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史-周朝(西周)

作者:可爱的小米粒love
文史-周朝(西周)

开国君主:周武王姬发,姬姓,名发。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事件:武王伐纣--周武王发动牧野之战,打败商朝,建立西周。

决定性战役:牧野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商纣王失败的原因是商纣王的残暴导致士兵 临阵倒戈。

引申成语:临阵倒戈。

定都:镐京(史称西周),今陕西西安;

制度:分封制和井田制

分封制:周天子打下天下之后,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和王族,建立诸侯国,主要目的是巩固王室,扩大疆域。如姜子牙被分封到齐地,建立齐国;王族如其弟周公旦被分封到 鲁地建立鲁国。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必须是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这就是宗法制。宗法制和 分封制互为表里。

井田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出自《诗经》,当时的井田制就说明整个天下的土 地归周王所有,由于当时的土地纵横交错,形同井字,因此称为井田制。

西周著名人物介绍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东征平定三监之乱。传说中的“周公解梦”的周公就是他。

三监之乱:又称管蔡之乱或武庚之乱。是西周初期分封于商王畿地区(今河南省安阳市附近)周围的三位统治者叛乱的事件。

武王灭商后,听取周公旦意见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利用他统治殷民。同时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叫“姬鲜”,周文王的第三个儿子)、蔡叔(叫“姬度”,周文王的第五个儿子。)、霍叔(叫“姬处”,周文王的第八个儿子。)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卫三国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武王灭商后不久即病逝,周成王继位,时年13岁,周公就辅助成王理政。但是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就散布谣言,说周公要篡夺皇位,与纣王之子武庚纠合,联络一批殷商的贵族,并且煽动东夷几个部落,联合起兵清君侧,史称三监之乱。三监之乱最终由周公东征平定,杀武庚、诛管叔、放逐蔡叔,贬霍叔为庶人。

西周与东周的历史分界事件:犬戎之祸发生于公元前771年,西夷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周幽王,镐京残破,于是继位的周平王东迁至雒邑。

西周青铜器

文史-周朝(西周)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尺寸及造型: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

价值:器内底铸铭文4行32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文史-周朝(西周)

何尊: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尺寸及造型:尊高38.5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

价值: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其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建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可相互证,起到了证实补史的作用,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铭文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 尊里的“中国”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一带。 何尊铭文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

文史-周朝(西周)

牛首夔龙纹鼎:1979年12月10日出土于陕西淳化县史家塬,

尺寸及造型:通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腹深54厘米,耳高28.6厘米,重量:226千克。此鼎为双立耳三足圆鼎。其独特之处在于,器腹有三个环状耳,与下面的三个柱足一一对应。器腹靠近口沿处饰有一圈夔龙纹,共六条夔龙,两两一组,每组中间隔以扉棱。在每个扉棱下面,还有一个圆雕牛首图案。支撑鼎身的三个柱足上饰有兽面纹。

折觥:1976年出土于陕西宝鸡扶风庄白村。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文史-周朝(西周)

尺寸及造型:高28.7厘米,腹深12.5厘米,口宽11.8厘米,口横7厘米,重9100克。觥体呈长方形,前有流,后有鋬,分为盖与器身两部分。盖的头端呈昂起的兽形,高鼻鼓目,两齿外露,长有两只巨大曲角,两角之间夹饰一个兽面,从头顶处开始在盖脊正中延伸一条扉棱直到尾部,颈部这段的扉棱做龙形,两侧各饰一条卷尾顾首的龙。盖的颈部以下,装饰有一个饕餮纹面,在饕餮的头端加铸了两只立体的兽耳。器身曲口宽流,鼓腹,每边的中线和边角都饰有透雕的扉棱式脊,组成几组饕餮纹面,显得庄重大方。纹饰通体分为三层,以兽面纹、夔纹为主纹,云雷纹为地纹。其间配以象、蛇、鸮等动物,形态逼真。觥体后部有一鋬,上部做成龙角兽首,中部为鸷鸟,下为垂卷的象鼻,两侧还有突出的象牙。圈足扉棱间饰回顾式龙纹。器底可见明显的对角线交叉的范痕。

价值:折觥属方形兕觥又较少见,是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工艺精湛,是青铜铸造的代表之作。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番外篇:

岐山臊子面:臊子面起源于周朝。相传周武王伐商时在岐山遇到像“龙”的怪兽。杀了怪兽,为了鼓舞士气,决定每人分吃怪兽肉。但是人太多,不够分,就煮汤每人分喝一碗,感到很好喝。这也是岐山臊子面的雏形。

《周公解梦》:是根据人的梦来卜吉凶的一本解梦书籍,它对人的七类梦境进行解述,书中的周公就是周公旦,孔子梦的“吾不复梦见周公矣”在儒家经常会出现。 周公是一个在孔子梦中频频出现的人物,在儒家长期主导文化的中国,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与梦联系起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