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能做心脏支架手术,真的弊大于利?告诉你真相

作者:曾医生内科科普

“走进医院,病房里甚至走廊里到处都是因为冠心病来的老年人”。

每年寒潮天气来临,医院里心内科和介入科都人满为患,原因就是“冠心病”这个冬季高发病。冠心病是世界范围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在欧洲多个较为发达地区更是被被称为“头号杀手”。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据统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冠心病已成为大陆乃至世界上主要的死亡原因。随后,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支架手术”,也为人所知。提起“支架手术”,老百姓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不能做心脏支架手术,真的弊大于利?告诉你真相

一、何为心脏支架手术?

“支架”手术的实际全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通过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将支架植入冠状动脉狭窄处,支撑病变部位的血管,以达到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目的。

早在1970年代,外国医务工作者试图使用微创的方法,使用一个像是注射器针头一样细小的导管,通过穿刺患者的外周血管,走进心脏,找到在冠状动脉狭窄血管的位置,然后从导管插入一个气囊挤碎脉粥样硬化斑块。

50多年后,这种通过气囊撑开的方式已经被金属植入物所取代,但其原理仍旧不变,这就是所谓的“支架”手术,这就是所谓“支架”手术的前世今生。

不能做心脏支架手术,真的弊大于利?告诉你真相

二、过度医疗?支架手术到底有没有过度?

任何一个手术,总归是有自己的手术指征的,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做支架植入,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出现急性心梗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常发生心前区剧烈疼痛或有憋闷感,这种疼痛和憋闷感主要发生在胸口部位,部分可向左侧肋骨、左上肢放射。

这种自行感觉的憋闷感,压迫感和疼痛感时间要超过30分钟,而且休息或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不能很快减轻症状。对于这种急性心梗的患者,建议立马前往医院就医,行PCI溶栓治疗。

2,严重的心力衰竭症状:对于出现心梗后心衰的患者,通常采用1969年提出的KilliP分级法进行分级,对于3级及以上的患者,建议行PCI治疗,改善心脏缺血的症状,KilliP分级标准为:患者无法完成日常的工作及活动,且肺部湿罗音>50%,对于这种患者,也是推荐前往医院就医行PCI治疗。

另外,对于平常在家的老百姓而言,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判断心脏功能的方法,那就是6分钟步行试验 (6MWT):即让患者采用徒步运动方式,测试其在6分钟内以能承受的最快速度行走的距离,能较好地反映患者生理状态下的心功能,常用分级方法为:

1级 <300m ;

2级 300-380m;

3级380-450m;

4级 ≥450m

3,经过充分的药物治疗之后,仍不能改善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

不能做心脏支架手术,真的弊大于利?告诉你真相

三、放了支架后会影响正常生活么?

有关“支架手术”的谣言可以说是漫天飞雪,但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最为关心的一定是:放了支架后,心梗还会再犯么?会影响日常生活么?乃至,手术后还能活多久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总归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给大家阐述:

1,规律的活动锻炼

首先,心脏支架术后,大多数患者是可以完成日常活动的,或者说应该鼓励植入支架的冠心病患者运动,运动有助于缓解患者冠心病的许多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减少严重缺血性疾病的复发。

对于一般的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总体还是正常,血管并没有完全堵塞,在进行支架植入术后就彻底解决了原先严重狭窄血管的再通畅问题,自然而然地,术后患者平时工作和日常生活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并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需详细评估其他血管缺血状态、整体心功能状态等,从而制定个体化运动康复训练,听从医生指导,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锻炼。出院后一周以每周4-5次的有氧训练为宜,每次30分钟,以微微出汗,无明显不适为判断标准。

不能做心脏支架手术,真的弊大于利?告诉你真相

2,持续的药物辅助控制

此外,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加强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冠心病二级预防一直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基本策略之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个国家的心血管病医生也都对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进行过大大小小的试验。

目前关于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戒烟、健康饮食、控制体重,适当的体力劳动、控制体重、调节血脂、控制血压、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等

3,良好乐观的心态

不少患者在心脏支架植入术后,总是会出现不安,恐惧,焦虑的情绪,担心心梗复发,担心长期吃药的副作用等等...

然后术后良好的心态,一直是各个疾病以及手术后康复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乐观,积极的生活,永远是一味疗效显著的良药。

不能做心脏支架手术,真的弊大于利?告诉你真相

结论

总体而言,“支架植入术”的目的肯定是让患者更好,更舒适的生活,大家也不用对放心脏支架谈之色变。

通过对自己情况的整体评估,可以大致判断自己是不是必须要放支架,放了支架之后,也大可不必焦虑,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和生活习惯,是可以享受美好的生活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