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先健科技IBS铁基可吸收支架:开启心脑血管介入治疗的铁基时代

作者:格隆汇

2009年1月3日,比特币创世区块诞生。2024年1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SEC)史上首次批准比特币现货ETF,比特币正式获得欧美主流资金认可,15年间,比特币从一个概念发展到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许多持有"比特币信仰"的投资者在这15年中,创造了财富神话。再次验证了"伟大投资需要信仰的力量"

同年,一群有着"铁基信仰"的中国医疗器械研发天团,由心血管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原院长高润霖院士担任主要研究者,开启了先健科技铁基可吸收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

"比特币信仰"者坚信比特币会替代黄金的地位,达到10万亿美元市值,"铁基信仰"者也坚信铁基材料是最佳的人体植入可吸收金属,会完成对冠脉永久支架的替代。

IBS是唯一可全面替代永久支架的BRS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中国及全球冠心病患者人数快速增长,大陆目前冠心病患者人数已达1100万人,心肌梗塞患者约为400-500万人。冠心病介入治疗(PTCA)从球囊扩张(POBA)、裸支架(BMS)到现在的第三代药物洗脱支架(DES),虽然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永久支架作为"异物"在体内长期存在仍然会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

1. 靶病变失败率TLF (Target Lesion Failure):这是指支架撑开的血管再次发生堵塞的比例,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梗和靶病变血运重建。通俗理解就是支架开通一段时间后又有多少比例的患者血管又堵了,并导致了病人死亡、心梗或需要二次开通的比例。TLF也是可吸收支架唯一评价指标。期望支架被人体吸收后消除其对组织的机械和材料刺激,TLF不增加或增速减慢。

2. 二次干预困难:一旦血管再次发生堵塞,进行二次干预治疗会比较困难,甚至需要做开胸手术。

3. 终身吃抗凝药:由于支架的存在,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4. MRI/CT检查受限:传统金属支架可能对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兼容性造成影响,导致成像伪影或需要特殊条件才能安全进行这些检查。

5. 约束血管长大:支架的存在可能限制血管的正常生长和扩张。传统支架可能不适合儿童使用,因为儿童的血管尺寸和生长需求与成人不同。

6. 血管壁中钙化沉积:长期存在的支架可能导致血管壁中出现钙化沉积,影响血管健康。

先健科技的铁基可吸收血管支架(IBS)正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作为一种新型的血管支架,其特点是在3个月的血管修复期后逐渐被人体吸收,避免了传统支架的长期存在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铁基信仰"者认为,IBS是唯一可全面替代永久支架的生物可吸收支架。

第一性原则:为什么是铁?

第一性原理指的是,回归事物最基本的条件,将其拆分成各要素进行解构分析,从而找到实现目标最优路径的方法。铁基可吸收支架的研发也遵循这一原则。

可吸收支架,有两个关键词,"可吸收"和"支架",本质上还是"支架",首先必须是一支好的支架,其次才是追求其"可吸收"性。

多年的临床实践早已证明支架杆厚度对支架的操控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有重大影响。因此药物洗脱支架从一代的不锈钢支架到二代的钴铬合金支架,支架杆厚度从150μm降低到80μm,TLF因此大大降低。以雅培Absorb为代表的聚乳酸可降解支架,因为聚乳酸材料力学性能不好,导致Absorb支架杆厚度为157μm,比不锈钢支架还厚。虽然聚乳酸是相对比较成熟的可吸收材料,生物学上有保证,雅培尝试通过支架设计或材料降解来弥补支架杆厚度的不足。但雅培Absorb支架2017年全球退市,证明聚乳酸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还是得回归到金属材料的道路上来。

显然不是所有金属材料都能做可吸收支架,北大郑玉峰教授用生物相容性、人体中可降解(腐蚀)性、人体中本身含量这三个标准对元素周期表进行了筛选,认为只有铁、锌和镁具有作为可吸收支架主元素的可能性。

生物相容性:铁、锌、镁都是人体中含量很高的营养元素,人体中都有很强的平衡机制来控制其浓度。一个支架的量几乎为人体总量的1/1000。这是其他金属元素完全无法望其项背的,这也进一步保证了生物安全性。

可降解性:镁最快,锌次之,铁最慢。如果纯从材料角度,镁最快几天就可降解完,而铁太慢,可能几十年。先健元心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改变人体环境中的pH值来加速铁的溶解过程。人体pH是7.35-7.45(37度体温下中性约为pH6.8),属碱性。而铁在酸性环境中非常容易地溶解成铁离子。该团队采用了大分子量聚乳酸作为涂层材料,这种材料在降解过程中能够形成酸性环境,从而加快铁支架的腐蚀速度,使其转化为可溶性的铁离子。此外,通过在铁支架表面添加600纳米厚的锌层,作为牺牲阳极,使得铁基支架在早期不会被腐蚀,以保证植入后4-6个月的有效支撑。铁合金可吸收支架植入人体后会降解为氧化铁、氢氧化铁和磷酸铁,进而被巨噬细胞吞噬变为含铁血黄素,被运输到血管外膜,并最终经淋巴系统进入脾脏重新利用。

对于镁材料,虽然可以通过表面涂层技术来推迟其腐蚀,但在实际应用中,涂层的完整性难以保证,可能因为微小的缺陷而导致整个支架的快速降解。而锌材料在人体内会形成碳酸锌和磷酸锌层,降低了锌的腐蚀速度,这是保证锌材料生物安全性的前提。

支撑能力

可吸收支架的设计必须首先满足其作为支撑结构的基本功能——即足够的支撑力。在确保支撑力的基础上,设计出比传统永久支架更细的支架杆,是实现可吸收支架替代传统支架的关键。先健IBS支架通过向纯铁中渗入0.05%的氮,成功将铁的强度提升至1000MPa,与目前使用的钴铬合金永久支架材料强度相当。这一创新工艺,使得铁基支架在保持较薄的支架杆设计的同时,也能拥有出色的支撑性能。

相比之下,锌合金和镁合金的强度分别只能达到约500MPa和300MPa,这意味着使用这两种材料制成的支架杆必然较厚,且可提供的规格选择较少。例如,最新一代的镁支架,其厚度分别为99μm(支架直径2.5mm)、117μm(支架直径3.0mm和3.5mm)以及147μm(支架直径4.0mm),这些数值均显著高于目前市场上永久支架的81μm厚度。由于牺牲了花纹设计的优势,镁支架的规格数量也受到了限制,二代只有6个规格,最新一代也只能提供18个规格。

而先健的铁基支架,则在厚度上做到了55μm(支架直径2.5mm)、60μm(支架直径3.0mm)和65μm(支架直径3.5mm及4.0mm),甚至比现有的永久支架还要薄。同时,铁基支架的规格数量与永久支架保持一致,均提供了56个不同的规格选择,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涂层材料、渗入氮的比例、花纹设计等等这些都是战术性的选项,而选择什么金属材料才是战略性选项,是确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的选项,是第一性原则的选项。"铁基信仰"者确信铁支架是唯一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可吸收支架的技术路径。18年的持续迭代试验结果也表明:铁支架MR兼容性和永久支架相同,且是唯一没有钙化沉积的可吸收支架。

最新进展:已获欧美监管机构认可,三大院士齐参与

先健IBS铁支架首批产品包括三个适应症:

IBS™冠脉支架,

IBS Angel™儿童肺血管支架和

IBS Titan™外周血管支架。

进展最快的是 IBS Angel™铁基儿童肺血管支架,已于2023年2月23日获批欧盟CE证,是全球首个铁基可吸收支架注册证。美国FDA方面,IBS Angel™铁基儿童肺血管支架和IBS Titan™外周血管支架,已经于2021年获批美国FDA同情使用(compassionate use)批准,并顺利在美国植入。FDA同情使用就是严重病情患者在现有治疗方式效果不好时,批准使用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同情使用的获批证明其为空白市场的急需产品。从这个角度看,铁基材料作为支架已经获得欧美监管机构的认可。铁基支架已经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市场有多大的问题了。

说到市场,目前最重磅的产品还是IBS™冠脉支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全球冠脉介入支架使用量到2030年预计将超过1200万个,其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91亿美元,为单一市场容量最大的医疗器械。可吸收支架的价格大约是永久支架的两倍,因此市场规模预估可达180亿美元。终局思维下,先健IBS系列支架若预计能拿下20%的市场份额,则销售额可达36亿美元,利润超过10亿美元。

IBS™冠脉支架中国I期临床从2018年3月开始,于2021年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上由高润霖院士公布了FIM临床试验两年期随访结果,FIM临床试验结果初步表明IBS冠脉支架在简单原发性冠脉病变中具有良好的中期安全有效性。两年随访数据显示无死亡、心梗以及血栓事件。结果确认了铁支架的可行性,证明了其在人体中的完全可吸收。FIM临床试验的3年结果发表在欧洲著名期刊《EuroIntervention》上,目前完成了5年随访,期待结果发表。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IBS™冠脉支架植入6个月后血管管腔持续扩大,而不是像永久支架、聚乳酸和镁合金支架那样,血管管腔持续减小。

IBS™冠脉支架中国II期临床从2022年3月开始,II期已完成518例一年随访,其结果在5月14日巴黎EuroPCR大会上公布:

一年临床随访结果显示,靶病变失败率(TLF)在试验组(先健的IBS™冠脉支架)和对照组(雅培的Xience™依维莫司药物洗脱冠脉支架)中无显著差异(试验组为2.3%,对照组为2.7%,p=0.78);心源性死亡(试验组为0,对照组为1.2%,p=0.20)、靶血管相关心梗(试验组为0.4%,对照组为1.2%,p=0.37)的发生率在两组受试者中亦无显著差异,且两组受试者均无器械相关血栓事件发生,初步证明了IBS™冠脉支架非劣于目前市场主流的药物洗脱金属支架,显示出了理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正如比特币不会去对标以太坊、泰达币而是直接对标黄金,先健的IBS™冠脉支架临床试验也没有去对标聚乳酸降解支架,而是对标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雅培的Xience™依维莫司药物洗脱冠脉永久支架,这数据奠定了IBS™冠脉支架是唯一可全面替代永久支架的基础。恭喜先健元心团队。(此处应有掌声)

在中国,冠脉支架是唯一要求三期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

IBS™冠脉支架中国III期临床于2023年2月正式启动,历时仅5个月,共计完成全部800余名受试者入组,手术成功率为100%。在III期1年随访结果出来后,即可在中国拿证。同时,由于和欧盟监管机构持续的良好沟通,公司23年年报已披露,IBS™冠脉支架已提交欧盟CE注册申請,如无意外,欧盟CE获批将早于国内。

作为世界级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不仅要看中、美、欧监管机构的扶持力度,也要看心脑血管医生的支持程度。从三次临床试验的进展,就可见中国心脑血管医生对先健科技铁基可吸收支架的信心是越来越足。第I期临床试验入组60余名患者用时10个月,第II期入组518名患者用时9个月,到了第III期仅仅用时5个月就完成了800余名患者入组。

并且中国心脑血管领域三大院士全部参与,IBS™冠脉支架的中国确证性临床研究(即II期和III期临床研究)由高润霖院士担任主要研究者(PI),并邀请到葛均波院士和韩雅玲院士,以及来自于全国近40家临床研究中心的临床专家倾力参与。全球范围内则与9个国家的93家医院达成了临床合作,包括中国的北京阜外医院、云南阜外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美国Children's Hospital of Wisconsin、PIMA Heart and Vascular;欧洲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Florence、University Hospital Leipzig等。

结语

地球质量占比最大的化学元素是什么?

答案是铁,占了地球质量的30%。作为含量最多的元素,亿万年以来,铁元素也深度参与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进化,铁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参与氧的运输。我们的身体需要铁元素将氧元素运输到全身各部分,氧与脂肪和糖类结合、产生能量和热。这是"铁基信仰"者的常识,随着先健铁基支架临床试验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监管者、医生、患者、科研人员加入"铁基信仰"共识。

作为投资者,有了"比特币信仰"的经验教训,早信不如晚信,铁基材料打开了一个百亿美金的新市场。先健科技目前估值扣除账上15亿净现金,及深圳、东莞30亿物业资产后,外周支架、封堵器等原有业务,中金最新研报预测2024、2025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7 亿元、5.85 亿元,估值不到10PE。可见,元心的铁基管线目前市场完全没有给估值。而元心已引入两轮投资,目标是要分拆上市的,铁基支架是远景10亿美金利润的业务,如在美股或A股上市,市值或可达千亿。

随着IBS冠脉铁基支架拿证时间的临近,市场终将反应铁基管线的估值。目前的低估状态是港股连跌四年下的熊市福利,先健科技是值博率最高的十倍股医疗器械公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