颚,神色间满是痛苦。

“凯,我牙疼得厉害,可能得去看牙医了。”玛吉的声音低沉而有些颤抖。

一天后,玛吉来到了克内夫医生的诊所,她告诉医生自己的症状,还没等医生多说什么,就直接提出了拔牙。医生在进行了初步检查后,轻轻触碰她的牙齿,没想到仅仅是轻轻一碰,牙齿就碎了,连带着下颚骨也严重破碎。

“这情况非常严重,我怀疑你是中毒了。”克内夫医生面色凝重地说道。

玛吉只是静静地听着,脑海中一片空白。离开诊所后,她没有立即回家,而是走向了与凯瑟琳约定的酒吧,想在告诉任何人之前,先自己消化这突如其来的噩耗。

“怎么了,玛吉?看你脸色很不好。”凯瑟琳关切地问道。

“医生说我可能中毒了,我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玛吉小声回答。

之后的几个月,玛吉的身体状况迅速恶化。她不仅是牙疼,连脚和臀部也开始隐隐作痛。在紧急的全身检查后,结果证实她体内的镭含量远超正常值,但在那个时代,镭被认为是一种奇迹元素,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尽管接受了所谓的“镭治疗”,玛吉的病情却未见好转,最终不幸去世。工厂中的其他女工们,由于长期与镭接触,也开始出现类似的症状,接连不断地有人倒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系列的死亡引起了外界的注意。一位化学家在调查了这些女工的死因后,发现她们的体内镭含量异常,公开了关于镭的危害性。

在20世纪初,镭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元素,被广泛赞誉为具有治疗性质的“奇迹元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镭的暗面开始逐渐显现,尤其是在它与工业生产中女性工人的健康问题联系起来后。这些工人,被称为“镭姑娘”,因为长时间暴露在含镭的物质中而遭受了严重的健康影响。

在一个科学会议上,一位知名化学家对镭的危害性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这些病例明显不同于常见的梅毒死亡,镭元素才是真正的杀手。”这场讲话标志着对镭危害性的公开承认,同时揭示了工业使用镭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化学家在他的发言中提到,虽然镭最初被用于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因为它在黑暗中的自然发光属性以及被认为的“治疗能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镭的放射性质实际上对人体是极其有害的。他详细描述了镭如何影响身体的骨骼,尤其是如何导致骨骼变脆,骨髓受损,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血液疾病,如贫血和白血病。

此外,化学家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病例研究,这些研究涉及曾经在镭处理工厂工作的女工。这些女性经常使用小刷子,用嘴唇尖化刷毛,以便更精确地应用含镭的发光油漆于钟表和仪器的表盘。这种做法导致她们摄入了微量的镭,长期积累在她们的骨骼中。

化学家强调,这些女工的死亡病例中,许多最初被误诊为梅毒或其他常见疾病。但进一步的调查和尸检显示,她们体内的镭积聚导致了严重的骨质疏松和骨折,以及其他相关的健康问题,这与梅毒所引起的症状完全不同。

他在会议上呼吁需要对镭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并建议制定更加严格的工业安全标准,特别是在涉及放射性材料的工业应用中。化学家的这番讲话在会议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促使更多的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开始关注镭及其他放射性物质的潜在危害。

这场科学会议成为了一个转折点,不仅因为化学家的发言,而且因为它集合了众多科学家的力量,推动了对放射性物质管理政策的改进。在随后的年份里,关于镭安全使用的法律和规定开始得到加强和执行,镭的商业应用也开始受到更严格的限制和监控。

尽管这些改变来得较晚,未能挽回早期“镭姑娘”的生命,但它们为未来的工人提供了更好的保护,避免了更多潜在的健康危害。这也提醒了工业界和科学界,对于新技术和新物质的应用,必须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审慎的管理,以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参考资料:

《20世纪初“镭姑娘事件”研究》

1922年,一名25岁的花季少女因为牙疼去看病,当医生轻轻触碰牙齿时,她的下颚骨居然像灰烬一样全部粉碎,仅4个月后就不幸
1922年,一名25岁的花季少女因为牙疼去看病,当医生轻轻触碰牙齿时,她的下颚骨居然像灰烬一样全部粉碎,仅4个月后就不幸
1922年,一名25岁的花季少女因为牙疼去看病,当医生轻轻触碰牙齿时,她的下颚骨居然像灰烬一样全部粉碎,仅4个月后就不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