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才女出上联:赵子龙当归常山耕熟地,能看懂此上联的人都是高手

作者:清风孤隐

说起对联这项传统文化,我想每个人都不会陌生,逢年过节,结婚生子,乔迁新居等等都会使用到对联,可以说对联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信许多人都在语文课上学过那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幅春联,出自五代时期的后蜀皇帝,孟昶。

才女出上联:赵子龙当归常山耕熟地,能看懂此上联的人都是高手

对联作为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无论你在世界了任何角落,只要看到有对联地方,那就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那就是有家的地方。

对联除了在这些场合使用,还能作为一种文艺爱好,我们常说的吟诗作对,这里的作对就是指创作对联,在古代才子佳人经常聚在一起,品茗抚琴,吟诗作对,因此产生了很多千古名对。

比如:

上联:细雨密如丝,何机可织;

下联:明霞红似锦,无剪堪裁。

这副对联非常巧妙,上联把雨比喻成织布的丝,但是没有任何织布机可以织,下联把红霞比喻成锦缎,都是自然界的景观,相辅相成,堪称经典。

才女出上联:赵子龙当归常山耕熟地,能看懂此上联的人都是高手

再如:

上联: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

下联: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

上联写春夏秋冬,下联写东西南北,堪称绝妙至极。

才女出上联:赵子龙当归常山耕熟地,能看懂此上联的人都是高手

这些千古名对,至今还在被人们传颂,除了看历史上这些名对,现在也有很多对联爱好者,自己也会写一会对联,来抒发情感,抛开对联创作的专业性不论,这些民间爱好者写出来的对联也十分有趣,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很多网友喜欢在网上发一些自己奇思妙想的对联,引来很多网友的评论,因此在众多网民的集思广益下,就产生了很多精彩有趣的对联。

网友出上联:一辆二手三轮车,四处奔波

很多网友的下联十分精彩,网友一的下联:三杯四川五粮液,六亲不认

网友二的下联更有趣:五菱六档七座位,八方送货

才女出上联:赵子龙当归常山耕熟地,能看懂此上联的人都是高手

一位女大学生在看三国的时候想到了一句绝妙上联:赵子龙当归常山耕熟读;

这句上联十分有意思,赵子龙三国名将,当归是一种中药,常山是赵子龙的出生地,熟地也是一味中药,赵子龙,当归,常山,耕熟地,分开看毫不相干,结合起来却是一句非常绝妙的上联。

有网友对出了:周公旦落户洛阳白牡丹。这下联也十分经典,周公旦是周朝的一位圣贤,为周朝立下了大功,但他不要封侯封地,而是选择了落户洛阳,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各位网友,你们还有更好的下联吗?

继续阅读