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作者:中工网

原标题: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他称赞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改变了旧有产业格局

他赞赏“一带一路”促进互联互通

他反对“脱钩断链”

主张通过交流合作消除误解 推动持久和平

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接受《高端访谈》独家专访

敬请收看

关注国际焦点,洞察世界风云。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高端访谈》。今天我们要对话的嘉宾是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他曾多次到访中国,对中国的发展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印象深刻。那么,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对于中国与欧盟之间的经济、贸易、人文交流,又有着怎样的展望呢?今天,我们一起在对话中寻找答案。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邹韵:莱特姆先生,感谢您接受《高端访谈》的专访。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您已经来中国20多次,包括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您也曾来华访问。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发生的哪些变化给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莱特姆:我有幸访问了中国的很多地方。最初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比如公路和铁路的投资建设,以及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在大湾区、上海还是北京,都是如此,而且现在已经延伸到了中国各地。作为一个西方人,我觉得令我印象深刻的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还有建设的速度。与此同时,在过去的十五到二十年里,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比利时位于欧洲西部,它北邻荷兰、东接德国、东南与卢森堡接壤,南和西南与法国交界,西临北海,并通过多佛尔海峡与英国隔海相望。

比利时是较早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自1971年10月25日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稳步发展,经贸合作日益增多。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布鲁日港是欧洲最大出口港、最大汽车港和最大综合化工集群。“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项目就落户于此。2022年,中国与这个港口之间的集装箱运输量超过170万标准箱。多年来,安特卫普-布鲁日港与中国多个沿海港口开展航运合作,并通过中欧班列与中国诸多城市保持铁路运输往来。一艘艘海运货轮凌波往返、一列列中欧班列驰骋不息,在促进两国经济、中欧经济互联互通的同时,也为两国人民、中欧人民的交流友谊写下了新的注脚。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邹韵:您来自比利时,比利时是最早与中国展开合作的西方国家之一。过去几十年间,中比两国在经济和贸易领域的合作日益增长。您对这方面的发展前景有何展望?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莱特姆:比利时可以说是通往欧洲的一扇大门。它地势平坦,虽然面积不大,只有三万多平方公里,但拥有紧邻北海的港口,以及安特卫普、布鲁日、根特和被称为“欧洲首都”的布鲁塞尔等历史名城。因为这些优势,我们早早就开始着手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比利时在中国有很多投资,比如西安杨森制药、沈阳贝卡尔特等等。中国在比利时的投资规模也很大,比如,中远海运集团持有安特卫普港的部分股份。目前已经有许多中国公司在比利时进行投资。例如,比利时的基础设施就为中国的电动车行业提供了便利,中国企业可以经比利时将新能源汽车出口到欧洲。因此比利时和中国之间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邹韵:您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世界级制造水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您如何看待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以及“中国制造”的整体竞争力?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莱特姆:提到汽车,一个不争的现实和历史事实是,在传统燃油车方面,美国和欧洲的公司曾经一度领先,中国的汽车产业想要迎头赶上并不容易。但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反转。在电动汽车这个新兴领域,中国有从头开始的机会,同时还拥有生产电池所需的一些关键自然资源,再加上对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因此,电动汽车领域出现了与传统汽车领域完全不同的格局。中国已经走在前列,我们还在努力寻找追赶的方法。我们现有的汽车产业和在中国的汽车装配线都需要进行改革,不仅是产品本身,还包括生产方式。

邹韵:中国与比利时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保持着合作关系,但中国和欧盟之间时不时还是会出现一些摩擦。面对挑战和分歧,您认为这种双边关系应该如何持续向前发展?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莱特姆:我认为我们不能失去理智,而应该保持冷静。出现一些摩擦不足为奇。中国重返世界舞台,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空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这实际上是全球权力结构的一种再平衡。

邹韵:革命性的变化。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莱特姆:守成大国在适应新局势时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这并不令人意外。我认为这些不过是小插曲,有一些过渡性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应当冷静面对、冷静处理。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努力避免冲突,避免敌对情绪加剧。我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欧盟和中国的关系都处于一个关键节点。对于欧盟来说,关键的是保持自己的立场,而非充当美国的小伙伴,要有自己的观点。我们共处于欧亚大陆,我们应当持续推进相互间的开放合作、公平贸易,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保护投资和贸易往来。比如,我认为欧盟以及相关机构应当批准欧中投资协定。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在九月就贸易问题发表的声明表示,欧洲在战略上不想与中国“脱钩”,而是希望降低供应链风险。我觉得这是正确的方向。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邹韵:说到“去风险”或“脱钩”,很不幸,一些欧洲国家正试图把它们当作一种战略或经济安全战略。而您一直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那么,您是否担心所谓的与中国“脱钩”和“去风险”呢?

莱特姆:“脱钩”并非解决办法。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明白,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在努力捍卫自身的重要利益。为了本国公民,各国必须做到保障人民的安全,包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另一方面,捍卫自身利益不应导致保护主义。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并加强往来。因此,我们不应该“脱钩”,而应该努力维护自身利益,管控全球价值链和经济往来的风险,确保我们的经济在疫情或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转,增强价值链和供应链的韧性。与此同时,和合作伙伴保持友好合作,并保持透明。

邹韵:中国最近推出了一项新政策,对六个国家实行免签,其中有五个是欧洲国家。您认为,这对未来中欧关系将产生哪些影响呢?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莱特姆:我认为签证便利化、免签政策是非常好的一项举措。希望比利时也能尽快进入免签国家的行列,享有更便捷的入境中国的机会,这点很关键。人员的自由往来可以提供新的交流机会,促进贸易,促进学生、教师、教授、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往来。这是个绝佳的举措。

伊夫·莱特姆在2008至2011年间曾两度出任比利时首相。2008年8月,他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称赞中国完美地举办了奥运会。2010年5月,莱特姆出席了上海世博会,并在现场与民众互动。在与中国的交往的二十几年中,他经常强调中国与欧洲之间加强加强人文交流的重要性。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邹韵:在应对中国和欧盟之间的挑战时,除了保持冷静、理性外,您一直非常强调人文交流在加强双边关系中的重要性,从您的角度看,为什么这一点至关重要?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莱特姆:首先是因为我认为和平与相互理解太重要了,这些事不能只交给领导者和政治家们。为了全世界所有人的利益,我们应该寻求和平的方式来解决意见分歧,追寻多样性。在欧盟,我们学会了与多样性共存。纵观世界史和欧洲史,我们第一次在长达八十多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不同文化的和平共存,我们的语言、政府和制度并不相同,却能在欧盟内和平共处。基于企业家们的诉求,欧盟决定创建自由市场,在欧盟内部实现自由往来,允许人员和学生自由往来。例如,“伊拉斯谟计划”为学生提供到其他国家读书和上学的机会,这为广大欧盟民众习惯于和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打下了基础。从中长期来看,我认为这是(不同文化和平共处)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例如,中国和欧洲之间存在交流障碍,很抱歉,我不会说中文。很多中国人英语都非常好,你们的英语水平比我们的中文水平高。虽然存在语言障碍,但我认为越来越多欧洲年轻人想学习中文。虽然存在语言障碍,我们应克服这一困难,加强交流,让企业家、商界人士和普通民众都有机会到对方国家旅游、学习、相互了解,更好地接触彼此的文化,大力加强人文交流。从中长期来看,这能为实现持久和平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邹韵: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您如何解读这一倡议的重要意义?

莱特姆: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我认为最好的证明就是欧盟目前正在推进一个相似的项目——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互联互通至关重要。作为欧洲人,我认为“一带一路”在通过中亚促进欧洲和中国互联互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欧中之间地域广阔,包括巴基斯坦、印度,还有很多斯坦国家,比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之后是俄罗斯,然后到西欧地区。对我们西欧人来说,中国发展互联互通非常重要,不仅是空中,也包含海上和陆上的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所以我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极好的倡议,现在欧洲提出“全球门户”计划也不错,尽管它与其他合作框架不太一样,但同样也致力于推进互联互通。

邹韵:莱特姆先生,您一直坚定支持经济合作、共建基础设施和共同投资。您曾表示,这不仅能促进更好的经济合作,还有助于维护和平,您能详细谈谈吗?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莱特姆:当然,经济体之间相互合作时,仍无法完全避免冲突。但欧洲一体化是真实发生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个壮举是法国和德国决定建立经济共同体。这两个国家曾在十九世纪多次发生残酷的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法国也是主要的对立阵营。二战后的一大壮举是建立煤钢共同体。自此,各国经济协同发展,进而迎来了资本、商品和人员的自由流动。因此,我认为实现经济一体化,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开放边境带来的益处,享受更多可能性和便利,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为儿童提供更多学习、受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机会。我认为这就是在构建持久和平。

邹韵:近期欧盟内部有关战略自主的讨论不断。特别是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一些欧洲领导人,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一直呼吁在北约框架内也要加强欧洲战略自主。您对此有何看法?

莱特姆:我认为马克龙总统是正确的。在北约联盟内,欧洲应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在发生冲突时维护自身安全和社会稳定。欧洲大陆面积不大,又被各种不稳定因素包围。我们不应依靠美国来维护自身安全,应该独立自主,这意味着要在维护安全所需的手段和工具上加大投入。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邹韵:各国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有着不同的解读,其中存在一些不公正的批评,特别是来自西方国家的,也包括欧洲国家。首先,您为何认为公正地读懂中国很重要?其次,您认为如何能够正确解读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呢?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莱特姆:我认为,关键是要看清事实、数据以及事情的缘由,这是互相理解的基石。不要听信口号或者炒作,因为这些可能是对事实的误解或曲解。比如,最近有一些有关中国军事发展的讨论或者言论。我觉得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拥有手段来保卫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是很正常的事情。欧洲国家也不例外,未来几年我们也更需要这样做。重点是相互理解,厘清事实,而非偏听偏信某些圈子散布的带有偏见的信息,这不符合民众的长期利益。

邹韵:您多次到访中国,与中国联系密切。那么外界对于中国的哪些误解让您最为担忧呢?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莱特姆:我个人认为,我们必须谨慎对待经济“脱钩”。此前我谈到过这一点,因为这不符合人们的利益。其次,中国和西方世界应当就双方的重大利益开展更多对话。我希望在未来几年,能有更多平台进行理性交流,一方面探讨西方的重大利益,另一方面关注中国的安全目标。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理性交流的平台。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邹韵:您如何理解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呢?

莱特姆:我认为我们西方人有时会错误地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均衡的社会和经济体。中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发展,让许多民众受益,但离所有人同步发展还有一些差距。其次,这也是西方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角度可持续,社会角度可持续,分配好财富,维持社会保障机制,还有从环境角度实现可持续。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邹韵:莱特姆先生,您似乎喜爱中国文化。听说您喜欢吃中国美食,特别是饺子。还喜欢京剧,您的妻子喜爱旗袍,旗袍是中国女性的标志性传统服饰。这是真的吗?您对哪些中国文化和哲学特别感兴趣?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莱特姆:确实,在访问中国各地的途中,不仅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还能接触到传统和文化。我们想感受最优秀的中国文化,体会和我们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希望能有更多这种与中国文化交流和接触的机会。中国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内蒙古、九寨沟、海南岛,还有许多我说不上来名字的好地方。给西方人更多机会,让他们来看看玩玩,现在有了更为便利的签证政策。我觉得这点至关重要。

邹韵:您出生于比利时一个叫韦尔菲克的小镇,这个小镇和中国有着特殊的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劳工承担了诸多艰巨任务,包括清理战场和重建工作。

莱特姆:我在韦尔菲克镇出生,离伊珀尔挺近。但中国士兵的故事远不只是伊珀尔战役。

邹韵:这段历史是否让您对中国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呢?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莱特姆:这是一种团结的象征,他们在十八、二十岁的年纪被派遣到这里,生命才刚刚开始绽放。他们给我们、给比利时带来了帮助,帮助我们获得解放,帮助我们摆脱当时的困境。因此,这份情感延续至今。我们在伊珀尔有一个纪念博物馆,那座城市处于伊珀尔战役的中心,周围曾经历过可怕的战争。中国年轻人给我们雪中送炭,像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的士兵一样,令我们感动至今。

邹韵:莱特姆先生,感谢您接受《高端访谈》节目的采访,感谢您和我们分享您的真知灼见。

莱特姆:谢谢。

高端访谈丨专访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

△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在接受总台专访后题词

在专访当中,莱特姆前首相表示,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为各国形成合力、共谋发展注入了新的推动力。

总策划丨慎海雄

总监制丨李挺

监制丨张文华

总制片人丨潘林华

制片人丨阴丽萍

记者丨邹韵

摄像丨李亚军 路一鸣 柳明 李向伟

策划丨沈霖

编导丨钱思羽 顾雪嘉 董媛 胡炜炜 高雨杉

外联丨韩硕 庄莹

配音丨姚宇军

新媒体丨宣霁祐 杨斯童

技术监制丨胡英

视觉包装丨张超 王雪阳

后期主管丨赵辛

后期制作丨李照荃 张宁毓 郝元翰 钱子琦 李戌辰 任世平

音频丨王博谦

技术支持丨孙碧波 张文郁

鸣谢丨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